蔡伦造纸术相关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蔡伦的相关知识和小故事
蔡伦的相关知识和小故事 1.有关蔡伦造纸的小故事
1.原因 文化人的责任心而已,本身的地位和学识也很重要。

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勤奋好学,办事专心尽力。

永元四年(92),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

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2.困难 特别是简、牍都重量较大,搬运困难,传播不易。

3.故事蔡伦家乡地处长江以南湘水(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米谷之乡。他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从小随长辈种田。

汉章帝刘■(公元56—88年)即位后,派人至各郡县选聪明伶俐的幼童入宫。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宦者,时年约15岁。

当时幼年宦者须习字读书礼,蔡伦因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此后他作为黄门侍郎而掌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就座等事。

蔡伦初入宫时,章帝妃宋贵人所生皇长子刘庆被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公元79—105年)。

正宫窦皇后因无子,遂指使蔡伦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逼令她自杀,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梁贵人,强夺刘肇为养子且立为太子,梁贵人忧死。

章帝卒(公元88年)后,刘肇10岁登极为和帝,由窦太后临朝(公元89—97年)听政。蔡伦因替窦后尽力办事,即被拔升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刘肇左右,备顾问、掌理文书,凡下达诏命或百官奏章悉由其传递,能出入宫禁。

此职权力极大,能参与军国机务,秩俸二千石,与九卿同等。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即始于此。

窦太后无视幼帝,愈益骄横,永平九年(公元97年)卒,和帝亲政,废其太后尊号。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公元80—121年)为皇后,蔡伦旋即投靠邓皇后。

他见邓后喜欢在纸上舞文弄墨,乃自请兼任尚方令。尚方令为少府属官,俸禄600石,主管御用刀剑及诸器物,与中常侍高位本不相称,蔡伦为投邓后所好,甘屈尊兼就此职。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是为安帝。

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即位初期(公元105—121年)由邓太后柄政,故蔡伦又得重用。他不但是中常侍,且被太后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

封侯后不久,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从此他成为邓太后首席近侍官。

他的特殊地位使他不但能随时与皇帝接近,还能与皇后、皇太后接近,受到满朝文武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时,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

安帝亲政后,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他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

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宦46年,先后因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太后而节节上升,位尊九卿,身居列侯,然以惨死告终。他在这方面本不光彩,但他在兼管尚方时,却因作出推动手工业工艺发展的事而得以留名于后世。

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后汉书·蔡伦传》后汉书中的这段话有近代考古发掘实物为证。

当时所造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是精工坚密,堪为后世仿效。说明蔡伦在兼任工官时亦尽心尽职。

尚方令这项工作使他对工业技术发生兴趣,他每有空暇即闭门谢绝宾客,亲至现场作技术调查,掌握了有关工业技术知识。他的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

此时制造的钢刀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成百炼钢。但他对工艺技术的最大贡献在造纸方面。

先秦时中国书写纪事用的是竹简、木牍及缣帛。但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便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需要廉价易得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为此人们作了各种探索。
2.蔡伦的故事
蔡伦 东汉桂阳(衡阳耒阳)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候。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他是桂阳人,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在蔡伦出生的几十年前,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东汉初年到汉和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都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纸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3.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故事
蔡伦家乡地处长江以南湘水(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米谷之乡。他出身于普通农民之家,从小随长辈种田。汉章帝刘■(公元56—88年)即位后,派人至各郡县选聪明伶俐的幼童入宫。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宦者,时年约15岁。当时幼年宦者须习字读书礼,蔡伦因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此后他作为黄门侍郎而掌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就座等事。蔡伦初入宫时,章帝妃宋贵人所生皇长子刘庆被立为太子。次年梁贵人又生皇子刘肇(公元79—105年)。正宫窦皇后因无子,遂指使蔡伦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逼令她自杀,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梁贵人,强夺刘肇为养子且立为太子,梁贵人忧死。章帝卒(公元88年)后,刘肇10岁登极为和帝,由窦太后临朝(公元89—97年)听政。蔡伦因替窦后尽力办事,即被拔升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刘肇左右,备顾问、掌理文书,凡下达诏命或百官奏章悉由其传递,能出入宫禁。此职权力极大,能参与军国机务,秩俸二千石,与九卿同等。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即始于此。

窦太后无视幼帝,愈益骄横,永平九年(公元97年)卒,和帝亲政,废其太后尊号。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公元80—121年)为皇后,蔡伦旋即投靠邓皇后。他见邓后喜欢在纸上舞文弄墨,乃自请兼任尚方令。尚方令为少府属官,俸禄600石,主管御用刀剑及诸器物,与中常侍高位本不相称,蔡伦为投邓后所好,甘屈尊兼就此职。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两年幼帝再卒,邓后乃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是为安帝。刘祜为清河王刘庆之子,即位初期(公元105—121年)由邓太后柄政,故蔡伦又得重用。他不但是中常侍,且被太后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封侯后不久,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从此他成为邓太后首席近侍官。他的特殊地位使他不但能随时与皇帝接近,还能与皇后、皇太后接近,受到满朝文武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时,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后,因蔡伦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其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皇位继承权,乃敕令廷尉审讯蔡伦。他自知死罪,遂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宦46年,先后因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太后而节节上升,位尊九卿,身居列侯,然以惨死告终。他在这方面本不光彩,但他在兼管尚方时,却因作出推动手工业工艺发展的事而得以留名于后世。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后汉书·蔡伦传》后汉书中的这段话有近代考古发掘实物为证。当时所造器物在质量、性能及外观上确是精工坚密,堪为后世仿效。说明蔡伦在兼任工官时亦尽心尽职。尚方令这项工作使他对工业技术发生兴趣,他每有空暇即闭门谢绝宾客,亲至现场作技术调查,掌握了有关工业技术知识。他的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此时制造的钢刀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成百炼钢。但他对工艺技术的最大贡献在造纸方面。先秦时中国书写纪事用的是竹简、木牍及缣帛。但简牍笨重,丝织物昂贵,均不便使用。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需要廉价易得的新型材料取而代之,为此人们作了各种探索。
4.求关于蔡伦的资料
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蔡伦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因此蔡伦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蔡伦利用职务便利观察、接触生产实践,加上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以及手工业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中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初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蔡伦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中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中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元初元年(公元117年)蔡伦负责监典校订经书,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 *** ,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和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蔡伦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5.造纸大家
蔡伦(62 ~ 121年),桂阳人。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蔡伦东汉明帝十八年(公元75年)人宫当宦官。

和帝即位提升为中常侍,永元九年(公元97年)兼少府尚方令。 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场,专门监督制造各种御用器物。

那时,造纸术虽然已经发明,纸张可能只在民间流传。由于质量问题,纸张也难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并不看好纸张。

蔡伦看到了纸张取代简帛的前景,利用尚方的有利条件,改革造纸技术,制造了一批质地精良的纸。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

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

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公元114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民间便把他制作的那种纸称为“蔡侯纸”。“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榜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汉安帝时,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相互倾轧。 蔡伦难于应付这种政治斗争,于公元121年服毒自杀。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超过了其他的文明。
6.蔡伦造纸的故事:1、为什么要造纸,造纸的困难,故事
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

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

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地书写材料,因为这个创造是在张纸地家乡发现的,就把这种书写物起名叫“纸”,俗称“纸张”,至今这一带还有蔡伦当年造纸的遗址。
7.蔡伦造纸
蔡伦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百科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

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

他在中国皇宫当过官吏,约在105年他把纸的样品呈献给皇帝。中国有关蔡伦发明的记载出现在汉朝正式的史书中,记述翔实可信,没有一点神秘或传奇的色彩。

中国人总是把纸的发明归功于蔡伦,他的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有关蔡伦的生平人们知道的并不多。

中国的史书中提到他是个太监,还提到皇帝对他的发明不胜喜悦,因而对他加以擢升提拔,使他名利双收。但是由于后来他参与了宫廷政变,因而一跌不振。

有的史书中叙述道:蔡伦一被革职就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喝下致命的毒药。 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有了广泛的作用,不到几百年时间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一些地区出口纸。

在很长的时期里,他们对造纸技术保密。但是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 *** 人俘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

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 *** 世界。12世纪欧洲人从 *** 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

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印刷术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今天纸的使用非常普遍是不言而喻的。

很难想象出没有纸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 在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这样的书显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