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如何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基层政务服务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如大厅标准化建设不到位、窗口设置不达标、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中心服务功能的发挥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着力进行场所改造

一是组织开展基层政务服务达标建设,统一政务服务形象标识和大厅名称,合理规划、完善镇街便民服务站和社区(村)便民服务室场所内区域设置、窗口配置、公示屏、标识、消防等硬件配置。

二是完善中心大厅窗口、办公场地、网络设备、平台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设立综合受理区、自助填报区、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服务区域,打造流水线式标准化服务模式。

二、全面推行“一窗受理”

对镇街、社区(村)进驻事项进行分类整合,根据辖区人口数量和业务量,合理设置“综合窗口”,推行“无差别”受理工作,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事项办理时限、办理标准,实现简单业务当场办结,复杂业务和代办业务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上报、窗口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标准化收件、统一出件,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三、配齐配强窗口力量

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制约基层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适应“一窗受理”模式要求,就更迫切需要加强全科人员的选拔、教育、培训,提高窗口的综合业务素质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方面可以选取部分镇街作为政务外包试点单位,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外包第三方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佳的全科窗口工作人员;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所有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培训力度,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定期开展满意度评比,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及时予以培训或调岗。

四、完善配套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基层政务服务中心要把完善制度、规范执行作为管理的核心来抓,把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日常考核。

一是在日常管理制度方面,将工作纪律、服务用语、行为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的要求固化,升华为制度规范,形成标准化的中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开展评优评先活动,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服务制度化方面,建立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开展不定期效能监察,坚决查处工作不在状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行为。

五、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

聚焦基层政务服务不足短板,以一体化平台提升服务普惠化和均等化,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组建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伍,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行“马上办、代着办、领着办、流动办”的四办工作法,全流程帮办代办。

新广视通科技集团提供的综合窗口外包服务,可深度贴合政务机构需求,结合当地营商环境政策,灵活定制外包服务方案。既节约政务大厅行政成本,又实现数字技术与窗口服务深度融合,大幅度提高区域政务服务水平,快速实现综窗改革任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打造行业工作亮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