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回收垃圾

如题所述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plastics)、金属、人造合成材料(Kunststoffen)包装等,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

另外包装上有绿色标章(GrünenPunkt)是属于要付费的双系统,属于可回收垃圾。

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扩展资料

垃圾分类的意义:

1、有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末端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的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各回各家”,进入不同的后端处理通道,保证了垃圾的纯净度,提高了热值,有助于垃圾焚烧或填埋处理无害化处理。 

2、有助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原生资源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进行生化处理,资源垃圾进行再生资源通道,这样便于资源化利用,节省原生资源。比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1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

3、有助于减少垃圾清运量,从而节约垃圾清运费用和后端处理费用,延长焚烧发电厂和填埋场使用年限。

生活分类目前主要的工作是“资源化”,即将已产生的垃圾分类后处理,还不能直接实现前端减量。但通过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制度设计、法律规范等,可以促进前端垃圾的减量。从而,便于节约垃圾清运费用和处理费用,同时也延长了焚烧发电厂和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4、有助于城市的干净整洁,减少清扫人员的负担,进而减少雇佣人力资源的浪费。

随着民众的垃圾分类的习惯逐步养成,大街上的垃圾越来越少,城市越来越干净,有助于降低环卫工人的负担,减少环卫工人的数量,让更多的环卫工人进入前端垃圾分类的收集和指导。

作为垃圾分类榜样的日本,拥有1350万(2016年)人口的东京市,道路清扫工人仅有2000名左右。而我国同等规模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为1252.83万,但环卫工人却多达10万人。

5、有助于增加就业岗位

生活垃圾分类属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据估算,每分类处理100吨生活垃圾,可增加就业机会100――200人,包括宣传、动员、保洁、环卫及分拣等兼职、专职人员。

同时,因此类岗位对文化、技术要求不高,只要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经过一定的培训即能上岗,更适合那些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包括“4050”人员。

6、有助于提升全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垃圾分类是一个社会文明和全民素质的体现。实现垃圾分类,有助于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环保素质,同时,也有助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使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回收垃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垃圾分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5
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生活垃圾主要分四类:
1、湿垃圾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餐饮场所产生的餐厨垃圾和农贸市场产生的生鲜垃圾。
2、可回收垃圾指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如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纸类、纺织类、小家电。
3、有害垃圾指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生活垃圾;主要有充电电池、扣式电池、灯管、弃置药品、杀虫剂(容器)、油漆(容器)、硒鼓、水银产品等
4、其它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