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卷上3夜行诗解至道无形精诚真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 鹖冠子 》卷 上 3夜行 诗解 至道无形精诚真情

题文诗: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 天 道成 文 , 地 道为 理 ;

月 者 刑也 , 日 者 德也 . 四时 也者, 检 岁验信;

度数 也者,天地之 节 ; 阴阳 相和,万物 气 生;

五行 生克,所以成 业 ; 五 星 经天,各行 正 道 ;

五音调 和,不相夺 伦; 五声 方言,人民 故 情;

五味 之和,因所 事 异; 赏罚 也者,上下相 约 .

此皆有验 , 知其然而,不知 所以 , 然者 道也,

至道 随而 , 不见其后 ; 至道 迎而 , 不见其首 ,

成功遂事 , 莫知其状 ; 图弗能载 , 名弗能举 ,

强为说曰 : 芴乎芒乎 , 中有象乎 ; 芒乎芴乎 ,

中有物乎 ; 窅乎冥乎 , 中有精乎 . 至精真诚,

致信究情 , 达性畅情, 复反无貌 , 无形有情.

真情至神, 鬼 不能 见 ,不为 人业 . 圣贵夜行 ,

夜行 情行,真情所至,通无化有,以无御有.

【原文】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四时,检也;度数,节也;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五音,调也;五声,故也;五味,事也。赏罚,约也。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复反无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 【注释】

1、   天,文也;地,理也;月,刑也;日,德也: “文”,纹理,图像。“理”,脉理。“刑”,减杀,与“阙”同义。“德”,恩德,施与。《管子·心术》“化育万物谓之德”。

2、   四时,检也;度数,节也;阴阳,气也;五行,业也 :“检”,法度,法式。“度数”,日月阴阳运行之规律。“节”,制限,节制。“阴阳”,万物之所生。《庄子·则阳》“阴阳者,气之大也”。“业”,功业,材干,作用。张金城曰:“五行为五材者,《尚书·洪范》疏曰:《书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

3、   五政,道也;五音,调也;五声,故也;五味,事也 :“五政”,五星。“五音”,宫商角徵羽。“调”,和也(《广雅·释诂三》)。“五声”,各地之方言口音。陆佃曰:“五声因习而异,在齐而齐言,居晋而晋言,斯谓之故。”“五味”,辛酸咸苦甘。“事”,治,调制。

4、   赏罚,约 也:“约”,预先规定。

5、   此皆有验,有所以然者,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验”,证验。6、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 :“图”,画。“载”,绘。“名”,文字。“举”,说明。

7、   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 :“芴乎芒乎”犹“惚乎恍乎”。“窅乎冥乎”犹窈乎冥乎。“窈”,深远。“冥”,幽暗。

8、   致信究情,复反无貌 :“致”,至,达。“信”,诚,真实。“究”,探究,探求。“情”,实情。“复”,又。“反”同“返”。

9、   鬼见,不能为人业 :“鬼见”,谓道之神出鬼没。“业”,行为,作为。

10、 故圣人贵夜行 :“夜行”,本指在夜间行道,引申为在幽冥之中探索。〔参考译文〕     天有纹,地有理。月主刑杀,日主化育。四时运行各有法度,日月阴阳之运行各有制限,阴阳所生之万物是由气生成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各有作用。五星之运行各有其道,宫商角徵羽五音是调和而成,各地的方言口音是长期习用而成,五味是调制而成。赏罚是预先规定的。这些都是有证验的。其中的道理,(如同老子的“道”一样),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功成事遂,亦不知道的形状。用图画不能绘出,用文字不能说明。勉强的用语言描述它们: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然而探求其真实,探究其实情,返回到无形之貌。道,神出鬼没,非人力所能左右,所以圣人非常重视“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