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散文 人到中年

如题所述

汪国真《人到中年》

到了这个岁数,你终于可以与整个世界和平相处了。因为你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明艳的正面,与粗糙的背面。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
像被河水冲刷的船,你仓促地到了中年,体态、面容、眼神、心境都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回头望去,鸟飞蝉噤、红枯绿瘦,青春已溜得不见踪影;向前看去,鹤发鸡皮、枯萎蹒跚正在逼近。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站在这儿,来路一览无余,去路上能搅出的动静也大致不出其右了。人生像魔术师抖开了他的包袱,不会再有太多的神秘可言了。
人们赋予这个年龄的关键词是“成熟”,可生活仍会硌疼你:家人生病你担心,孩子不听话你生气,工作出错你沮丧,没钱了你发愁……只是你学会了警惕这些灰色霉菌,不再给它们发酵生长的机会了。
在你这个年龄,左手要拽着孩子,右手要搀着父母,你成了他们两边的家长,女儿刚踏进青春期,像一只迷乱的羔羊,背上还驮着10斤重的书包。她还那么脆弱,说话稍不对劲就会戳伤她。父母呢,个头缩得那么矮,走路一摇三晃的,你还忍心对他们发牢骚吗?爱人跟你一样,也在中年的河流上忙着捕捞。
所以,你得有自我疏通和修补的能力。你得维护你一贯的形象:大大咧咧,乐乐呵呵。这些年来,你受到岁月和生活的双重镂刻,内心也在不停地改变。沧海桑田,有的地方已经变硬了,有的地方却柔软了。从前你是树叶,环境是风,它一吹你就动。你跟着别人赶东赶西去上补习班,今天英语,明天文秘,后天管理,像猴子掰包谷。宴会上硬着头皮喝酒,却让胃痉挛不止。你在外边温文尔雅,在家里龇牙咧嘴,长着一身倒刺。你只想让社会接纳你,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时,你生活的姿势是引颈远眺。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女儿小的时候巴不得她长大;工作的时候想退休;在乡野时憧憬都市,追到了都市又怀念乡野。总之真正的生活在山的那一边,而下巴颏儿下的生活不过是一段歌剧的序曲,一座港口的栈桥。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因为生命里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丘都是只此一次的相遇。在日历被撕了一大半后你才学会了调整焦距,对准眼前。
于是,你能听进父母的唠叨了,愿意陪他们散步了,也知道了拉他们去吃这吃那。发了奖金不再直奔化妆品柜台,而是会给爱人买一双柔软的鞋子。你会带女儿奔到海边看一回大海,冲到上海去看一场F1比赛,在她最想圆某个梦而你又有能力的时候帮她圆了,因为梦也会凋谢。你学着把菜炒香,把汤熬得很鲜,你通过这些小事去传递爱。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女儿很快也会张开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天空。她将不会再每天一回家就拽着你的衣襟给你“播报”班上的新闻,也不会再往沙发上一躺,就把臭脚丫往你怀里塞了。幸福在流逝。
相应的,有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被抽离了。不再想通过变换外形修改自己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不就等于让世界接纳了自己吗?
现在,你会把一件衣服穿好几年,把一部手机用到无法再用,你想在这套旧房子里一直住到老。越来越多的同事已经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你却干脆连班车也不坐,改成了跑步上下班。由此你获得了一种自由和力量,你依赖的东西原来很少,生存其实并不困难。生活就是这样,当你退到了潮流的边缘,潮流反而成了不相干的背景。
你也能和自己的工作和平相处了,不像以前那样蚂蚱似的在各个行当里乱跳了。因为你明白了无论什么工作,都像一块布,各有其细致明艳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花儿谢了不必欷,还有果实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7
原文:
到了这个岁数,你终于可以与整个世界和平相处了。因为你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明艳的正面,与粗糙的背面。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
像被河水冲刷的船,你仓促地到了中年,体态、面容、眼神、心境都被盖上了中年的印戳。回头望去,鸟飞蝉噤、红枯绿瘦,青春已溜得不见踪影;向前看去,鹤发鸡皮、枯萎蹒跚正在逼近。
中年和正午有些相似:凝重、深邃、空旷,是生命曲线上的一个极点。站在这儿,来路一览无余,去路上能搅出的动静也大致不出其右了。人生像魔术师抖开了他的包袱,不会再有太多的神秘可言了。
人们赋予这个年龄的关键词是“成熟”,可生活仍会硌疼你:家人生病你担心,孩子不听话你生气,工作出错你沮丧,没钱了你发愁……只是你学会了警惕这些灰色霉菌1(蘑菇类的念四声),不再给它们发酵生长的机会了。
在你这个年龄,左手要拽着孩子,右手要搀着父母,你成了他们两边的家长,女儿刚踏进青春期,像一只迷乱的羔羊,背上还驮着10斤重的书包。她还那么脆弱,说话稍不对劲就会戳伤她。父母呢,个头缩得那么矮,走路一摇三晃的,你还忍心对他们发牢骚吗?爱人跟你一样,也在中年的河流上忙着捕捞。
所以,你得有自我疏通和修补的能力。你得维护你一贯的形象:大大咧咧,乐乐呵呵。这些年来,你受到岁月和生活的双重镂(漏4)刻,内心也在不停地改变。沧海桑田,有的地方已经变硬了,有的地方却柔软了。从前你是树叶,环境是风,它一吹你就动。你跟着别人赶东赶西去上补习班,今天英语,明天文秘,后天管理,像猴子掰包谷。宴会上硬着头皮喝酒,却让胃痉挛不止。你在外边温文尔雅,在家里龇1牙咧嘴,长着一身倒刺。你只想让社会接纳你,却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那时,你生活的姿势是引颈3远眺。上学的时候盼毕业;女儿小的时候巴不得她长大;工作的时候想退休;在乡野时憧憬都市,追到了都市又怀念乡野。总之真正的生活在山的那一边,而下巴颏儿下的生活不过是一段歌剧的序曲,一座港口的栈桥。现在你却后悔自己错过了好些生活。因为生命里的每一片草地、每一条溪流、每一块山丘都是只此一次的相遇。在日历被撕了一大半后你才学会了调整焦距,对准眼前。
于是,你能听进父母的唠叨了,愿意陪他们散步了,也知道了拉他们去吃这吃那。发了奖金不再直奔化妆品柜台,而是会给爱人买一双柔软的鞋子。你会带女儿奔到海边看一回大海,冲到上海去看一场F1比赛,在她最想圆某个梦而你又有能力的时候帮她圆了,因为梦也会凋谢。你学着把菜炒香,把汤熬得很鲜,你通过这些小事去传递爱。
你知道,也许过不了多久,今天还围着餐桌的父母将无踪可觅。女儿很快也会张开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天空。她将不会再每天一回家就拽着你的衣襟给你“播报”班上的新闻,也不会再往沙发上一躺,就把臭脚丫往你怀里塞了。幸福在流逝。
相应4的,有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被抽离了。不再想通过变换外形修改自己了,自己接纳了自己不就等于让世界接纳了自己吗?
现在,你会把一件衣服穿好几年,把一部手机用到无法再用,你想在这套旧房子里一直住到老。越来越多的同事已经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你却干脆连班车也不坐,改成了跑步上下班。由此你获得了一种自由和力量,你依赖的东西原来很少,生存其实并不困难。生活就是这样,当你退到了潮流的边缘,潮流反而成了不相干的背景。
你也能和自己的工作和平相处了,不像以前那样蚂蚱似的在各个行当里乱跳了。因为你明白了无论什么工作,都像一块布,各有其细致明艳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到了中年,生命已经流过了青春湍急的峡谷,来到了相对开阔之地,变得从容清澈起来。花儿谢了不必欷,还有果实呢。
拓展资料:
汪国真: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成了汪国真激情燃烧的岁月。经过一番“热淬”,他成了中国新一代诗人的领潮人物,在中国诗坛乃至东南亚地区都颇具影响。1990年出版首部诗集《年轻的潮》之后,“汪国真热“席卷全国,以至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当年诗集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
汪国真写诗始于大学期间,而他的大学梦从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才成为现实。这之前,从15岁初中毕业起,他已经在北京一家工厂当了七年的铣工。考上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他汹涌而至的诗兴得到释放的空间,写诗、发表诗、当个诗人,是他浪漫生活的主旋律,四年大学时光就这样在诗的意境中悠然滑过。
1979年他刚大一,一天汪国真收到《中国青年报》一编辑的来信:“汪国真同学,我们在贵系系刊《长歌诗刊》里选了你的诗,现寄上稿费两元。五首诗。”汪国真回忆说:“是一组诗,第一首诗叫《晨练》:天将晓,同学醒来早,打拳做操练长跑,锻炼身体好。这次发表虽然不是我投稿,但是却引起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
出名之后,汪国真开始想从各个方面证明自己,包括参加主持人大赛,现在回想起来汪国真坦言:“我还是一个偏内向的人,所以其实有很多的事情还是不适合自己的。但当时年少气盛很多活动都希望参加,30出头,出名太快,有些事情就会身不由己,比如很多的采访,我完全没有选择。”
成名之后围绕在汪国真周围的还有接连不断的演讲、签名、各种赞誉之词以及种种非议。非议最多的还是汪国真的诗,反对者认为汪国真的诗歌实际上是将千百年来的各种至理名言,以押韵分行的形式更浅白地表达出来,是一种思想的快餐,哲理的炒卖。
汪国真自己承认:“我写诗一直注意对象,新诗是写给年轻人看的,没有必要写的很含蓄;而旧体诗中用典较多,词句比较含蓄,虽然也能表达豪放的情怀,但读旧体诗的人一般要比读我新诗的人年龄高,所体悟的也要比年轻人深。我不会刻意地追求某种表达的形式,这也是我的性格。”
他对自己的诗歌作品相当自信,他曾就此回答某报记者,“我认为诗歌如果不能打动人心,不能引起共鸣,那么就不可能有市场;至于炒作,如果没有内容,再炒恐怕也是枉然。我相信读者喜欢我的诗,也就是因为我的诗能打动一些人。”
汪国真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所采取的“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不能不说是汪国真诗歌倍受青年读者欢迎的原因所在。
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一直以来,文坛上对汪国真的诗褒贬不一,各种评价都有。汪国真也试图探讨自己的诗与时代、时尚、流行的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