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刷牙才干净?

如题所述

上下刷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刷牙方式吗?不是错误的,刷牙就该上下刷。

很多人刷牙喜欢“拉锯式”横向用力刷牙,牙齿会受不了最后造成楔状缺损。
楔状缺损后,牙齿很容易敏感,遇冷热酸甜的食物就会难受,严重的牙齿还可能会断裂。

今天,我来和大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刷牙。
1. 挤上黄豆粒大小的牙膏,从外侧牙面开始,将牙刷对准牙齿与牙龈交接的地方。刷毛与牙齿大致呈45°角,同时将刷毛向牙齿轻压,使刷毛略呈圆弧,牙刷侧边与牙齿有相当大的接触。
2.牙刷定位后,开始做短距离的水平运动,2~3颗牙前后来回约刷10次,咬合面上的天然窝沟不容易刷干净,需要用力刷。
3.大牙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得蛀牙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出现因为后牙的原因,刷毛对准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刷柄要贴近大门牙。
4.刷门牙的时候有点特殊,要把牙刷竖起来,一颗颗的来回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5.用清水使劲漱口,把口腔中的泡沫清除干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5
饭后30分钟至一小时再刷牙。
理论依据:

1、刷牙的目的:保护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和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
2、牙釉质帮助我们撕咬、磨碎食物,但牙釉质不可自行修复。吃饭后,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因该先漱口,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伤害。
3、细菌把食物残渣尤其是含糖的成分分解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这样能会损害牙釉质,所以吃完东西后一定要先漱口后,一段时间后再刷牙。
4、牙菌斑牢固地附着在牙面上,细菌摄入唾液中的糖,分解糖产酸,这些酸会破坏牙釉质,进而持续伤害牙齿。扩展资料
牙菌斑主要对牙和牙龈构成危害,也就是口腔最常见的两种疾病:龋病和牙周病:
1、龋病俗称“虫牙”,这里的“虫”指菌斑中的细菌。牙菌斑牢固地附着在牙面上,细菌摄入唾液中的糖,分解糖产酸,这些酸会破坏牙齿,最终成洞。
2、当牙菌斑靠近牙龈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俗称“牙肉”、“牙床”),产生炎症,即牙龈炎。如果不加控制,任其发展,牙龈炎有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牙周炎,引起牙槽骨的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方法:
刷牙是众所周知的口腔护理方法,也是清除牙菌斑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首先要坚持早晚刷牙,而晚上刷牙尤其重要。
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没有及时清除,为细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可以大量增殖,同时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而睡眠中,唾液分泌减少,不能很好地中和、稀释这些有害物质,因而会对牙齿造成严重的危害。
1.关于牙刷、牙膏的选择:牙刷一般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对牙齿或牙龈造成损伤,而近年来含药物的牙膏种类较多,主要功效有防龋、抑菌、止血、脱敏及减轻口臭等。但药物仅起辅助作用,主要靠机械清扫作用,正如洗衣服时,洗衣粉只起辅助作用,关键在于揉搓。

2.刷牙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关键在于牙刷到位,面面俱到。现仅介绍最常用的水平颤动法(又称Bass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牙菌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牙釉质
参考资料:人民网—饭后立即刷牙不健康
第2个回答  2022-02-07
第一步:应该要首先刷门牙的外侧,其实就是把刷毛和牙齿以及牙龈形成一个45度的角,然后再到上面以画小圆圈的方法来刷牙。

第二步:需要刷刷牙齿的内侧面,刷牙齿的内侧面其实就是把牙齿竖起来,把牙刷的刷毛沿着牙齿的缝隙以画圆的方式刷,每一天刷都需要刷两到三颗牙齿,反反复复地刷,大概摩擦8-10次就可以了,可以采用多个角度来对牙齿以及牙龈进行清洁。

第三步:需要轻轻地刷舌头表面,有些人就喜欢把外面的牙齿刷干净,里面的舌头就喜欢刷,其实这个刷牙的方法是不对的,因为舌头上面有留下一些食物的残渣以及上面还有一些细菌的,只有把这些东西全部刷干净之后,才能让口气保持很清新。
第3个回答  2022-02-07
第一:先刷门牙,也就是牙表面。
用右手握住牙刷,裂开嘴唇,露出门齿,上下刷门牙,记得把握好时间,刷2至3分钟即可。

02
第二:刷上门牙里头
很多人刷牙只刷门牙表面,其实门牙里面内侧也要刷,往往很多人不刷,导致内侧的牙黑乎乎的。

03
第三:刷下门牙里头
跟步骤二一样,把下门牙的内侧也要刷,刷的时候,可以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刷。

04
第四:刷大牙的外侧面
大牙的外侧面是大家所熟悉刷牙方法,直接来回摩擦,但是时间也要尽量保持在两至三分钟,尽量把那些食物残渣刷洗干净。

05
第五:刷大牙内侧面
把牙刷侧反过来,再进行刷大牙内侧面。

06
第六:刷大牙的咬合面
此处是吃东西时需要咀嚼的牙齿表面,所以一定要细心一点刷,不要让任何残渣留在上面。

07
第七: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其实好多人认为早上起床才刷牙,其实晚上刷牙对牙更有帮助,因为在晚餐进食后,很多食物残渣留在我们的口腔中,此时刷牙会对牙齿更多的保护。
第4个回答  2022-02-07
刷牙,谁不会?可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日常,大家却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错误的刷牙方式。下面,博主找到了最常见的刷牙误区,欢迎对号入座,及时纠正。

错误一: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正确方法:

刷牙用力大小因人而异,并没有特别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就足够了,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错误二: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说,这样会把牙膏里的“有效护牙成分”随着早饭一起吃掉,实际上普通牙膏只能起到洁齿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护牙成分。其实,饭前刷牙是一种错误习惯。

正确方法:

饭后20分钟再刷牙。

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错误三: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正确方法: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要马上更换。

错误四: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正确方法: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五: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口腔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

正确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六:选择硬毛牙刷
 很多人认为牙刷的毛硬的话,对牙齿的清洁会更有利,会清理的更彻底,因此常常会选择一些硬毛且毛多的大头牙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选择牙刷的毛过硬、过密,在刷牙时便很难清洁掉牙齿间隙和隐蔽面的牙垢,清洁效果非但不好反而会严重下降。而且硬毛牙刷常会划伤牙龈,导致牙龈出血、牙龈损伤或者牙龈萎缩。

 正确方式:

应该选择那些毛较软的小头牙刷,而且要避免用力横刷。每个牙刷使用的期限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牙刷“超期服役”,会滋生大量致病菌,导致各种口腔病的发生。刷完牙后,要多次用清水反复冲洗牙刷,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

 错误七:刷牙时间长短都行

 不少人认为刷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每天刷就行,时间长短都无所谓,不愿为刷牙多浪费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刷牙的时间最短的有几十秒,最长的有十分钟以上的,直到刷的发生干呕为止。

正确方法:

 刷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够科学,时间过短,草草了事,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刷牙的时间过长,会伤及牙龈。科学的刷牙次数和时间应该遵循“三个三”,就是每天刷3次牙,饭后3分钟刷,每次刷牙3分钟,这样就可以全面的达到消除牙菌斑、清洁口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