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出自哪一首诗?

如题所述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出自《君生我未生》唐·佚名。

作品原文

《君生我未生》唐·佚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佚名,就是无法知道作者是谁。《君生我未生》,是建国后,在湖南长沙铜官窑,出土的唐代的官窑瓷器,上面21首题诗之一。现代诗人程东武将其续后,使其意境更加唯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栖:读qī。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故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是关于花间派鼻祖温庭筠与唐代第一才女鱼玄机的故事。明明是两厢情愿的爱情,因为年龄这条鸿沟,大叔与少女的情愫,一个止步不前,一个自甘堕落,终是误了良人,也害了旁人。

初见,伴随着一声“卖花了,卖花了”的叫卖声。那时她还是鱼幼微,年仅11岁,而他是一个貌丑,不修边幅的油腻大叔,世人称为“温钟馗”,可见其外貌,也是四十不惑的年龄。

让鱼幼微一见钟情的自然不是他的貌丑,而是陷于他的才华,从此,她跟着他学诗,是师父,也是朋友,还是不能言说的爱人,她只叫她为“飞卿”,故意忘记可以作为她父亲的年龄。

鱼幼微爱上温庭筠,多半是幼年丧父,那段希望被弥补的“恋父情结”。而才华横溢的温庭筠出现的时机刚刚好,给了她如兄如父的温情。她理所当然地把它当做了爱情。

而写出“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温庭筠,与写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朗”的鱼玄机。

才子配佳人,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但毕竟年龄在那里,他们的关系还是师徒,世俗的流言蜚语,还有内心的谴责,温庭筠只能掐灭情欲的端倪。

“你不是想要做一朵牡丹花吗?他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温庭筠亲手把爱慕他的鱼幼微推给了状元郎李亿,而少女的回答却是,“我才不稀罕,跟着你,就是做一根狗尾巴草也心甘情愿。”

他还是走了,他怎么能偷窥一个少女的心与觊觎她的身体,这让他无地自容。留给鱼幼微的是苍老又萧索的背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全诗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所引当出自网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第2个回答  2022-08-13
出自《全唐诗续拾》无名氏五言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一句诗道尽了对爱的遗憾,抒发了年轻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写尽了纯洁爱情最终的遗憾。全诗如下: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第3个回答  2022-07-26

    无题

[唐]无名氏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
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全诗意思是一种很惋惜的说法,两个相爱的人不是在一个时候出生,所以两个人不能在一起。含义好象是,因造化捉弄,巨大的年龄阻隔使得两个相爱的人难以相守,只能期之来世化为蝴蝶与鲜花芳草,日夕相伴。

第4个回答  2022-08-24
出自唐代无名氏《五言诗十四》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