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挽救大明,张居正半生贪腐却主导了万历中兴,这说明什么?

如题所述

海瑞和张居正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在清廉和贪腐的群体之中,并非仅仅只有他们两个。所以,如果只看他们两个人的事迹,那就会以偏概全,最终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清廉和贪腐的是非问题

公平、公正,是我们的社会追求的一大终极目标。虽然我们知道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条件下,还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比如高考,对于考生的录取,那就应该在大家认可的规则之下进行。再比如项目的招投标,也应该根据需求和规则,择优选用。


这时候,是清廉的人,更容易公平处理;还是贪腐的人,更容易公平处理?恐怕不言而喻。贪腐的人,正是通过破坏公平、公正,来为自己渔利。所以,清廉绝对是值得提倡与弘扬的优秀品质。

二、清廉的于谦,挽救了大明朝

如果说清廉的海瑞,没有贪腐的张居正贡献大,以此来证明清廉无用的话,我们仅仅只需要举出一个反证,就足以推翻“清廉无用”这一论断了。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瓦剌首领也先率蒙古大军包围了北京城。国难当头,于谦挺身而出,利用劣势兵力,击退了也先的进攻,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如果没有于谦,恐怕明朝会提前进入南明时代了,更不会有数代之后的张居正改革,迎来万历中兴了。



于谦的清廉,恐怕没人会否认。他去世之后,家无余财,唯一贵重的物品,竟然是明代宗朱祁钰赐给他的盔甲和剑器。


那为什么清廉的海瑞,却不及贪腐的张居正呢?

三、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的方向,决定了取得的成就

海瑞的能力相比张居正而言,当然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他们的人生成就,之所以形成了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个人能力和努力方向问题,并非清廉与贪腐问题。


两人的出仕过程


海瑞相对而言,比较“愚笨”。他考秀才考了十余年都没考上,直到28岁,才考入县学,成了一名生员。然后,又考到36岁,才中了举人。接着考进士吧,却是屡考不中。最后,海瑞只能以举人的身份,以及40岁的高龄,做了一名县教谕。教谕,类似于现在担负有教学任务的县级学校的校长。


再看张居正,简直就是“神童”一个。他12岁考中生员;13岁考中举人,还是主考顾璘有意磨砺他,故意让张居正落了榜。可是,到了下一次考试,张居正又成功登榜,16岁时二次中举。七年之后,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而且是二甲第九名,全国第十二名,光荣入选了庶吉士,成了大明首辅的培养对象。



张居正虽然年少海瑞11岁,可是当海瑞还在为中举挣扎之时,张居正已经光荣的进入了明朝的中枢机构。


嘉靖朝的无奈


海瑞1553年,从南平教谕做起,在他的贵人朱衡的提拔和保护之下,又历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一直到1564年,11年之后,才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成了一名正六品的京官。


然后,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海瑞,给自己备好了一口薄棺,抱着必死的决心,给嘉靖皇帝上了一篇有名的札子《治安疏》。


海瑞所写的内容我们就不赘述了,总之,海瑞是把嘉靖皇帝给骂了一个七窍生烟,满脑袋的乌云闪电。原本,盛怒之下的嘉靖要把海瑞就地正法,可当他听说海瑞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木,就又把札子反复看了数遍。这次,嘉靖看到了海瑞的忠诚与正直,然后,下令将海瑞给关了起来。直到嘉靖去世,海瑞都没能再踏出监狱半步。


此时的张居正呢?一切顺利。


张居正利用自己高超的交际手段,与本属不同派别的严嵩、徐阶、高拱,甚至是宫内的宦官,都处得非常好。


张居正同样给嘉靖皇帝上了一个札子《陈六事书》,陈述了自己对时政改革的意见。虽然嘉靖、严嵩等人并未重视,却也没有给张居正带来什么麻烦。此后,张居正保持了沉默。


这就是海瑞与张居正之间的差别。同样,也给了我们很多提示。想要办好事情呢,最好是对事,不要对人,否则,惹怒了人,还办不了事。


张居正在嘉靖年间,虽然也没有什么作为,却找到了一个靠山,那就是裕王朱载垕,就是后来的隆庆帝。张居正成了朱载垕的侍讲伴读。


隆庆朝的奋起


嘉靖皇帝去世之后,海瑞终于被放了出来,先后在户部、兵部、大理寺、通政司任职。到了隆庆三年,升任右佥都御史,成了正四品大员,外放应天巡抚。此时的海瑞,倒是做了一些实事,治理南方水患,颇有成绩。


正是在担任巡抚之时,海瑞丝毫不顾徐阶曾救过他的旧情,要求徐阶退还十余万亩所占的田地,换来了一个“海青天”的称号。


再看张居正,为了实现自己改革弊政的目的,扳倒了严嵩,逼走了徐阶,同高拱一起,入主内阁,成了大明宰辅。


海瑞和张居正,明显在向不同的方向狂奔。


万历朝的果实


万历时期的张居正,成了真正的权臣。他先是联合宦官冯保,驱逐了高拱,自己登上了大明首辅的宝座。然后,开始实施变法。



张居正先后出台了考成法,整饬吏治;然后,又推出了一条鞭法,清理丈量土地,改革赋税。为了加强统治,他还禁毁了许多名山书院,严禁批评时政。另外,又大力裁撤冗官,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加强边防。


海瑞呢?凉了。


海瑞最初,还握有实权,全力支持张居正变法革新,大力推行一条鞭法。海瑞的清廉,为他在百姓中赢得了非常大的名气。可是,也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只是,摄于海瑞的名望,没人敢惹。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到了万历十三年,海瑞被架空了。


海瑞被人推荐为了南京右佥都御史,然后再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大明朝有两套官员的班子,北京一套,是有实权的,而南京的一套,基本上就是摆设。所以,从此之后,海瑞到死,都是一尊被供奉起来,没人敢招惹的“活阎王”。


努力的方向很重要


有时候,能力的些许差别,并不足以造成两个人所做贡献的巨大差别。但是,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同,那差别可就大了。


张居正自入仕之后,就一直都在观察大明朝所存在的弊政。虽然中间遭遇过挫折,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改革弊政的初心。不管是他的暂时隐忍,还是朝堂的激烈竞争,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张居正登上大明首辅之位时,他将自己的目标付诸了实施。



而海瑞呢?他的眼光一直在做实事之上,他所看到的只是某个人、某件具体的事情,是一头勤劳而自律的老黄牛,哦,更确切说,应该是一头倔强的小毛驴。


张居正的做事方法,是通过改革弊政,制定新的制度和规则,来约束人,提高执行力和效率,进而改变社会。制度可以影响全局,成功之后,带来的效益自然非常巨大。


而海瑞的做事方式,是通过他的努力,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通过他的监督,让某个人遵守现有的制度。海瑞解决了江南水患,造福了一方。他针对嘉靖、徐阶、胡宗宪等具体的人。海瑞试图通过让人遵守制度,来改变社会,给百姓带来利益。但是,所带来的收益,毕竟有限。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是决策者、制度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一个是执行者。无论如何,执行者的功绩,都很难超越领导者。


结论

清廉是一项非常优秀的品质。


毕竟很少人能有张居正的机会,去进行国家级别的改革。大多数人还是要做螺丝钉,干好自己所负责的具体事情。


这时候,公平、公正就非常重要。清廉的人,相对更无私,就更容易做到。而贪腐的人,主要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就很容易成为社会蠹虫。当蠹虫非常多的时候,整个社会恐怕就会生病,就会崩塌。


海瑞与张居正的成就,更多的取决于他们个人的能力与目标。只要贪腐不影响终极目标,那至少对这件事就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自然就不会影响到目标实现后的功绩了。


但是,张居正的贪腐,却可能对某件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产生影响。比如,他因为通州知县张伦行贿了他的母亲,就将张伦升为了户部员外郎。户部管财政,恐怕这位张伦会变本加厉的把送出去的给贪回来。


人因为能力和个性的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职业,取得不同的成就。海瑞适合做监察工作,而张居正适合做制度改革。至于成就的大小么,尽全力,拼搏过了,奋斗过了,至少无愧此生了。


而清廉无用论,以及清廉的人所做出的成就,不如贪腐的人所做出的成就大,这完全就是错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题主弄混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否是贪和是否有能力是两码事。

吕不韦贪不贪?和珅贪不贪?吕不韦位极人臣,从商人到拜相秦国,辅佐庄襄王成为战国霸主,他没能力吗?

和珅官至军机大臣,修《四库全书》,喂饱了乾隆的小金库,他没能力吗?所以贪不贪和有没有能力是两码事。把这个清廉放在张居正和海瑞之间对比,这与是否主导万历中兴没有一毛钱关系。从别的角度来说,倒还能说的通。

海瑞生活在自己的“乌托邦”的杠精

海瑞确实古代官场中的标杆人物,但他也是官场中的一朵奇葩。周濂有一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海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海瑞是睁着眼睛睡觉,装作看不见外面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乌托邦中,甚至在自己的乌托邦里还要当一个“杠精”。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学会融入环境,取悦于旁人。海瑞不是,他从来都是与环境格格不入,将个人将修齐治国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以换取到了民众与同僚的赞许,而忘记了与他身份相同的同僚。假如你作为一个职场老菜鸟,来个人和你共事,这人却把个人标准放在你的头上,你愿意吗?不愿意吧,海瑞同僚也是这样想的。

抬棺死谏,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把自己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以后官员廉洁的标准要按他的个人标准来。对此同僚是又爱又恨,莫得办法。哪个官员被他揪着小辫子,那便化身工地钢筋工,杠到你怀疑人生。

因此注定海瑞不会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可以成为标榜世界的廉官,也可以成为后人入仕的楷模,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掌朝政,带领王朝走出低谷的政治家。朝堂之上,乃是官员扳手腕的地方,海瑞特立独行,便也失去了同僚的支持,除非能够得到万历的支持,海瑞何德何能能够与一个文官集团扳手腕?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利,有没有能力都没用。

张居正属于职场老油条,各方吃得开

张居正的驭人之道,放在古代是不亚于天子的存在。一句不知其心,不驾驭其人;不知其变,不驭其时也,就够海瑞学个半辈子。张居正从入仕以来,便一直呆在官场利益的暴风眼中,但却始终能够做到左右逢源。

张居正扳倒严嵩成为新一任的内阁首辅,却能设宴款待严嵩,而严嵩也还能称张居正小友。即使高拱与张居正斗的最狠的时候,也能与张居正把酒言欢,相互交心。

张居正与两位明朝四大权臣交手,却毫发无伤。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情商高,但情商高的人智商一定不会低,张居正最起码是属于后者。朝中左右逢源,搞定四大权臣中的两位,朝中百官还有什么资格来和张居正叫板?除了海瑞这货。

张居正是万历老师,海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有一说一,如果要主持朝政,海瑞确实没这个能量。明朝四大权臣,徐阶、严嵩、高拱、张居正。海瑞的最高官阶是一个四品右佥都御史,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用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抓住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再告诉皇帝。就这个官职还是因直言劝谏获牢狱之灾换来的回报,用来给朝中的百官做个表率,否则啥也不是。

张居正进士出身,起点基本就站在了海瑞的终点,就这一点而言二者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加上张居正有一个让朝中百官都害怕的身份,当朝万历皇帝的老师。万历对张居正几乎是言听计从,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有能力对抗张居正。区区一个海瑞,不要说是正面对刚,估计张居正随便派出一个小罗罗,估计都够海瑞喝一壶的。虽然张居正死后并没有什么好下场,但对于同期的海瑞而言,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海瑞确实是大明王朝后期难得一见的标杆式的廉官。但对于明朝皇帝而言,海瑞也只是万历给立的一个榜样而已,对于明王朝是否灭亡,无论明王朝是否出现中兴,都与海瑞没有任何的关系,与清廉更打不上尬。

第2个回答  2022-10-05
海瑞清廉不假,但是谁给你说张居正贪?张居正为啥要贪?张家本来就是大户人家又不缺钱。也就万历皇帝污指张居正贪污但是抄家又抄出什么来了?啥也没有,又信誓旦旦的说是张居正把财物藏在冯保家,但是抄冯保家也没抄出那些言官御史子虚乌有满嘴胡诌的东西来。说白了那些大臣就是在迎合皇帝诬陷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心中张居正贪污与否都不重要,目的是要毁掉张居正的名节打击张居正将其致死彻底消除张居正的影响力。历史总归是公正的,张居正死后不到十几年就开始有人翻案平反,以致现代人回过头看明朝几百年的将相里面能名留清史的也就几个人而已,于谦、张居正等。万历皇帝的做法说难听点就是现代人看起来都猪狗不如做的太过分,对自己的老师,可以说是对自己亦师亦父的张居正下毒手,对自己的大伴冯保抄家,这两个人都是陪着他从孩童长大成人,张居正硬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一心想培养出一个旷世明君,结果没想到自己却最终死在自己培养的人的手里,真实莫大的讽刺。几百年后的清朝在培养皇帝的教育上也对张居正的教材教育方法认真研究过,认为张居正的教育方法跟教材没问题,而是他教育的对象有问题。万历皇帝早年丧父,张居正在教育中则扮演了严父的角色,可他忽略了那个孩子还有一个皇帝的身份。所以皇帝长大了就要清算。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孩子长大后谁会记父母打骂自己的仇?反倒还会感念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从这一点上万历皇帝太小心眼,没有气度,就是个不堪早就的庸人而已。用现代人的话说,老师是个好老师,但是学生太差劲了,老师废了一生的精力都没把学生教出来,结果学生长大了反倒找老师报仇!
第3个回答  2021-03-24
清廉说明官员的品德好,张居正并没有解决明朝存在的严重问题,万历中兴也不是他改革的功劳,他的改革并没有减轻民众负担,也没有使国家国富兵强,在那个西欧开始大航海全球殖民的时代,张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政客。其他中人之资的官员在那个位置上干的并不会比他差。海瑞只一个有道德洁癖的官员,他只是因为道德洁癖和其他官员有些不合群,对他做官和与同僚合作有影响,并不影响他是一个优秀官员,毕竟在一个不合群不贪腐的官员没有被其他官员给干掉,并且一路高升也是有真本事。只是他并没有解决明朝积重难返问题的才能,他也没有担任把握明朝命运位置的才能和机遇。
第4个回答  2020-12-03
这说明了清廉的人不一定有治国之才,而张居正虽然贪腐,但是他非常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