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真的作恶多端吗?

如题所述

《大明风华》掀起了一股热潮,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不仅有坚韧倔强的孙若微,还有性格复杂的胡善祥。在剧中,胡善祥可谓是一大反面人物,她工于心计,野心勃勃,投机取巧当上了朱瞻基的正室妻子,对身边的人加以迫害,让观众恨之入骨。好在最后朱瞻基明辨是非将她废除,大快人心。



当然,这些剧情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上确实有胡善祥这个人,她也的确是明朝自建国以来第一位被废除的皇后。但是,据《明史》记载,胡皇后没有过错却被废除,百姓听了都很同情她,就连朱瞻基之后也很后悔,总是为自己辩解说:当时是我少年不懂事。

这就让许多人一头雾水了,胡善祥如果没有做错事,为什么会被废除?

虽为正室,抵不过帝妃情深

历史上,胡善祥并不是什么靖难遗孤,和孙贵妃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胡善祥虽然自小进宫,但是以官家子女的身份,她的父亲是当时的锦衣卫百户。《明史》记载,胡善祥为人正直善良,品行十分端正,在宫里颇有名气。朱棣也是听闻了她的事迹,便把她许配给皇太孙朱瞻基。



可是不曾想,朱瞻基还有一个青梅竹马,就是孙氏。孙氏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主簿的女儿,但却是有背景的,她的后台就是张皇后的母亲,也就是朱瞻基的外婆。原来,孙氏和张母是老乡,张母希望自己能再培养一个皇后,于是精挑细选,找到了有"艳压群芳之容"的孙氏,将她带进宫中交给张皇后抚养。果然不出所料,朱瞻基和孙氏从小一同长大,两小无猜,产生了微妙的感情。

张母千算万算,但意图还是被朱棣和朱高炽识破了。朱棣担心立孙氏为皇太子妃后,外戚干权,国家大事会落入张氏一族,便指定了无依无靠的胡善祥为皇太子妃,只给了孙氏一个侧室的名分。朱高炽即位后,又顺水推舟封胡善祥为太子妃,进一步巩固了她的地位。



贤良淑德,却因无子被废黜

当然,对于这个爷爷和爸爸硬塞进来的正室,朱瞻基并不领情。于是即位后,朱瞻基一度想过要废除胡善祥,可惜她的举止行动实在是符合礼仪,管理后宫井井有条,挑不出一丁点儿的差错,完全没有被废的理由。终于,在即位的第三年,朱瞻基等来了好消息:孙氏生了皇长子。

在古代,皇室一向看中皇子,因为皇子能够继承大统,尤其是信奉"立长不立贤"的明朝,谁先生下了皇长子,就能母凭子贵,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耀。孙贵妃抢在胡皇后先生下了儿子,再加上本身就是最得宠的妃子,这让朱瞻基对她的感情更深了,同时坚定了废后的想法。



可谁知朱瞻基刚提出废后,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尤其是顾命大臣"三杨",拼死上奏请求皇上收回成命。既然不能废后,朱瞻基干脆找到了胡善祥,逼迫她主动退位。善良忠纯的胡善祥答应了,以没有儿子、身体孱弱为理由,主动将皇后的位子腾给了孙氏,自己申请去长安宫当道姑为皇家祈福。

胡善祥自愿辞去皇后的职务,这让大臣们也无可奈何。就这样,朱瞻基完成了心愿,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成为了中宫之主,胡善祥也由此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



知恩图报,伤心过度终离世

《大明风华》刻画的是一个忘恩负义的胡善祥,但历史呈现出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胡善祥。

虽然孙氏是母亲举荐的,但是张太后却更喜欢胡善祥。

史书记载,胡善祥移居长安宫修道后,张太后依然常常召她进清宁宫聊天;甚至在家宴的时候还带胡善祥一起出席,并故意把她的位置安排在孙氏前面,故意羞辱孙氏魅惑主上。

后来张太后过世,胡善祥悲痛万分,在长安宫里连着哭泣了好几天,最后也因为伤心过度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她死去的时候,孙氏已经当上了太后,因为对胡善祥怀恨在心,所以命人潦草地办完她的丧事。



孙氏死后,朱祁镇念及父亲对胡善祥的愧疚之情,又重新恢复了她皇后的名号。和影视剧里的形象恰恰相反,真实历史上的胡善祥宽厚仁和。但是,这样一位女子一辈子不能做主,成为了皇室斗争的牺牲品,让人不得不悲叹怜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