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如题所述

抬梁式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主要形式,它通过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再抬梁的方式构建。这种结构广泛应用于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尤其在北方地区更为常见。它的特点是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无柱,从而创造出宽敞的空间,但同时也需要较多的材料。在这种构架中,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会沿房屋进深方向架设多层梁,每层梁逐渐缩短,层间使用短柱或木块垫起,最上层的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的屋架。相邻的屋架之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的小柱(脊瓜柱)上架设檩木,檩木间再架椽木,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木、檩木、梁、柱传至基础(如有铺作,则通过它传至柱上)。
宋代的抬梁式构架根据《营造法式》的描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上是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则是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而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幢房屋进深的大梁,而是使用较短的梁在柱间叠架。其次,柱子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带有生起和侧脚。再次,梁分为明梁和草梁,明梁露明在天花板下,草梁被天花板遮住。梁有不同的称呼,如檐梁、乳梁、平梁、牵梁等,其长度以椽架来衡量。此外,梁与柱交点的斗拱形成铺作层,是抬梁式构架中起结构作用的重要部分。
清代的抬梁式构架在《工程做法》中有详细介绍,其形制和大式建筑、小式建筑的区分有所不同。大式建筑使用斗拱,有的檐柱和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小式建筑则规模小,用料节省,不用斗拱。柱子按位置定名,有檐柱、山柱、中柱、金柱等。梁的称谓根据所承托的檩数而定,如九架梁、八架梁等,长度以步架计。斗拱在元代以后逐渐变小,结构作用减弱,装饰性加强,到清代几乎完全成为装饰性构件。梁架中的叉手、托脚被取消,纵向联系构件减少,襻间、串等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称为一檩三件。
抬梁式构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