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基数4250,退休每个月领多少

如题所述

职工社保:在职员工有固定工作单位参保的,养老保险费用会由公司承担大部分的缴费,个人仅出现承担8%左右的缴费比例,那么一个月就是4250*8%,需要340元的养老保险费用
个人参保:个人以灵活就业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需要承担20%左右的缴费比例,那么一个月需要1的保费为850元。
一、养老金基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基数一般指“养老保险基数”,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计算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这个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一般无关。但是如果你的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二、养老金基数怎么计算
1.一般情况下,该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确定,除以12便为月缴费基数。特殊情况:(1)若你的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2)若你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2.举例:当地的社会平均月工资是1500元:1.你的工资是1200元,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1200元,按8%比例,你应当缴费96元;2.如果你的工资是5000元,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4500元,以上的500元不计为基数,按8%比例,你应当缴费360元;3.如果你的工资是800元,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则按1500元的60%计算,你的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按900元计算,按8%比例,你应当缴费72元;将来你的养老金在计算时是按当时的社会平均月工资*你的缴费年限*1%+你的全部缴费/120(具体规定地区不同,各地区有相应的规定)
三、养老金基数的法条依据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退休金的多少与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养老保险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也就是说在缴费满十五年的情况下,还保持社保缴费的,最后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肯定是要好于只交了最低缴费年限的养老保险人群的。
养老保险的缴费与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多缴长缴,以便于能够享受更好的养老待遇。
缴费基数4250是什么意思?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通常是当地在岗平均工资的60%-300%,通常是60%、80%、90%、100%、150%、200%、300%七个档次。
假如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000元,那么当地养老保险七个档次分别是:
4200元、5600元、6300元、7000元、10500元、14000元、21000元
而4250基数,目前是江苏省最低缴费基数,也就是按照6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缴纳,反过来可以算出江苏省在岗平均工资4250÷60%=7083元
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缴费比例20%,就是月交4250*20%=850元;在职人员每个月职工养老保险每个月扣4250×8%=340元
缴费基数4250退休工资是多少?
个人按照缴费4250元缴费,交15年,60岁退休,缴费指数0.6,养老金计发基数7974元(江苏去年计发基数),那么退休工资大致是:
基础养老金:(7974+7974*缴费指数0.6)÷2*缴费年限15*1%=957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250*8%*12*缴费年限15/计发月数139=440元
60岁退休时大概的退休金是:基础养老金957+440=1397元,如果算上个人账户利息,以及未来缴费基数增长,实际退休金1400多一点。
个人自费交社保由于缴费比例20%,只有8%进入个人账户,缴费压力相对在职人员要高出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考虑个人缴费能力,选择缴费缴费档次,有条件最好是找个正式单位,有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缴费压力相对要低很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