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筑文化?

如题所述

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十四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在鼓浪屿的建筑中,既有这些殖民者们盖的洋房,也有很多归国华侨从国外归来带入的东南亚式样,也有很多当地人模仿周围的洋房所建的房屋。数十个国家各自建造房屋,这本身就增加了鼓浪屿风格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风格和形式的折衷。在这些建筑中,多数为低层庭院式建筑,且主要为本世纪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它们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房屋一般选用当地的石材或红砖,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且多采用圆拱回廊、清水红砖、红瓦坡折屋面,并用柚木楼板、花砖铺地,用栏板铺以奇异别致的琉璃瓶花格。建筑的各个立面常有精雕细刻的罗马式大型圆柱和结构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顶。有的建筑仿照古代宫殿式建筑揉合西欧建筑造型手法,形成外形独特、屋檐线条奇异的折衷式建筑风格。纯粹“折衷主义”风格的作品有美国领事馆及八卦楼两幢建筑。
  除了那些处于国际上折衷主义时期(主要为欧美)的建筑作品外,鼓浪屿的折衷风格还在很大程度上指其建筑本身的折衷手法的运用。比如,在一幢建筑中,常常各种风格、各种手法混用,西式的、中式的、外来的、本土的均有。同时,也有本地工匠自由发挥的成分。因此,鼓浪屿建筑风格的折衷实际上是如上两个方面的折衷。
 在众多中西合壁式风格的包围之中,鼓浪屿人的自建住宅也以模仿洋式房屋为荣,平面布局基本上是本土的,外观常采用折衷风格。
 一眼望去,鼓浪屿的建筑高低错落,掩映在葱郁林木之中,彼此之间十分协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1
厦门市值得回味的建筑主要有三类,一是堪称万国建筑博览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二是具有南国特色的骑楼式建筑,三是主要集中在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这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建筑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