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剩余价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仍然是该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又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目录

  简介
  来源
  特征
  编辑本段简介
  指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个别资本凭借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越社会平均条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亦称额外剩余价值。
  编辑本段来源
  同一生产部门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而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也必然是参差不等的。但商品不是按照个别价值、而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的。那些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因此它比其他企业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这就是超额剩余价值。例如,在一定时期内,某个部门具有一般技术水平的大多数企业,一个工人劳动 8个小时,生产2件商品,价值24元,其中20元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2元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v),2元是剩余价值(m)。那末,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就是12元。假定这个部门的某个企业采用了较先进的技术,其劳动生产率较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高出一倍,在8小时内生产4件商品,其中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40元,新创造的价值仍为4元,2元补偿劳动力的价值(v),2元是剩余价值(m),总共44元, 超额剩余价值
  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11元。但商品仍按社会价值出卖,这个企业的资本家每件商品按12元出卖后,4件商品共卖得48元,除了补偿生产资料的价值40元、劳动力价值2元以外,可以得到剩余价值6元,比处于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的资本家多得剩余价值 4元,这4元就构成超额剩余价值。 下面,用两个图表来对照说明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它本身的价值量不发生变化,为简单起见,下表舍象掉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部分)。 ①某部门在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 ②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上表说明,某个部门在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的大多数企业,工人劳动8小时,新创造的价值4元,其中v=2元,m=2元,m′=100%;而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劳动生产率较社会平均生产条件高一倍,工人劳动8小时,产量较社会平均水平高一倍,产品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由4小时延长为6小时,v=2元,m=6元,m′=300%。可见,超额剩余价值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它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的。只有那些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经济学界在具体说明时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由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的工人创造的。因为采用先进技术的工人的劳动 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率更高,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更多,所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较多。另一种意见认为,先进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落后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落后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中包含一部分剩余价值不能实现,这部分剩余价值转到先进企业资本家手中,成为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