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贯穿裂缝怎么修复?

如题所述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几种处理方法:

由于收缩裂缝属早期发展型,受环境影响继续发展的可能性不大。对裂缝的开展观察1个多月后,板面裂缝不再发展,裂缝趋于稳定。裂缝大致分为3类:


(1) 宽度≤0.3mm的非贯穿裂缝,对结构承载力及持久强度无有害影响,可不作处理;


(2) 宽度>0.3mm的非贯穿裂缝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持久承载力,采用ECM水乳环氧树脂砂浆封闭法处理;


(3) 贯穿性裂缝>0.5mm会引起钢筋锈蚀,影响使用功能,采用自动低压灌浆环氧树脂胶

自动低压灌浆技术是专门针对混凝土微细裂缝进行化学灌浆的新型技术。利用低压注入原理,可对混凝土微细裂缝进行自动低压灌浆。并可对多处裂缝同时进行注浆施工,注浆时不必对混凝土进行开槽钻孔,无噪声粉尘污染,操作轻巧,施工快捷,注浆机具呈透明状,可直接观察和确认注入情况,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工艺:

1. 正确观察裂缝宽度;

2. 基层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

3. 确定注入口:一般按20~30cm距离设置设一个注入口,注入口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

4. 封闭裂缝:采用快干型封缝胶,沿裂缝表面涂刮,留出注入口;

5. 安设塑料底座:揭去注入口上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

6.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7.灌浆: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8.注入完闭: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9.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清理表面封逢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6
一、楼板裂缝,需要根据不同的裂缝原因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法。
二、裂缝的分类: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
1、受力裂缝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
2、非受力裂缝是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它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缩裂缝在浇筑完成约2~4个小时就会出现,部分温度裂缝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至半年内才出现。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负筋保护层偏大(钢筋严重踩塌)、板底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砂的氯盐含量超标。
三、处理方法:
(1)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缝,须进行彻底处理,即将混凝土打掉重新浇筑。
(2)对受力产生的裂缝,可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如果对已影响到结构安全的楼板裂缝,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3)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处理如下: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对其它一般裂缝(宽度在0.05mm~0.2mm之间)的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封闭以恢复观感即可。(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3、对当裂缝(宽度大于0.2mm)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4、对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或在板面用环氧树脂液灌缝封闭(作一层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纤维布粘贴成井字形,间距同布宽。
5、对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也为: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6、对通长、贯通与非通长、贯通裂缝共同组成数量又多时板底只有纵横都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