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古代叫什么?古人取了个非常唯美的名字,被日本沿用至今,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上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所以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可以吃到各种美食,甚至是对于古代人而的言“珍馐美味”,对于我们而言却只是稀松平常的食物。在现在视为平常之物的苹果,在古代却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享用,这是因为在那时苹果不易见,而且当时品种很难种植,所以价格昂贵。

而现在苹果人人都可以吃起,因为“苹果”谐音“平果”,所以又叫平安果,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其实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苹果”,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苹果的原始名称,但因为品质差,所以渐渐被西洋果所代替。

我们今天所吃的苹果,一开始是从元朝才传入中国,后来山东等地一直有种植,虽然味道甜美,但皮薄而娇,不容易运输。公元1871年同治年间,美国人在山东烟台等地引进了西洋苹果,并在那里设立农业试验基地,专门研究苹果的品种。

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印度佛经上所说的一种红而甜的果子,因为印度佛经都是用梵语写成的,所以“苹果”一词也从梵语中得来,最早为“频婆”,慢慢演变成“苹果“。此果子在我国历史也十分悠久,上文提过最早源于夏禹时代。

后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时期,“林檎“和”沙果“因为长得像苹果,也被人们以为是苹果。西汉的宫廷上苑中也曾种植过“柰”,“林檎”,但并不是食用的,而是将成熟的果子放在床头做成香薰,或放在衣服里面制成香囊。

宋人李调元曾写过一首咏苹果诗,有一句是”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说明那时苹果并不常见,人们也不会将它当成一种水果来食用,而是一种具有观赏且颜色奇艳的果子。

虽然我国苹果已经不再沿用旧称,但日本的苹果有两种读音,其中一种和“林檎“两个字发音很像。早在我国唐朝时期,日本就曾派遣唐史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所以今天去看日本有许多建筑和我国唐朝十分相似,而且他们的”日语“里面也有很多”汉语“的元素。

日本所引进的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礼仪,语言,建筑,服饰,还有一些良禽佳木,其中或许就有被当作观赏装饰的“林檎“,因此他们的语言里面也保持着”林檎“这个称呼,是源于中华文化中对于苹果原始称呼。

至今台湾省土语还将苹果称为“lin-goo“,也是源自于我国西汉时期所种植的那种类似”苹果“的果子。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苹果成为了我们生活里面必不可少的一种水果,它富含维生素,而且还具有减肥功效,受到广大女性青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我国历史悠久,我国的食物也多种多样,且都有好几种是叫法。苹果这个水果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并不叫苹果,相传,苹果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那是后古人给他起名为柰,紫柰 就是红苹果的意思,这个名字到现在还被日本用着。
第2个回答  2021-03-17
苹果之前在古代的时候叫做频婆果,这个名字确实非常的好听,而这个名字也一直从古代流传下来,我之前并不知道他有这样一个名字,我觉得现在也可以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苹果,因为毕竟是文化的传承。
第3个回答  2021-03-17
古代的苹果出现过几种叫法,紫柰、频婆。而最著名的还是叫“林檎”,也是目前被日本沿用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