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识字的角度来看,怎么理解汉字的构成?

如题所述

汉字由音、形、义三部分组成。识字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建立汉字形、音、义之间的整体联系以建构识字者与汉语书面语之间的联系。

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时,掌握字形是最难的。从汉字本身的特征看,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关系。汉字的每一种形体是由式样不同的基本笔画(如点、横、竖、折、提等),按一定的数量(如几点、几横等),一定的度量(如笔画的长短、出头与否、封口或不封口),一定的空间配置(如左右、上下、内外)构成一些偏旁部首或其他结构单位,再由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结构单位按一定的布局组合而搭配成字的。

从心理发展水平看儿童对客观事物感知的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高。形体繁杂的汉字,对于分化能力不高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精确记住,是比较困难的。根据研究,初入学儿童掌握字形的心理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泛化阶段。经过初步的生字教学,学生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表现在新授课后、阶段复习前再认和再现时,常常呈现波动和泛化现象,以致产生种种错误,其中字形错误为多,泛化现象严重,常因联系的模糊而出现偏旁部首张冠李戴。

第二,初步分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汉字的形、音、义已初步建立暂时的联系,对字形结构的各部分基本上已全部把握,不再有结构上的混淆和遗漏。但是,虽然分化,但对字形轮廓认识仍不全面,主要表现在对字形结构某些细微部分尚有遗漏或添补,再认和再现时偶尔出现泛化现象。其错误几乎都是细节上的问题。这个阶段儿童对汉字字形的分析综合活动已进入高一级的水平,只是由于掌握程度不够牢固,偶尔对某些细微部分因遗忘把握不定而产生泛化现象。这时学生的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已起主导作用。

第三,精确分化阶段。首先表现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时,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7
汉字是由偏旁部首,还有一些基础的笔画所构成的。这些就相当于是识字的一个基础
第2个回答  2021-05-07
汉字的结构一般都是根据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像薪资都是根据每一个物体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第3个回答  2021-05-08
造字有六法: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还有 假借,转载。如果再宽泛一点,还有部首简化。
第4个回答  2021-05-07
从文字偏旁可以看出字和什么有关。比如有月字旁的,跟身体相关,胖、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