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幼儿园会穿衣服和吃饭,回家就不自己做,为什么呢?

如题所述

多多上幼儿园已有半年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总要说:“好累啊,我走不动了,外婆抱。”晚上回家后,妈妈不喂,她就不吃饭。于是,妈妈向老师咨询了这一情况寻求帮助,但老师却向说妈妈反映:“多多在幼儿园挺乖的,挺积极主动的,还学会了很多本领,自己吃饭,别的小朋友吃完饭,她还知道帮老师收拾。”妈妈很惊讶,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这和多多在家的表现大相径庭,对父母的依赖性也比较强,没事就像树袋熊一样黏着,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好多好习惯,在父母面前却变了样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懒孩子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问题的根源出现在大人的身上:

在幼儿园,这些事情都能够孩子自己做,还有小朋友一同互相鼓舞,或者比赛,孩子都会做得挺起劲,挺开心,然而一旦操作熟练了,新鲜劲也过去了,孩子就立即失去动力。于是我们看到,很大的孩子在家里还请求家长喂饭、给穿衣服,陪着上厕所。这当然也与家长跟老师的沟通不够有关系,家长不能及时掌握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生活技能,又不知道怎么和老师配合,巩固练习掌握这些技能,仍然延续自己以前的方法照顾孩子,这就直接导致了孩子锻炼得少了,孩子的依懒性就会和以前一样,对妈妈强依赖。基于和老师沟通不够,还可能导致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孩子会认为,上幼儿园,在老师那里应该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在家里不一样,这些事应该是妈妈做,再加上妈妈的唠叨和无奈的态度,也会使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自己去努力做。

这其实是很多家庭都有的习惯,当大人越俎代庖的时候,孩子感受到了挫败——哦,原来我真的是太小,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当类似的事情累积多了,孩子会越来越内敛,我这不行那也不行。而大人们认为这是爱孩子、关心孩子、避免出意外。“你不会”、“你不懂”、“你会搞砸”、“你力气小”,在这些话语的熏陶下,孩子以为自己真的如此,他们也渐渐地成为大人嘴里的那个人。

大人的这些看似爱护的话语,无时无刻不在打击着孩子的自信、剥夺着孩子的行动,他们习惯了大人的“帮忙”,也习惯了自己“被帮忙”。当你哪天以为孩子长大了,理应承担一些工作和责任时,他们会是这样的反应——“我不会”、“我不懂”、“我会搞砸”、“我力气小”……慢着,这不就是当初你跟他们说的话吗?

在欧美一些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比如:美国的父母教育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让他们通过干家务挣零用钱,比如洗碗,扫地;德国孩子5岁以后必须做家务,这是全国立法的,如果孩子拒绝执行,那么父母会把他告上法庭。相较之下,过度保护现在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几乎都普遍存在,孩子在几岁时,应该掌握哪些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根本就不了解,家长总担心孩子做不了、做不好,甚至受到意外伤害,这种潜意识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很多自我独立成长、独立做事的机会。

如果爱孩子就做70分的懒家长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因为,如果满分是100分,那么中国的家长肯定会朝着满分努力、前进,甚至还希望创造101分的纪录。可家长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吗?显然没有,观察周围的家长,他们给孩子盛饭、喂饭,全然没想到养成了小家伙懒得动手甚至懒得咀嚼的习惯;因为家长过于细心,孩子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来哭;因为事事替孩子考虑好了,他一遇事就会指望家长;因为家长从小就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他慢慢变得自私、胆小、霸道,也不合群……因此,与其做一个100分的父母,不如做一个70分的“懒父母”!

做个成功的70分的家长,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身懒心不懒”。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少埋怨、少指责,循循善诱,促其进步。

4.不要让孩子带着情绪生活。从100%的爱到70%的爱,这部分缺失的爱会让孩子不适应,产生情绪。要想办法让孩子扭转“父母不爱我了”的稚嫩想法。

5.和孩子一起改变。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说话的方式、饮食习惯、待人接物的模式都会影响到孩子。千万不能要求孩子少吃零食,而自己却抱着饼干、瓜子吃个不停。

对孩子来说,任何事情都要好玩,玩对他们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固然吃饭穿衣上厕所这些事情就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孩子能够在其中发现很多乐趣。家长们要做的就是跟他们一同享受这个过程,一同玩。孩子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大人们经常都是处于忙乱或疲惫的状态,所以没心机跟孩子玩,陪孩子“磨蹭”,日常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觉得到是一种享受。这可能就是孩子回家什么都不想本人干的缘由。由于这些事情大人们都当做担负,没有乐趣,只会敦促孩子“快一点”,要不然就是“你都这么大了应该本人的事情本人做呀”之类的话。听到这些,孩子也对生活中的美妙小事失去了兴味和动力。

我们能够学着跟孩子一同享受生活,慢一点,就会幸福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0
宝宝在幼儿园会穿衣服和吃饭回家不自己做,那是因为是幼儿园里有老师的监督,还有很多小朋友,这样他的主动性会比较强一点,回家的话依赖妈妈比较多,所以回家就不喜欢自己做了。
第2个回答  2021-02-10
在幼儿园自力更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回到家里习惯了父母的照顾,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02-10
幼儿园自己穿衣吃饭异常勤快,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拼尽全力;回到家里,好不容易有个休息偷懒的机会,才不会自己做呢,那么多大人等着给我穿衣吃饭呢。宝宝在幼儿园时,周边都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当到了吃饭或穿衣的时间,他发现没有人来帮忙,老师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旁边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所以宝宝也只好自己动手吃饭穿衣。
第4个回答  2021-02-10
从宝宝的角度来看,是出于一种依赖心理,
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是因为长辈们的溺爱
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是由于大氛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