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八零后记忆中的春节

如题所述

作为八零后,我时常怀念儿时过年的氛围。也给儿子讲述过我小时候的故事,他总是听得入迷!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在农村,它更加庄重和复杂。
1. 蒸馒头
蒸馒头意味着春节即将到来。母亲会一大早起床发面,用一个大盆,这个盆有多大,只有生活在农村的八零后能理解。这个大盆就是为了春节期间蒸馒头和包子而准备的,大小和现在的婴儿浴盆差不多,或者更大。
在农村,没有暖气的冬天非常冷,如果不用加热,面发酵得会很慢。母亲会用电热毯加热,把大面盆放在上面,用干净的塑料布覆盖,再盖上被子,等待面发酵。
接下来,开始准备包包子所需的材料。父亲话不多,但很勤快,总是帮忙做饭。他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馅料:素的、肉的、豆沙的、糖的。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第一锅包子出锅,热气腾腾的,抓起来就吃。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之前不能蒸馒头,所以要做得足够吃上半个月。有客人来也得吃。所以基本上要蒸一天的馍馍,孩子们就帮忙烧火,大一点的女孩帮忙包包子。
我最喜欢吃豆沙包。父亲会在第一锅放几个豆沙包。豆沙是父亲前一天晚上用红豆和红糖熬制的,特别好吃,有家的味道。平时很难吃上,只有过年父亲才会熬一锅,我总是忍不住偷偷挖一大勺豆沙放进嘴里慢慢品尝,甜甜的但不会腻。我想我会一直怀念那个味道。(那时北方以馒头包子为主食,春节都是炒菜搭配馒头或包子,很少吃米饭。)
2. 贴对联
贴对联也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味着除夕之夜即将到来。那时候的对联大部分是手写的。
母亲会调好一碗浆糊,父亲拿着梯子摆放好位置。孩子们会帮父亲扶着梯子,嘴里喊着“贴对联了,放鞭炮了!”父亲娴熟地贴好对联。父亲是一个很会干活儿的人,讲究方法,而且活儿做得漂亮。
贴完对联就要放一串鞭炮。虽然我是女孩,但也喜欢热闹,喜欢看放鞭炮。我捂着耳朵,听着欢快的鞭炮声,仿佛在说“过年啦!过年啦!”天渐渐暗下来,鞭炮声此起彼伏,迎接着除夕的到来。
这种仪式感增加了春节的庄严和喜庆气氛。
3. 吃饺子
饺子是除夕夜的主角。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孩子们嬉笑玩耍。
那时的年夜饭远不如现在丰盛,几道小菜,一碗酸汤水饺,热气腾腾的,吃进肚子暖洋洋的。
记忆中最有爱的是那顿年夜饭。
母亲会在饺子中放几个硬币,看谁吃到就是有福气。尤其是孩子,吃到有福气的饺子就像吃了大鸡腿一样高兴,觉得自己是最有福气的。
4. 穿新衣
除夕夜,新衣服就会拿出来放在床头。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就会被鞭炮声叫醒,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去给邻居小朋友展示。晚上睡觉都舍不得脱下。
5. 走亲戚
孩子们都喜欢走亲戚,因为有好吃的和压岁钱。尽管那时的压岁钱不如现在多,但收到压岁钱的喜悦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
走亲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我坐在前面,母亲坐在后面,送的礼物挂在车头或母亲手里。
有时赶上下雪,就走路去。
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很辛苦,但父母从不抱怨。他们总是说,一年比一年好。
那时,我们无法理解父母的艰辛,父母给我们的全是浓浓的爱!
6. 打灯笼
打灯笼是孩子们过年的特有活动。
一到晚上,一大群孩子拿着灯笼在村里转悠,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四、五岁,女孩的灯笼更漂亮,莲花形状,里面插红色蜡烛。男孩的灯笼叫“光葫芦”,用细竹条做,外面糊红色纸。常有小家伙不小心点着灯笼,大家跟着起哄,哈哈大笑。
孩子的快乐总是简单,也容易满足。玩到蜡烛都灭了,大孩子会送小孩子回家。
那时,大人也很放心孩子出去玩,玩累了就会自己回家。
短短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对儿时过年的向往,那些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只能作为甜蜜的回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