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

如题所述

一、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直接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白话文为主要形式,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所以说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仍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范畴,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补课。它的“新”是针对中国封建旧文化而言,绝不是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它的“新”是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二、评价

1.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使中国先进分子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说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背道”之事,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都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土。

第二,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如何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但前期新文化运动没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使之缺乏群众基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难以吸取中西文化中的精华和剔除糟粕,引起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后期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它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它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与工农运动紧密结合。如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它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直至指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2。局限性:脱离群众运动;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如何认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认为离开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造,仅仅依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斗争,就可以根本改造国民性。

②没有揭示孔学的社会根源并进而指出改造中国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③没有对工农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④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新文化运动前期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当时站在斗争前沿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他们的旗帜,他们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里找来的。他们的斗争目标,是“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因而也就不能同群众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看法都有偏激之处。正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指出的那样:“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由于阶级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而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当然,在儒家文化牢固地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西欧资产阶级一样,在早期反封建斗争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色彩。

在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广东以其光荣的革命传统、良好的群众基础,继往开来,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基地。

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权,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为孙中山和革命政权实现伟大的转变提供了动力。两股革命力量的结合,为广东和全国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标志着广东成为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成为全国人民的希望所在。

经历过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等几个阶段的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通过改组,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获得了新生,成为领导国民革命的中坚力量。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是在广东完成的。

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国民革命的形式在广东蓬勃发展。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革命军人、革命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广大群众,在革命运动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全国楷模。

1924年夏,广州黄埔军校的建立,标志着新的革命武装力量的出现。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并为革命军队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彭湃等共产党人的多年努力下,广东农民运动发展异常迅速。各地农民以海陆丰和东江农民为榜样,纷纷建立农会组织,开展减租斗争。为适应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办。澎湃、毛泽东等先后担任所长。农讲所为农民运动培养了800名骨干,对推动广东和全国农民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预示着广东农民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926年,在省农会的领导下,农会组织及农民运动遍及全省,会员达62万多人,占全国会员总数三分之二,还拥有农民自卫军3万多人。192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标志着广东农民运动到达顶峰。广东成为当时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

在邓中夏、苏兆征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广东工人运动迅猛发展。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标志着广东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的省港大罢工,显示中国工人运动已进入巅峰状态。这次罢工,以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巨大,载入中国和世界工人运动的史册,光耀千秋。

工农运动的高涨,有力的推进了国民革命。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大工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1924年10月,粉碎了帝国主义支持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叛乱——商团事件。1925年,革命军出师东征,讨伐陈炯明,其后又回师广州,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等滇、桂军阀的叛乱。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广东的反动势力,为革命的政府统一广东创造了条件。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随后第二次出师东征和南讨,彻底打垮了陈炯明和邓本殷的反动势力,全省底定,广东乃成为统一的革命基地。

在统一广东的基础上,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在广州誓师北伐,仅9个月便打到了武汉、上海、南京,占领半个中国,把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打得落花流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打断了国民革命的进程,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也断送了革命。形势转向有利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广东的反革命势力也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广东。但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广东人民是决不甘屈服的,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29
“新文化运动”是指经受过民主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奋起猛烈反抗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还击复古尊孔逆流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为标志。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好了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