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中心退费标准

如题所述

第一种——“包月买断制”
“包月买断制”的意思就是:按月计费,本月孩子无论出现任何的请假、节假日放假、补课等等出现孩子没有来托管机构,或者因为放过假调课、学校补课等等原因超出正常托管天数的,不再补费用或者退费或者服务延期。

这种模式很类似缴纳宽带费用,费用是包月的,哪怕你这个月里一直在出差,那么这个费用也是不退的。

优点:制度简单,对托管机构有利。基本不会出现退费纠纷的问题。

缺点:对家长不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影响家长的心态。特别是遇到孩子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连续请假的时候,家长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

比如:一个孩子刚刚上了1周的托管,但是因为生病需要请假三周,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相当于损失了三周的费用。

适用:知名大机构或者满员需要等位的机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实上述案例里托管机构学位特别吃香的时候,其实家长付出的三周的费用可以看做买断学位的费用,因为如果孩子选择退费,那么机构其实是有权利把学位让给其他孩子的,一旦这样孩子想再来就没有位置了。

现在比较多的大托管机构都是采用这个模式,比如学而思地“彼芯”托管。

第二种——“周买断制”
“周买断制”的意思就是:按月计费,除非出现整周请假的情况,可以按整周退费,否则不另行退费或者服务延期。(法定节假日不退费)

这周制度相对“包月买断制度”相对人性化一些,比如一个孩子因为生病了,连续请假了10天,分布在2周内,但是期中一周是整周请假。这种情况可以托管班会根据制度进行退费(一周),费用大约为月费用的四分之一。具体算法这里就不说了。

但是这里需要说的是,如果是不连续的请假是不退费的。

优点:制度相对简单,利益相对均衡,偶尔会出现退费纠纷的问题。主要是在请假时间的记录上,

缺点:需要家长在请假这件事情上进行规划。有的家长会为了退费,一请假就请假一周。不仅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不方便,也让托管班损失了利润。

比如:一个孩子因病请假4天没有到托管,但是会因为为了凑天数连续请假一周。

适用:有一定生源规模和口碑的机构。

第三种——按实际天数计费与退费
按实际天数计费与退费的意思是:托管班按月计费。但是现在主流的按天计费退费的方案里依然有2个小的方式:

方式一,餐费、托费全退。就是如果孩子出现请假,无论是连续还是间隔,都可以按天计费来进行退费。计算方式一般是按月实际服务天数的22天作为一个标注计算天数,每请假一天则退费1/22。

方式二,退餐费不退托费。就是如果孩子请假,无论是连续还是间隔,只按天数退餐费。计算方式也是按月实际服务天数的22天作为一个标注计算天数,每请假一天则退费1/22的餐费。

但是这里需要说的是,如果是不连续的请假是不退费的。我们用的就是这种退费方案。

优点:对家长有利,孩子可以按需请假。

缺点:计算流程复杂,特别遇到大小月的时候,对托管班来说很容易出现损失。

比如:孩子请假退费的时候,遇到国庆、中秋、五一等等长假时候很多家长也会认为可以退费,然后出现费用计算分歧。

适用:普通托管班。

无论哪种退费方式都要注意提前将退费机制告知家长。
经营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要避免退费纠纷,应该在每学期开学时候就把缴费与退费制度发于家长确认,从而避免后期扯皮。而我们用的就是《收费日历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