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瞬间你觉得自己应该离职了?

有哪一瞬间你感觉自己应该离职了?

工作几年之后,看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想了很多办法,却始终没办法突破,此时也许是一个好方法。

我是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去了一个物流公司,当时只是做一个普通的仓管人员。

因为刚踏入社会,对公司内部的晋升,结果并不是很了解,在那个公司工作了大半年的时间,我才发现根本进无可进。

分公司总共只有4个领导岗位,而所有的领导人员都很年轻,根本不存在退休或者你顶替谁的问题,有一些工作了七八年的老员工,还只是个员工而已。.

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公司我待不下去了,再呆下去好像没有什么意义,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我也基本已经学会了。

未来可预见的几年时间,升职加薪是完全不可能的,每个月光靠拿这点死工资,以后绝对生活的很拮据。

我依然从这家公司辞职,换了一家国内比较大的物流公司工作,虽然也只是个基层人员,但是晋升渠道很好,未来几年绝对是会有进步的。

在这家公司做了两年半的时间,我自己也从一个普通员工变成了一个部门经理,工资也有了很大的长进。

可这个时候,我又发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像我当时那种情况,想晋升为高级经理,没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没什么希望的。

可如果我在这个公司里继续熬5年,我的年纪已经错过了这个行业里最好的上升期。

当时我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在公司里做下去,我不确定未来会怎么样,也不确定什么样的选择适合我。

我当时还是选择了辞职,虽然现在混的还不如当年,可我却是没有后悔过,与其在一个看不到前景的公司厮混,还不如换个环境,边走边看,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路。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想过辞职,每次都是看不到前进的路才会离开这家公司。

说太多也没有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自己选的路,坚持走下去就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在职场中,主动离职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离职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不过相信每个人在做出离职选择时,都是有经过反复思量、慎重考虑才最终做出这个决定的。

离职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一、个人自身因素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对他的行动做法有着较大的影响。

如果职场人士在企业中缺乏成就感,那他就有可能选择离职。

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怀着热情与期待去认真对待工作岗位上的事,做出的成绩却没有得到肯定雨认可,那他必然会失落。

渐渐地,降低对工作的积极性。员工需要肯定,所以这里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员工的积极性。

因为如果职场人士在岗位上觉得缺乏挑战性,那他也很有可能选择离职。

有的人喜欢安稳,而有的人喜欢新鲜刺激。

每日重复同样的内容、觉得自己的工作缺乏挑战性的人,会渐渐趋向于在岗位上“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得过且过的状态。

他们照样按部就班完成自己每日的工作,不过内心可能在躁动着、谋划着何时离开这个岗位,去寻找一种改变,去从事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工作不能枯燥,企业适当给员工更换一下工作内容或者更换一下工作形式,变其形不变其质,或许在降低离职率方面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

二、生活环境因素

我们每一个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公司周边的交通情况、居民房的房价、物价的总体水平等都影响着人的职业岗位的选择,职场人士在多加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做出离职的选择。

这里企业做好员工的各方面的补贴与保障,减少他们的顾虑,离职率也会就有所降低。

还有一些职场人士因亲属重病需要人照顾不得不辞去当前的岗位的事情也是偶有发生的。

企业能够抚恤一下这些员工自然是再好不过,这也很好地展示了企业人性化的一面,企业的其他员工也会为处在这样一个企业而欣慰。

抚恤也不是必须,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企业能够理解这些员工的苦衷,简化手续让他们早一点回家照顾亲属。

三、企业内部因素

工作环境对一个人选择去留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职场人士的工作情绪。

如果一个企业的上下级关系紧张,领导之间关系恶劣,势必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情绪以及工作的各个方面,

如果职场人士总是要面对这样的压力与尴尬,那么他选择的离职的可能性便加大。

试想谁又能够长期抗压在一个进退维谷的情境下坚持太久呢。

所以说,企业要留住员工,上下级间、领导间的关系和睦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如果同事间的关系紧张也是员工离职的一大动因。

在那样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感觉憋屈着、压抑着,怎么能起到很好的工作效益呢。

试想一下谁又能在压抑的职场环境里安逸自如地工作呢?这里,企业要不想有人因此离职,

可以时常组织办公室活动的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

四、企业外部因素

之所以有跳槽的现象,绝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后来去的企业更加吸引跳槽者。

职场人士一般都会选择条件更好、薪水更高的工作岗位,毕竟谁都想有更好的条件去过跟高品质的生活。

如果一个企业对一个常年兢兢业业工作在岗位上的人一直不涨工资,不说他本人是否能忍受,别的人也是会看不下去,出主意为他另谋去处的。

况且如果这样的人自己也想走,这个企业给人的感觉真的是会不佳的形象。

还有企业如果给的工资配不上工作付出的,这种情形也是很容易使员工离职的。

企业付给的薪水必须配得上员工的工作付出,提供的环境也应该是符合员工的身心健康的,唯有这样才是留住员工的长久之计。

企业要想吸引并留住一些优秀员工就必须要有一些格外吸引人的方面。

可以是企业自身优秀、环境好,也可以是给员工的工资福利高、员工待遇好,而那些员工离职率高的企业应该需要深刻地反思自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0
也是职场上很常见的事情。当公司的发展与自己不一致,又或者自己不认同公司的做法,亦或者工资方面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离职的重要的原因。不过,离职也不是表面上看着的那么简单,有些时候也是需要去注意的,就好比尽量不要做这3件事情,不仅显得情商低,还容易吃亏。


1、消极工作,不交接任务

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离职基本上都是需要提前一个月报备的,也就是说在提交辞职申请后,还需要在公司继续上班,直到时间完成才能正式从公司离开。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既然已经从公司离职了,那么再对待工作的问题上,就不需要像以前那么上心,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了。甚至还有些人在交接任务的时候,直接选择无视掉,以至于后面来的职员不知道该怎么办,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要是有这种做法的职员,估计其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工作的人,也显得非常没有情商。对于员工来说,只要还没有从公司正式离职,就依旧属于公司的员工,工作上也不能有消极的想法。否则要是这种情况的话,估计去哪个公司都难以让对方接受,找工作都可能是个问题。


2、不要到处散播前公司的“谣言”

这种情况情况在职场上非常常见,很多人只要觉得公司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一旦离职后到了新公司,就可能会个同事说起自己在前公司的遭遇,什么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之类的事情,甚至有些无中生有的事情也被说了出来,完全称得上是散播“谣言”了。要是这种情况被公司领导发现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既然已经从前公司离职了,就没有必要去讨论那些是非了,这样只会显得这个人有些斤斤计较,喜欢“马后炮”。职场上这类人很不受公司欢迎,试着想一下,要是你遇到这种从公司离职就开始抹黑公司的员工,你心里会喜欢吗?估计这个问题都不用多想,直接就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了,要知道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不能做到让所有人喜欢,但也绝对不会喜欢抹黑它的人继续留在公司上班。


3、不要搬弄前同事的是非

这一点主要针对的是人际关系,就好比上面一点一样。不管在前公司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何,去到新的环境之后就不要再过度去讨论了,否则就很容易引起同事的排斥,自然也就不会结识到新的朋友。试着想一下,要是你身边有这样的同事,离开原公司还去搬弄前同事的是非,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你愿意跟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吗?

其实,这就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也是一种得罪人的表现。要是被前同事知道了,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要知道,从公司离职就说明已经决定要开启新的生活,这样反复的提到前公司,只会让别人认为你是不情愿来这个公司的,是迫于生计问题才选择这个公司,听起来会有种委屈的感觉。这种同事,公司领导应该不会喜欢。


总结:离职本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从公司离开,开启全新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反复再提及前公司。不管你的谈话的内容是好还是坏,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不礼貌的感觉,也会认为你这个人不会做事,情商很低。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搞不好还会吃亏,影响到后续的职场发展。

如果大家对职场感兴趣,想
第3个回答  2020-12-10

刚毕业的那几年,对职场充满了新鲜感,总是渴望着能在工作中大展拳脚。

对任务全力以赴,对同事真诚相待,对公司投入真情。说真的,就好像在做自己的事业,特别的勤奋与上心。

以为付出了就会有所回报,却发现并不如预期美好。老板看在眼里,却把一切当作理所当然,心中的不悦之感油然而发。心理契约分两个类型,一边是交易型,一边是关系型,还有个中间点。

这就好比是临时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正常合同(有固定期限)、长期合同(无固定期限)。

① 交易型心理契约。是较短的时间框架和具体的义务。金钱资源是交换时的主要工具。

② 关系型心理契约。是长期存在的关系和较为模糊的义务。

关系型的契约,取决于个人兴趣。默认一方会直接把对方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前。这种契约是长期的,交换的不仅是金钱,还包括情感,如忠诚度和从属关系。

这两种契约的差异就是,你到底跟我谈钱还是谈感情?

第4个回答  2020-12-10

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应该辞职了?网上很多回答,以及我对身边人的采访,答案都是老板做出极品行为的时候。

很多人觉得,当老板品性恶劣时,就该辞职了。比如老板偏心,或者骂人,那我不能受这种委屈,辞职!我辅导过很多频繁跳槽的同学,和同事或老板关系不好,是位居榜首的辞职理由。但是我认为这个理由不好。理由一,人际关系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你会在下一场面试中,难以获得信任。比如你讲述:老板偏心,明明我做的最多,但是却不给我加薪,所以我辞职了。用常识想一想,对方会觉得你性格不成熟,并怀疑你。理由二,人际关系是求职中的黑匣子。你在得到OFFER准备入职的时候,关于这家公司的规模、关于你的薪资、岗位这些都是信息基本对称的,只有人际关系,是完全的黑匣子。等着你入职后,它才打开给你看。这件事,非常难以控制,那么如果你每次都以此为理由离职,会破坏自己的职业规划。 因此我最推荐的离职理由是:我有更好的去处,而不是人际关系矛盾。

首先,遇到奇葩老板同事就辞职,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很脆弱。我理解我们都在乎人际关系和谐,谁都不想撕逼。但是任何一场求职,在老板品行上都是信息不对称的赌博。不论几轮面试,你也很难甄别老板的品性道德。一般,至少入职三个月后,我们才能渐渐摸索到自己上司和同事的三观是啥样的。所以如果对老板的品性容错率很低,就意味着你的职业生涯变得很脆弱。 我曾经遇到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同事,虽然不是我的直属上级,但也是公司高管之一。因为工作意见不合,我们开始有矛盾。我当时怀孕4个月,有一次开会,大家陆续进入会议室。公司的服务器和投影仪就在会议室边上,我看了看说:我怀着孕,会不会辐射有影响。然后就坐到远一点的位置了。其实当时会议室很空,我这样并不影响别人坐。而这位高管,当时就凉凉的说了一句:你越是这么小心,孩子越是保不住。我当时有些愣神,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说出如此阴毒的话。其他人也都愣了。我深呼吸了一下,不带情绪的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