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

如题所述

荣格曾经说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这样的话不是劝人不上进的鸡汤,而是强调我们需要拥有宽广的接纳自己的心态,一个人只有在他具备接受自己的平庸的能力之后,他才能原谅别人犯错。

当父母觉得孩子平庸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幸福的本质

行为心理学中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员工工作三年之后向他的主管抱怨自己的工资低,这个主管就问他:“你刚进公司的时候希望你前三年能够拿到多少钱?”

这个员工答道:“当时希望能够拿到十万左右”,主管接着问:“你现在拿到30万了,你为什么还会抱怨呢?”

这个员工答道:“坐在我旁边的这几个人,能力都不比我强,可是他们已经拿到31万了。”


这个例子讲的是心理学中的诱饵效应,比如说一个原价100元的商品,你花80元买到了它,然后感到很开心,但是当你听说别人花了80买到了两份,你瞬间就不开心了。

幸福的本质也是这样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难免会和其他人发生比较,这是造成我们感到不幸福的根本原因,没有人能够在比较中胜出,有钱的人会羡慕比他更有钱的人。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每一个父母都会做好接纳孩子平庸的准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在不经意的比较中失败的时候,心里还是会产生难以接受的落差。

比如孩子考了81分,父母感觉还不错,但是一听到孩子班里大部分人考了90多,还是难免很伤心。


比较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没有比较,人们就没有办法确定自己获得的心理效用大致是多少。

针对这种天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建立自己和自己比较的标准,取代自己和他人比较的标准。放在孩子身上,就是看到孩子从前和现在的区别,鼓励孩子的进步。

投射性认同

比较是造成家长难以接受孩子平庸的客观原因,除了这个客观原因,往往还有其他的主观原因。

无论是家长本身很优秀,还是家长本身很平庸,他们往往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家长本身很优秀的话,他们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达不到优秀的标准的。

如果家长平庸,他们就会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自己的期望投射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完成自己的愿望。


家长把自己的意愿施加给孩子,这是心理学上的投射的过程,如果孩子认同了家长的观点,心理学就会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射性认同。

如果家长是难以接受自己是平庸的,他一定会把这个想法投射给孩子。比如《小欢喜》中的妈妈宋倩就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孩子乔英子变得平庸。

当家长没有办法接受孩子平庸的时候,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无法接受自己变得平庸。

心理学上强调,一个人做得不够好,不一定是他要受攻击的原因,平庸也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把不平庸视为一种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再优秀的人也会展现出平庸的一面,比如一个医学上的专家,他不一定对计算机很擅长。

我们一定要注意不接受自己具有平庸的一面,它的背后可能是病态的苛责的完美主义。


镜映需要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能力是比较一般的,但是这部分人特别自尊自爱,特别具有欣赏自己的能力。

当我们去评判一个孩子是平庸或者是优秀的时候,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认为我们判断的是孩子本身的天赋,但是孩子的天赋是在和父母的环境互动中培养出来的。

科胡特强调一个人具有镜映需要,它指的是我们需要被承认、被接受、被认可、感到有价值,尤其是向我们的重要他人展示自身某些重要方面的时候。

如果我们童年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反而被家长否定,我们这部分需求无法被满足,我们会发生自恋受挫,也很难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个时候,我们的天赋实际上被抑制了,我们也很容易走向平庸的循环。


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是荣格说的普通人,对于普通人来说,拥有欣赏平凡事物的能力,更加让人容易获得心灵的平衡。

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平凡生活的人,和另外一个很优秀的人,这两个人变得抑郁的机率是完全不同的。

平庸不一定是要被攻击的理由,更何况在认为自己不平庸的时候,这个人已经不是平庸的人了。

这是一个悖论,一个人想要变得不平庸,他得学会怎么接纳自己平庸的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9
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不去审视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能力,总是和别人的孩子去做比较,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所以他们就难以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庸。
第2个回答  2020-08-29
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觉得自己给孩子付出了太多,如果还是保持平庸的状态。只会让自己的心里不平衡。
第3个回答  2020-08-29
因为总想着孩子比自己更好。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寄希望于孩子,所以不能接受孩子平庸。
第4个回答  2020-08-29
因为他们太过于将自己没有达成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所以对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觉得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