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煎药?请详细说明

如题所述

中药汤剂历史悠久,看似平常,实则大有学问。药效的高低与煎药的用具、
水量、火候、时间和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使药效高,必须掌握正确的煎药
方法。
  ■煎药用具
  以砂锅或无破损的搪瓷器皿为最好,不用铁、铝制品。
  ■用水与水量
  煎药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皆可。加水量以超过药物1~2厘米为度;
慢性病人及儿童用水可酌减。
  ■火候
  一般先用急火(武火)煮沸,再用慢火(文火)煎熬。也有单纯用急火或慢火煎
的,要遵医嘱。
  ■时间与次数
  一般头煎沸滚后半小时为宜,二煎的加水量与时间,按头煎的二分之一为适
宜。据试验,两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药得到的有效成分要多。因为药物煎煮后,
溶剂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药物之内,另一部分在药物之外,形成两种不同的浓
度。当药物内部有效成分的浓度大于外部时,可继续向外释放,到浓度相等时,
就不再向外释放了。所以必须换水重煎,使有效成分继续向外释放。因此,中药
汤剂一般煎两次为宜。
  ■具体方法
  先用冷水将药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植物细胞
慢慢膨胀、破裂,蛋白质及淀粉等也会逐渐溶解在水中,不会阻滞有效成分的释
出,所以药效较高。如用开水煎药,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
象,使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留在凝固体内不易释出,药效就
不能充分发挥。煎药时要避免药液溢出或过快熬干,也不要反复揭盖,以避免有
效成分挥发。
  根据药物的功效、毒性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煎药方法。如解表、清热类药
宜急火煎,时间要短,否则会降低药效,改变药性;厚味滋补药如肉苁蓉、熟地
之类,宜慢火久煎,时间要长,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多地释出。某些毒性药物如
乌头、附子之类,亦应慢火久煎,才能减低毒性,增加药效。
许多人都煎过中药,但是真正掌握煎药要领的人却不多。有人认为中药的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有人把买来的中药一股脑儿全倒入锅中,根本不考虑处方上写的“先煎”和“后下”,有人甚至把中药直接倒入沸水中煎煮。其实这些做法全都不对,那么,如何正确地煎煮中药呢?
一、选择合适的器具。
煎中药时最好用砂锅或砂罐煎。砂锅、砂罐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里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且它们受热均匀,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如果没有砂锅,可以用白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代替。煎药最忌使用铝、铁、铜等金属器皿。因为这些金属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可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二、控制水量。
煎中药时加水过量会使药液过多,药汁浓度过低而影响药效;但若加水太少,则不仅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还很容易煎焦。
正确的加水量应该是在轻轻按住中药时,让水面高出药物2厘米左右。水量的多少还要根据药物的性能、吸水量以及煎药时间的长短适当增减。
三、先用水泡。
煎药前应当先用冷水浸泡中药,使中药变软、细胞壁膨胀后再煎煮。这样,随着水温的逐渐增高,药物的有效成分才更容易煎出。
以植物的花、叶、茎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可浸泡20分钟左右;以植物的根、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物应当浸泡30~60分钟。8
治疗外感的祛邪药物,浸泡时间稍短;治疗内伤的滋补类中药,浸泡时间可稍长。
四、掌握好火候。
煎药的火候一般分为武火(即大火)和文火(即小火)两种。煎药时要根据中药的性质与治疗需要,选择武火急煎或以文火缓煎。需要煎煮较短时间的中药,宜用武火急煎;需要煎煮较长时间的中药,则宜用文火缓煎。
用武火煎药时,水分蒸发快,药液容易外溢。所以煎中药多数采用先武后文的方法,即先用武火急煎,待煎沸后改用文火缓煎。
五、控制好煎药时间。
煎药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和药性来定。煎药时间可分为3种:
1.轻辛发散类中药多为治疗外感疾病的发汗解表药,这类药多由花、叶、全草等组成。其药性轻扬发散,味芳香,含有较多挥发油。这类中药的煎煮时间宜短。f
煎第一次时,要求在药煎沸后再煎煮10分钟左右;煎第二次时,要求在煎沸后再煎5分钟左右。B
2.滋补调理类中药多为调补人体气血和阴阳平衡的药物,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类药物第一次煎时,要在煎沸后再煎30~60分钟;第二次煎时,要在煎沸后再煎20~30分钟。C
3.其它药物第一次煎时,一般在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第二次煎时,要在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煎煮中药时,还应按医师的处方要求处理,如“先煎”、“后下”等。
煎煮中药确实有挺多讲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使中药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7

煎药误区!中医教你怎么才是正确的煎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