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题所述

一、 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你能当众体罚学生。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教育,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学生练好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前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他参加了一个跑酷俱乐部,周末就去训练,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等各项素质,我支持,但是还要注意参加训练不能和学习相冲突,可以利用我们休息的时间,两周去一次,特殊情况再请假,此后,这位同学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并且在学校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上课也能集中精力。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现在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教和学的互动是在师生的交流中产生的,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是普遍现象。教师只与个别班干部和“好”交流,学生只愿与喜欢的教师交流。
首先,教师同学生交流沟通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而每个学生的天赋条件有差别,学习积极性差等特点。更有一些单亲、组合家庭,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吸烟、上网等。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班上有个学生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不善交流,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后来通过同他家人联系,才得知他小时候体弱多病,上小学初中时经常受欺负,父母年龄大,家庭条件不好。了解情况后,我认为他这样的性格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因此,我常常找他谈心,从各方面开导他,感化他,关怀他。慢慢地,这位同学开始发生了转变,积极参加班上的活动,各方面表现都有了进步。
其次,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学生交流要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主动关心、亲近学生,要与他们交心谈心,坦诚相待。如果老师师能以亲切的语气随口叫出一位学生的名字时,他会感到愉悦,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教师能很早记住他的名字,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出乎意外的惊喜。学生会觉得获得了老师的尊重,对老师的亲切感骤增。相反,教师很少叫某些学生的名字,使这些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感。老师应当对学生的困难要热情帮助,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在学生身体不适时问嘘问暖;在平时交流中,拉拉家常,这些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
再次,与学生沟通,还应当勤与学生家长联系,赢得家长的信任,有他们配合做工作,效果会很不一样。经常和家长电话联系,特别是当学生请病假在家时,打电话用关切的语气问问病情好了没有,什么时侯能来上课。对我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家长会感动,他觉得老师很在意他的孩子,总是在电话里一再的表示感谢。家长会把老师的关心告诉子女,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回报。赢得家长的信任之后,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的多,家长会配合协助你做好自己孩子的思想工作。
最后,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目光,一句鼓励,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当注意一些方法、策略。如有的老师能把学生所做过的错事记得一清二楚,并在学生犯错误时一股脑儿翻出,来个“新帐旧帐一起算”。但结果往往是自己越算越生气,学生则觉得没面子,非但不服气,还会来个“破罐子破摔”。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细节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能适时、适地的发现和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善解人意、亲切友好和平易近人,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老师应正确处理师生间的矛盾
老师和学生长期相处,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需要老师能够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运用生活中的事例经常性地指导学生,教育学生尊重老师,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学会采用适当的方式与老师交换意见,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奋斗着。
四、老师应当做到言传身教
老师在与学生的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老师是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老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思路开阔,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把课讲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一方面,要向书本去学,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还要学习心理学、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争取能做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去学,要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绝不仅仅是上面所谈到的几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去探索,去总结,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就一定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18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 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基础。教师的学生观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的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他们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坚强的意志、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把学生教育好。可见,教师的学生观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教师不仅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往往是教师的学生观的反映。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双方都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冷静、客观、全面地考察分析对方,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 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因素。
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最坏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5
你好,给你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地位问题,总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从而更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重视这个问题。
在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这已是无庸置疑的了。因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对象,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不同素质、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人;其次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选择接受与不接受的权利。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经过他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所接受。教师只有清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尊重学生的人格。
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权利。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家长、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主要受长久以来的封建家长制的毒害。现在该是摆脱这种错误观念的时候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培养出有自尊心、有民族自豪感的人。教师不应该看不起学生,对学生应态度温和、谦逊、平等、友好,让学生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有保留意见的空间,有发挥特点的余地。抱着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平等互助的态度,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才会有主人翁的精神,而不致消极、被动。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二.
学会欣赏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了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个观点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细细品味的。过去,作为教师,总以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为荣,总是摆着高高的架子,让学生敬而远之。其实,这种刻意,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试想,让学生敬畏,让学生仰视,学生又怎会向你倾吐内心,又怎会使你真正地了解他们。没有了解,谈何教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个体,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闪光的地方。而这些闪光点,不是教师所恩赐的,教师仅仅是起到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即教育过程中,应是双向、互动的,也就是说是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学习、相互作用的。既然老师能成为学生的崇拜对象,学生也应该能被老师所欣赏。很有可能哪一天,你的学生就会成为一位不仅让你崇拜甚至于让世人崇拜的人。应该说,每一名未成年的孩子,都潜藏着这种可能性。感觉到被欣赏,学生就会从老师身上找到知已的感觉,老师就不再是一个严厉的管制者,一个权威者。老师欣赏学生、走近学生,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允许学生犯错。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犯错的时候。而大人与孩子相比,犯大错的往往是大人。这么一想,作为大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犯一点儿小错呢?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学得更聪明些;而整个人类,也是在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碰壁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从而获得进步。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只有被蜜蜂蜇过才深切知道以后不能再捅蜂窝。当孩子犯错后,必要的指导、教育还是要的,但我们不要指望,经过教育,孩子就不再、也不能犯错误了。因为"犯错、吸取教训、获得进步",这本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过程和规律。有一点,教师应该明白,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犯错后明白一定的道理,并懂得自己总结出避免今后犯同样错误的经验。因为,学生的每一次的错误、失败都有可能成为他今后某一个成功的铺垫。
总之,新型的师生观要求教师必须放下那让教师本身感觉沉重、让学生畏惧的架子,真正地走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平等友好的、融洽的、良师益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3个回答  2021-02-28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4个回答  2022-01-17
整体来说就是我们只要和老师之间好好的交流,自己有问题不明白多找老师,明白老师的用意,进行换位思考,我们就会和老师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