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迷茫啊

现在大四了,最后一个假期,工作已经找到,过完年就去上班了,以前学校的功课抓的不是很紧,所以大四最后还有一个学期,还有2门课,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还是有点担心不能顺利毕业,再说以后很多时间要留在公司了,学校的课程只能工作之余自学了。
感觉迷迷糊糊就要毕业了,虽然大学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但几乎没学到什么课本知识,而且也没经历过爱情,觉得自己各方面也不差,无论相貌,性格,家庭条件,现在的工作都是很满意的,但是总觉得人生很迷茫,觉得自己也很失败,有很不错的客观条件,但总是和理想中的生活有差距
现在大四了,好多同学都个忙个的了,尽管同学之中人际关系都不错,但是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总觉得很孤单,也没找女朋友,也不想麻烦好兄弟(比竟然家有人家的事,而且说出来人家也未必帮得上)。
后天就要去上班了,但是现在晚上还是睡不着,那种彻夜不睡的,然后第二天起得很晚的,总觉得自己很颓废,越来越颓废,想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改变
其实自己是个很要强的人,在学校在朋友间都是有一番作为的,家里虽然环境不错,但我还是毅然决然的不要家里介绍的工作,自己凭自己的实力在外面面试找了一家很不错的公司,但是觉得自己很矛盾,一方面想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番事业,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没用。
知道有很多事别人帮不了自己的,只有自己靠自己,但是真的觉得自己很孤单,越长大越孤单。
希望大家给我指点一下,包括我的学业,工作,爱情和朋友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做
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不要随随便便说两句大道理,大道理谁都懂,分数也不是问题,如果我真的觉得谁说的有道理,我在给500分
别和我说什么交友网什么的。我要实在的东西
很感谢5楼的批评,我也觉得自己“眼高手低”,这就是我矛盾的所在,其实我在学校工作和公司工作方面都很领导的喜欢,觉得要干起事来还是很认真的,但是总觉得生活的很悲观,说实话可能因为不喜欢大学的专业(其实大学和专业都还是不错的),也就混过去了,我知道有些事不是不喜欢就不去做的,(所以我说大道理就不要讲了)但是有些事真的是要找个平衡点,这就是我觉得最难的地方

我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是从反面看问题的,绝对比单纯的回答有效
先楼主看看这篇文章把 《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文/王小峰)(2009-05-27 09:14:49)

有个记者采访我,聊了一个多小时,内容不是我接受采访,而是我告诉她如何去采访一个人,她问我的都是类似“你认为奥巴马为什么会竞选美国总统”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奥巴马和他的助手适合回答,后来我干脆放弃了接受采访,变成了新闻采访课,因为我发现她连最基本的采访内容都不清楚。但是讲了半天,发现对方并不明白我讲的是什么,原来这孩子的脑子一直是乱的,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问题,于是我又只好改上哲学课,告诉她方法论。
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一些消息,怕自己被淘汰,因为如果不了解现在网上流行什么,跟朋友在一起聊天就会变得特别无知。我告诉她,以后不要上网,报纸、杂志也不要看,去看书吧,五年后真正被淘汰的该是那些貌似比你知识丰富的朋友。
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但对高中生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如果有一天她听到朋友们用一个最新流行的网络名词而自己不知道,会觉得自己特囧,其实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垃圾。
我们那时候因为接受知识有限,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才有更多时间去消化那些知识,而你们今天得来全不费工夫,根本没有理解消化的时间和能力。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变得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别上网了,有时间多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都是垃圾。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
互联网上只会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这个答案出来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
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评论的,我写出来我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是要靠你自己,经常看这些东西你会觉得对你有帮助,实际上就是在绑架你的判断力。貌似你有很多种选择,实际上你在没有选择之前就被人家选择了,到头来你就会变成贯通古今中外、知识丰富的白痴。
知识共享建立在一个可以平等的前提上,更建立在可以接受知识能力的前提上,这就是婴儿为什么不能吃和成人一样的东西。但是互联网就像是自助餐,可以随便吃,但是从来想不到该吃什么,如果你真正想搞明白像“正当防卫”这样比较简单的法律概念,或者类似的问题,去找一本刑法方面的书好好看看,不明白的问问懂的人,最好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珍爱你青春,远离你的破浏览器。
让楼主看这个是为了说明知道不是万能的,它只限于搜索资料学术交流和一些文化资料 但对于自己的深刻的重大的人生的问题 它不是很有效 知道里高手对但真真的专家很少~ 加上有些网友秉着虚拟的网络对提问者不负责任只为得分,所以再次强调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
我还是建议楼主先去看看关与人生这反面的书和电影,我相信会有启发的,大书店有专栏 文学”“名著”“哲理”“人生”。再看一些关于成功的书,再结合自身对人生作出规划。有些书应该有方法 请相信我书上解决的更有效更彻底更详细网上的太过于片面了
推荐启迪你的书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奥修的一些书.《安静》《各自的朝圣路》《守望的距离》 周国平 著
震撼电影《肖恩克的救赎》《美丽人生》《阿甘正传》
这只是我个人推荐,可以按自己实际情况选 还有一篇我珍藏的关于人生的散文希望对楼主有启发
人生的风景,
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
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
以怎样的灵魂去容纳?
人生并不是永远都像想象中那般美好的:生命中本就有许多无可奈何的悲哀和痛苦。
路本是同样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样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这样子的。
生命本身就是场战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战争。
无论什么样的门,都能推得开的,也看你肯不肯去推,看你上不上去推而已。
生在帝之家,有时也并不是件幸运的事。“愿生生世世莫再生于帝王家”,这句话的辛酸也不是普通人能体会得到的。棋局就是人生,只要一着走错,就非错不可。
人生岂非也正如一局棋,输赢又何必太认真呢?
生命本来就是无可奈何的,生不由己,死也不能由己。
人在江湖,就好像花开枝头一样,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
为什么在生命中流动得最美的一些韵律,总是不能长久?
能够飞是件多么美妙的事,像鸟一样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飞过一重重山峦,飞过一重重屋脊,飞过手里总是拿着把戒尺的私塾先生的家,飞过那条拼了命也游不过去的小河。醒来时虽然还是软绵绵的躺在床上,那种会飞的感觉却还是像刚吃了糖一样甜甜的留在心里。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生命中本来就有很多不如意不好玩的事会发生,谁都无法避免。可是,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总会想法子去改变它。健康,本也就是“美”的一种。
一个人如果大有名了,就难免会有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如果他要完全摆脱这种烦恼,最彻底的一种方法就是“死”。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事情,但“时间”是不是例外呢?在有些人的感觉中,一天的时间,仿佛很快就已过去。因为他们快乐,勤奋,他们懂得享受工作的乐趣,也懂得利用闲暇,所以他们永远不会觉得时间难以打发。在另一些人的感觉中,一天的时间,过得就好像永远过不完一样。因为他们悲哀愁苦,因为他们无所事事,所以才觉得度日如年,但无论人们怎么样感觉,一·天就是一天,一个月就是一个月。
一个人只要能时常想开些,他活得就会比别人开心了。
世上只有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的。但时间却可以改变很多事,甚至可以改变一切。
有种人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生活才会变得有乐趣,有意义,否则他自己的生命也会变得全无价值。
只要你的心宁静快乐,人间也有天堂,而且就在你眼前,就在你心里。
心怀愤恨的人,是永远看不见天堂的。
只要是人,就是平等的人。谁也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尊严和生命。
绝代名侠,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也有他的烦恼和不幸,只不过这些事都已被他耀目的光辉所掩。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光彩,却忘了有光的地方必有阴影。
不管怎样,一个人能被称为“大侠”,都不是件简单的事。
冥冥中仿佛真的有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绝没有任何一个应该受惩罚的人,能逃过“它”的制裁。
这种力量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每个人都随时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无可奈何这四字看来虽平淡,其实却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最大的痛苦。
既然到头来迟早总要幻梦成空,又何必太辛苦挣扎奋斗?但生命的意义,本就在奋斗。
你并不一定要等着享受奋斗的果实,奋斗的本身就是快乐,就是种享受,那已足够补偿一切。
所以你耕耘时用不着期待收获,只要你看到那些被你犁平了的土地,被你铲除了的乱石和莠草,你就会觉得汗并不是白流的。你就会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只要你能证明你自己并不是个没有用的人,你无论流多少汗,都已值得。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只有懂得这意义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命,才能活得快乐。
世界上本就有很多事,看来仿佛是巧合,其实你若仔细去想一想,就会发觉那其中一定早已种下了“前因”。
高手中永远还有高手,一个人若是做了天下第一高手,死得也许反而比别人快些。
一个人活在世上,做的事若是他想做的,他岂非就已应该很满足。
一个人无论活多久:,只要他的确有些事值得回忆,就不算白活。
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老天做的事通常都不会尽如人愿。
得失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规则,所以一个人也最好不必把它看得太认真;一个人若要往上爬,就得要吃苦,要流汗,可是等他爬上去以后,就会发觉他无论吃多少苦,无论流多少汗,都是值得的。
若要往下跳,就容易多了。
无论从哪里往下跳都很容易,而且往下坠落时的那种感觉,通常都带着种罪恶的愉快。
直到他落下去之后,他才会后悔,因为下面很可能是个泥沼,是个陷阱,甚至是个火坑。那时他非但要吃更多苦,流更多汗,有时甚至要流血。
一个已经拥有一切的人,还有什么乐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他去奋斗争取的事?
那么他活着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不过是为了“活”而活?一个人生命中一定要有一些值得他去奋斗争取的目标,这个人的生命才有意义。
生命中本来就有很多事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还有很多事甚至无价。
一个人若是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发挥他能力和才干的地方,他一定会渐渐陷沉下去,就算还能活下去,也和死相差无几。
人在回忆中,时间往往会过得很快的,所以有些孤独的老人只有生活在回忆里,才能度过漫长寂寞的晚年。
一个人变得自言自语的时候,就说明他已老了。
想象永远比实际更美得多的。
只有笑声才是对付困难和不幸的最好武器。平静就是幸福。
幸福也不是绝对的。你眼中的幸福,在别人眼中也许是不幸。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忘记”更困难。
不幸的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人们常常会想一些自己不该想起的人和不该想起的事。
“超越”决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不容易,无论你要超越什么,都一定要付出代价。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距离?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如此卑贱?为什么有些人要那么骄做?
一个人为什么要活下去宁是不是因为他还想做一些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如果一个人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却不能做,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每个人将死的时候,都会变得比平时善良些的。
只要能活着,每个人都应该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只要还能笑,一个人的确应该多笑。
一个人只要还能笑,就表示他还有勇气!只要还有勇气,就能活下去!
一个人只要还能笑,日子总是比较容易打发的。
“死”的本身并不痛苦,痛苦的只是临死前那一段等待的时候。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都是连一点点都不能差的、就算差一点点都不行。
天下的事就是这样子的,你要它破的时候,它偏偏不破;你不要它破的时候,它反而破了。
这世上无可奈何的事本来就很多,所以做人又何必太认真呢?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死更真实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死更有魅力?
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之外,还有什么事能让人去自杀?——生命如此可贵,要让人去自杀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如果“死”里没有一种魅力,怎么能让人去死?死的魅力,是不是一种忘记?是的。
——忘记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除了“死”之外,还有什么事能让人完全忘记。
——不但是忘记,而且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生命也没有了,死也没有了,快乐也没有了,痛苦也没有了。这是一种多么痛快的解脱。
无论什么事都有结束的时候。
越冗长复杂的事,往往结束得越突然。
因为它的发展本已到了尽头,而别人却没有看出来。
你虽觉得它突然,其实它并不突然。
沉默,有时固然比任何语言都值得珍惜;静寂,有时也比任何声音都可怕。
到了聪明人都无法可施时,笨人想出来的法子一定最有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谁也无权干扰。
无论多么深的悲哀和痛苦,日久也会淡忘的。忘记,本就是人类所以能生存的本能之一。
无论谁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都只有靠自己。
一个人若只为了片刻的欢乐才活着,这悲痛又是多么深邃。世上虽没有永恒的黑暗,却也没有永恒的光明,所以人间总有着很多悲惨的故事,产生了许多许多哀艳的诗赋,凄凉的歌曲。
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当一个人被痛苦折磨得太久时,反而不会死亡。
因为他们连勇气都已被折磨得麻木,也太疲倦了,疲倦得什么都不想做,疲倦得连死都懒得去死。
人若无信心,和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难免做些自己本来并不愿意做的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做一些他本来不愿做的事,他的生命才有意思。
一个活在世上,有时也势必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事。造化之弄人,命运之安排,无论多么大的英雄豪杰也无可奈何的。
问话有时也是种教训。
因为你自己回答出的话,总是会比别人强迫要你记住的话更不易忘记。
从经验中得到的教训,总是特别不容易忘记。
就在最温柔、最美丽的阳光下,也常常会发生一切最丑陋、最可怕的事。
世界上的事有时的确很奇妙,你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往往偏偏就会发生。
人的思想很奇特。有时你脑中很久很久都在想着同一件事,但有时你却会在一刹那间想起很多事。
两柄孤交绝世的剑,两个孤交绝世的人,又怎么不惺惺相惜。两个孤交绝世的剑客,就像是两颗流星,若是相遇了,就一定要撞击出惊天动地的火花。这火花虽然在一瞬间就将消失,却已光照千古!
无论是剑法,是棋琴,还是别的艺术,真正能达到绝顶巅峰的,一定是他们这种人——一种你也许会不喜欢,却不能不佩服的人!一种已接近“神”的人。因为艺术这种事,本就是要一个人献出他自己全部生命的。
你救了一个人后,永远也想不到他会在什么时候报答你。这虽然并不是救人的最大乐趣,至少也是乐趣之一。
报恩有时实比报仇还困难得多。
结局永远都不会是可爱的,永远不会。
无论多开心多欢乐多可笑的事,到了结局的时候,就不开心不可爱了。
生命是开心的,多么丰富,多么热闹,就算有些人的生命中没有那种丰富的欢乐,也会有一点淡淡的恬适的享乐。可是生命的结局是什么呢?是死。
无论什么样的人,他的生命的结局都是死的。什么是死?
如果你曾经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你就会明白人生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了,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对很多事也许都会看得淡点:看得淡一点并不是消极,也不是放弃,而是一种让你胸襟比较宽大一点的态度。
无论什么事都一样,你要求是完美,就得先对它有一种狂热的爱好。
艰苦的经验,并非总是能使人生更充足,更丰富。
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欢愉,岂非总是要先付出艰苦的代价。为什么人类总是要被自己的欲望折磨?
对金钱的欲望,对权力的欲望,对声名的欲望,对性的欲望!人类所有的苦难和灾祸,岂非都是因为这些欲望而起的?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往往会有些秘密是自己都不知道的——也许并不是真的不知道,只不过是不敢去把它发掘出来而已。
天下的每一事每一物都不可能是完全的永恒。但凡事物的转换都要假借外力,受环境影响。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故事都是以成功和快乐做为结局的。艰辛奋斗者必获成功,有情人终成眷属。
只可惜这种结局并不是一种结局,而是一个暂停的符号。到了终结时,还是一样的。
一个人如果要做一件事,最好就不要问它的结局)只该问这件事,是不是应该去做。是不是值得去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让别人快乐,自己振奋!因为生命只不过是一段过程而已。
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他的生命就是快乐的了,他的这一生也可以算设有白活的。
可是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还是要有结局的,有了开始,就要有结局,无论什么事都能例外。
没有结局是不是比较快乐呢?
不是。
没有结局本身就是一种结局。
也正是这一点才是最悲哀的。
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就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
心可以沉,也可以死,人却不可以。
心死只不过悲伤麻木而已,还可复生。生死之间,却别无选择的余地,也绝无第二次机会。
一个人活着,他才会哭,会笑,会高兴,会悲伤,也会害怕,要不,就没有意思。
我虽然看不见,却能领略得到,所以我总觉得只有那些虽然有眼睛,却不肯看的人,才是真正的瞎子。
只要你肯去领略,就会发现人生本是多么可爱,每个季节里都有很多足以让你忘记所有烦恼的赏心乐事。
有火焰在燃烧,才有光明。这种燃烧过程,又是多么悲壮,多么美。
肌肉的跃动,生命的节奏,这岂非正是人生中完美的境界。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人,又怎肯放过欣赏“美”的机会。这么强的人,生命竟如此脆弱。那么,生命的本身,岂非就是个悲剧?
死亡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最伟大的人也变会得很平凡。一个人若活到连他的仇人都认为不值得杀的时候,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别人要拿冰塞入你脖子时,你会觉得很害怕,但等到冰雪已流在你的身上,你反而会觉得有一种残酷的愉快之感,仿佛得到了一种解脱,因为你们害怕的事,终于已经过去了。
只因为人们所真正惧怕的,通常都不是事物的本身,而只不过对那件事的想象而已。
人们畏惧死亡,也只是因为没有了解死亡之神秘,所以才会对“死亡”这件事出生许可怕的想象。
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正是最接近光明的时候。
人生也一样。只要你能把这段艰苦黑暗时光挨过去,你的生命立刻就会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无论谁都难免被人冤枉的,同样也难免有冤枉别人的时候。一个人到了将死的时候,就会回忆起他一生中的所做所为,这种时候还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的人,世上并不多。
人都会变的,有的从赤贫变成豪宫,从君子变成了小人,从英雄变成了狗熊,也有从豪富变成了赤贫,从小人变成了君子,从狗熊变成了英雄。
我想的事很多,有时我想做皇帝,又怕寂寞,有时我想当宰相,又怕事多,有时我想发财,又怕人偷,有时我想要老婆,又怕罗嗦,有时我想烧肉吃,又怕洗锅,有时我甚至还想打你一巴掌,又怕惹祸。
每个人活在世上,好像都是想得多,做得少。
一个人只要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受到某种约束。假如每个人都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出来,这世界还成什么样子?若看到一朵鲜花在你手里枯萎,心里总难免会觉得很惋惜,甚至会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愁闷。
就算你并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你也会不禁为之叹息。美丽的生命为什么总是如此短促?
只有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每个人都难免要被人愚弄,每个人都难免要死亡的。
一个人若是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最切身的秘密,这岂非是世上最残忍,最悲惨的事。
死,岂非是最好的休息?
一个人若已觉得活得很无趣时,就该不会再有奋斗求生的勇气。这时他就会觉得很疲倦,疲倦得情愿放弃一切,来换取片刻的休息。
无论谁一生中,都难免偶尔会有这种感觉的。
世上愚蠢的人永远比聪明的人多得多。
有种人天生出就是仿佛应当骄做的,他纵然将傲气藏在心里,他纵觉骄做不对,但别人却觉得他骄做乃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一个人若只有聪明,而没有本事,那有什么用?
对一个人了解最深的,常常是他最大的仇人。
世上没有可怕的秘密,世上所有的秘密都是有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20
你不用担心,这是刚入社会的大学生的通病,你肯定不知道也没注意有多少学生刚出来就能安心工作呢,至少要玩个一到两年的时间才会认清社会,才知道自己是什么们的人,自己有几斤几两,现实的社会是无奈的,也是多彩的,比如说现在你找到了个女朋友,至少要花个几年的时间来了解,这几年不是说可以缩小或怎样的,这样时间上也就出来了吧,在这几年里你会一直顺利吗?答案是不会吧,你失恋了呢,那时你的事业呢,就算没事业也无所谓,但是男孩子基本都梦想这个的吧。我也有喜欢的女孩子,但是她不再这个地方了,你说我是不是要跳楼或者跳河啊,我也很无聊,很失败,甚至渺茫,因为没你的本钱,是不是我就要非天天哭个不停呢?这样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我干嘛要哭啊,我干嘛要去跳楼啊,神精了我,但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不能做!为何?只因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东西,不是你我说要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的世界,一切都早已注定的事了,我只要等就可以了,我相信的是命运,而不是你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10-02-20
先毕业再说 去你找个小公司混一段时间 等有了工作经历跳槽到个大点的公司 攒些钱 再和你爸妈商量买套房子 把首付先搞定了
朋友的话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 你出现这种心理也是焦虑的表现 别人说不定也这样 等过段时间大家都有空再说 到时候约出来一起喝喝酒说说心里话 其实朋友不用一直联系 偶尔的互相关心就足够了 关键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
你可以想一下 到那时 工作有了 房子有了 兄弟有了 就缺爱情 你说面包有了 牛奶会没有吗 不用想太多 既然有了计划 就要脚踏实地的向前走 先找点感兴趣的事干干 别杞人忧天想那些有的没的 平时注意和领导还有同事搞搞好关系就行了 说不定哪天爱情就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2-21
首先是学习:学校已经生活4年了,你很适应,没很么可说的。保持住。

其次是工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历来都是环境改变性格,社会与学校是两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做事的选择也不一样。你目前的焦虑感觉就是对进入社会感到迷茫及一定的焦虑。进社会工作并不难,顺其自然,随大流,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刚进单位多听,多做,少说,装小辈。(锋芒毕露不是给新人准备的)

再次是爱情:爱情是缘分,看感觉。这个不是能强制追求到。顺其自然

再再次是交友:新的环境必将带来新的朋友,在没有家庭负担的情况下多和同事KK歌,吃吃饭,泡泡吧。多一起聚聚,同事成朋友,同事的朋友也会成为你朋友。

找不到平衡点是吧,我给你一个。我告你具中新社报道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是35%,610万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只能靠父母养活,更谈不上成家立业,没有个女人回和一个身无定所,无所事事的过一辈子。你有个稳定的工作就比那几百万无工作的强。
第4个回答  2010-02-20
迷茫每个人都会有,不安是每一个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都有的心理因素。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向你说些什么,因为就像你说的那样,大道理谁读懂,但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你说你个方面都很好,无论学习还是家庭方面,但这些都是你内心渴望的吗?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只有知道自己渴望得到什么,你才不会在迷茫。对待即将毕业的最后两门功课你是否真的有信心通过?如果没有,你又如何说自己的学业还行呢?大学专业又有几个是因为喜欢而读的呢?在对待朋友上面我只能告诉你要真诚。以后可能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事你们可能不会常常见面,但至少子节日里送上最卑微的祝福,告诉他们你还记得他们。工作是你自己找的,那你就更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努力的在各方面充实自己,让自己尽可能的可以独当一面。爱情是你现在最需要的,你之所以会孤独,可能是因为你看到身边的人都是成双成对,而你感觉自己的条件比别人好,却总是孤独的一个人面对一切,这也是你心里不平衡的一个因数吧!其实我倒是认为你应该好好的再一次的重新认识自己,在生活上过的充实,自工作中脚踏实地,在朋友中真心相待,在爱情中宁缺勿滥。用平和的心来看待现在的自己,在忙碌中你就不会感到孤单了。希望你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