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是谁写的?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如题所述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出自《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扩展资料: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参考资料

山村咏怀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17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我的补充 2009-09-09 13:28 有人也作“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 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有人也 作“一去二三里,田村四五家,高楼六七 座,八九十枝花”。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 的作品,诗名《山村咏怀》,一作《一去 二三里》,也称《蒙学诗》: 邵雍(公 元1011-1077年),北宋著名哲学家、 诗人,理学象数派的创立者。邵雍(宋哲 宗元佑年间赐谥:“康节”),后追封为“ 新安伯”,字尧夫。祖籍河北范阳,后移 衡漳(今河北南部),少时随父邵古迁共 城(今河南辉县),37岁时移居洛阳。 通晓易经,擅术数。著有《梅花易数》。 程颢称之为“内圣外王”,世人尊称为——“ 易圣”、“八卦大师”。其父死于伊川,又 称为伊川人。《蒙学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 花。”这首五言绝句是描写风景的优美。 它把“一”到“十”的数字嵌入诗中,组合成一 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质朴素淡,令人 耳目一新。曾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 教材。
第2个回答  2015-01-17
宋代邵雍的《一去二三里》
意思是: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现代人多把此诗作为小儿启蒙诗来教育儿童。遥想,在作者的年代,此诗应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物,有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现代说法应该是“悠闲”)。
第3个回答  2015-01-17
宋朝邵康写的一首数字诗,但也有人说它不过是流传民间的《童蒙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0

这首诗名叫《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如下: 

《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邵康节是预测大师邵雍的后代,当代邵伟华又继承了祖传----预测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