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广州哪个发达

如题所述

主要还是要看这一位老年人来自于哪个城市,如果来自于江浙一带的城市,可能对于上海的接受度会比较高,因为上海同样是江浙吴越文化,气候和饮食习惯也比较接近江苏,浙江,如果这一位老年人来自于南方的福建,广西,那么去广州肯定是更适应的,去了上海以后会觉得上海的生活气息不如广州那么浓郁,而且上海总体来说比广州要排外一些,如果是来自于北方,这两个城市和北方以及北京差别都比较大,但是非要比一下还是上海,不过也有一些北方人会喜欢广州这一种节奏。


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有很多城市也渐渐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比如说北上广深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也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前来居住,特别是广州,深圳和上海,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比较喜欢去大城市里面闯荡,工作的机会也更多,虽然竞争压力大,但是工资待遇也高,而老年人往往就喜欢待在自己的老家,当然也有一些老年人跟随着子女来到了大城市当中定居,今天要对比的就是广州和上海,哪个更适合老年人居住。

首先广州和上海都是属于比较繁华的城市,国际化和都市感上海更强,两个地方都处于南方对于北方人来说,但是上海接近江浙一带的气候,冬天还是比较冷的,而广州一直都很温暖,如果老人喜欢南方的城市,建议还是去广州,广州的生活气息比较浓重,如果老人来自于广西,福建一带,对广东一带的城市会更适应,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当然如果老人来自于江浙一带,那么距离上海也不远,完全可以选择上海,上海的气候和饮食都属于江浙风格,方言也是吴语为主。

如果老人来自于北方,我觉得这两个地方和北方的城市差别都比较大,不过上海可能更接近北方城市吧,广州气候常年潮湿,这个让很多北方人望而却步,当地的粤语也是很难听懂的,抛开文化气候方面,上海的节奏要比广州更快,总体来说想要生活气息丰富一点,还是广州更适合老人,上海更适合年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6
说完广州与北京,再来看看广州与上海。从文化来看,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中心。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与百越族文化融合,进而与汉文化融合,与西方文化交流而发展起来,具有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直观性、平民性、非规范性的特征。而上海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象征。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
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点。从经济来看,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全市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商业发达,拥有商业网点10万多个,为全国十大城市之冠,工业在珠江三角洲、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一带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工业极其发达,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轻纺、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其他还有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长三角位于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展览业有利于辐射庞大的国内市场。珠三角展览业目前对内地的经济辐射力不够强,但从长期看,其与港澳相邻,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也有巨大的区域潜力。二者在经济实力与辐射力上,可以说都是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两颗明珠,难加轩轾。但就各自对国家发贡献方面,倒还可以说道说道。
就税收方面而言,《经济观察报》曾披露: 广州市上交国家的税收远高于北京和上海。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早在2000年,广州市财税入中央库已达413亿元,入广东省库达104亿元,广州市库200亿元,财税入库总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是全国平均水平15%的两倍。 从2000年到2003年三年间,广州财税总量从717亿多元增加到1115.57亿元,年均增幅在16%左右,而同期GDP增速则在13%左右,其中去年国税、地税及财政收入更达到11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高出GDP增速(15%)2.7个百分点。其原因除了税收部门规范税制和加强征收外,也说明税负偏重。 以2006年为例,来自广州地区的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除了427亿元留为地方财政之外,上缴中央、省的比例高达75.3%。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广州挣一块钱,要为国家和省做七毛五的贡献。而上海,则挣一块钱只需上交国家财政五毛钱,自己留下五毛。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2006年广州年国税税收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年国税税收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从2002年到2006年,广州累计上缴中央和省财政4261亿元,全国约1/20、全省约1/3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广州。人口只占全国的1/200的广州,上缴财政却占到全国总量的1/20。
到2007年为止,来源于广东省的税收连续16年全国第一,近年来自广东的税收占了全国1/7,远远超过其他省市!而广东人口只占中国约1/14!就广州而论,以占全国仅约1/200的人口,为国家贡献了1/20的税收!
目前广东财政收入全国最高,人均财政支出才排全国25位,广东人均财政支出长期处国家较低水平,而上海从49年至今,其人均财政支出长期雄居中国各省市首位,而且髙出全国平均水平几倍以上,目前高出广东5倍以上,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税收会象中国这样不合理,其实税收来自国内商品消费者,而不是国内生产企业或国外生产企业,上海烟草或美国万宝路香烟给中国交的税都来自中国国内的消费者。49年至今,上海人的财政支出除了近十几年的房地产相关税收来自上海自已本地居民外,其它财政支出几乎都来自国内其它地区的消费者,实际上上海目前房地产相关税收也并不都来自本地居民,相当多的购房者其实是港台人及外省人。如果中国税收改为国外通行的消费地消费环节征收为主,上海财政收入及支出马上大减,上海居民的福利及政府投资支出就会大幅缩水,上海经济会一年不如一年,即刻失去过去的光芒。2011上海纳税排名前3位企业,1上海烟草,2 上海通用,3 上海大众,生产的香烟汽车在上海销售的不到5%,几乎全部销往外省,都是外省消费者给上海纳税.
再来看广东,广东早期工业两头在外,市场在欧美,原材料也在外,为国家大量创造当时最短缺的外汇的同时,由于出口产品消费在国外,广东几乎收不到什么税收,而自已百姓消费上海产品时,却给上海税务局上交了大量税收,广东在中国税制中牺牲那么多,是你上海可以比的吗.广东出口工业没给广东带来什么税收,但出口工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几千万岗位带来巨大的消费力,如果广东是个独立关税区,这个消费能力可给广东带来巨额的税收广东人的消费足以支持目前广东的税收总量,上海人的消费根本支持不了目前上海税收总量的1/3,上海起马有2/3的税收来自国内其它地区的消费者,各省各为独立关税区,上海税收收入立马会被打回原形。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对上海的投资远远高于广州甚至广东。比入,七八十年代的中央对宝钢的投资,又比如央企在上海的投资,仅2007年央企在上海林林总总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占上海工业和第三产业总产值的近半,为上海贡献的GDP近数千亿、此外, 优惠税率造就外资高地,从而带来了庞大的外企雇员队伍,没有这些外企雇员贡献的2/3,上海的个税将从450亿直降至150亿,不及深圳水平。 由于国家累计投资,上海目前的民营经济GDP仅2000亿,国营经济GDP为6000亿,外资经济GDP 4000亿,由此可见上海的国家投资产出率低下,3.6万亿的国家投资(如基础设施、工业投资)以及国家特许垄断某种市场所带来的民间投资等),产出的GDP竟是如此之低;而如果没有这些国营经济GDP,上海的GDP将从12000亿缩减到5000亿的水平。
广州对国家的贡献除了税收外,还有对外来人口的吸收。2013年底, 广州市共有人口1293万,其中外来人口686万,占总人口数的53.05%。而上海共有人口230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超过900万人,占总人口的39.13%。也就是说广州的外来人口比重大大超过上海。而如果将外来人口的绝对数字放在整个广东省,则其外来人口达2130万,这个数目约是上海的两倍多,占全国暂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而且这个绝对数数字已经超过中国境内下列省、自治区:新疆( 1905万 )、海南( 803万)、 宁夏( 572万)、青海( 529万)、 西藏( 267万)。须知,这些流动人口在本地基本上是无法就业,因而也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人员。广州和广东对这些流动人口的吸纳,无疑不仅解决了内地人员的就业问题,也为其社会稳定做了贡献,在这方面,上海的贡献显然不足与广州或广东相比。
还应该记住的是:近代上海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广东商人的努力。在洋人来上海之前,晋商、徽商最早在上海登台亮相,晋商以票号逞威,徽商则在盐业、典当、茶叶、木材四大行业中占尽优势。开埠初期,粤商挟外贸之长进军上海逐步崛起沪上。 山西人被人认为是最单纯的商人,他们刻苦节俭,注重枝微末节,又因为太过单纯,不够深谋远虑,终于逐渐衰微;徽州人的善贾,从其“徽州算盘”的别称中便可见—斑。和山西人的鄙视读书相反,徽商则“贾而好儒”,出了很多儒商,但安徽人赚了钱后,就有点满足现状,不愿意扩展事业,大多打道回府,广置田宅,编修族谱,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 所以,明清时期蓬勃的晋商和徽商算是旧路子的商界领袖,而后来居上的粤商和甬商算是近代商界之首。和稳扎稳打的宁波人不同,广东人更加果敢决断,敢为天下先。广东人是绝对的现实主义,对商机的掌握超人一等,即使在战乱期间,广东人却多在南洋做生意,或去海外发达,然后再回来发展。以前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永安、先施、大新、新新,就是粤籍华侨家族的,稳占上海滩头号大马路的半壁江山。 在上海的广东人是外来族群中最有过客心态的,他们都是那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人,还有各种海外关系,随时准备到别处开辟新的天地。 每年为上海创造过100亿税收的上海烟草公司-前身是广东南海人人创办的“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北京、营口、济南、青岛、汉口、南京、镇江、汕头、厦门、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设立分公司,此外还在河南许昌、山东坊子、安徽刘府设烤烟厂,全公司的制烟工人达到万余人。整个公司的盈利在1923年达400多万元,到了1925年已激增至1200多万元之巨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局和电报局,都是以广东商人为主干设立起来的。,唐、徐、郑等广东人以上海为根据地,还在直隶、安徽,江西,湖北办矿山、铁路、保险、耕殖畜牧公司1949年当时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上海冠生园是广东南海人创办的,当年其大招牌在13里外的也能看见。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思想文化上,实际上是广州(包括广东)远远走在了上海前面。78年,上海还是中国计划经济最为顽固的堡垒之时,广州广东已经吹响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号角。前文化部长孙家正对此有这一的说法: 实际上,广东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不在于GDP,而是在文化思想上引领了社会风气之先。孙家正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崭新的文化思想是从广东开始的。“没有文化的革新和创造,怎么会有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呢。”当初中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经过短短三十年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就达到世界第二,此间人们的文化思想的转变尤为关键。孙家正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不是像雨后春笋版出现的高楼大厦,不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从广州和广东开始的。
第2个回答  2018-09-28

上海、广州和重庆,从旅游上对比,哪个城市更受游客青睐?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从行政级别上来讲,

上海是一个直辖市,而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也就是说上海市与广东省对称,而不是与广州市对称;

从经济区域层面来讲,

上海可能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领头城市代表
广州可能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主力城市.

从民间印象来说,

人们常讲京沪深穗,京沪所代表的先生次序也说明广州与上海的差距.

当然还有更多的指标,
如上海能够举办世博会,而广州仅承办了亚运会.这一点也是有说服力的.

一句话,上海肯定还是比广州发达一些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5-15
自然是上海发达。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