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一、调整生活节奏
幼儿园和小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生活规律。上学、放学的时间调整了;迟到、早退、请假的问题到了小学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等等。
孩子刚刚进入这个阶段,家庭中要配合孩子来共同调整生活节律,时间节律。一定要把自己的生活跟孩子的生活调成同一频道。至少家里主要带养人要这样。可能很多妈妈说我要工作,但是建议不管怎么样,都和孩子调成同一个频道,这样你上班和孩子上学都不会迟到。也给孩子形成一个有力的环境支持!
二、协助孩子独立完成上学准备

父母需要在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前开始有意识地协助孩子练习课前的准备工作,直至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从而有能力面对小学生活的开始。例如:如何整理自己的抽屉、书包、铅笔;引导孩子学会把铅笔削好,准备好文具;养成第一天晚上把第二天一早上学所需要物品准备好的习惯。
孩子不在这些细节上调整好,等到了学校才发现东西没有准备好,这一天的情绪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独立性是需要慢慢培养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观察,女孩子通常需要3个月,但男孩则通常是半年的时间才能养成生活规律。
三、安排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

一个是陪孩子说话。孩子刚走进小学,会遇到各种各样自己还不能理解的问题,陪伴的时候就要跟他讨论白天在学校发生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是什么。永远记住,每天都要送一个高高兴兴的孩子去学校,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情绪,及时跟孩子沟通(一定要读《倾听孩子》这本书,倾听的质量决定着你的陪伴质量。)
一个是陪伴孩子做作业。就像他小的时候你在陪伴他做一件事情就好了。他做的时候你也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比如说你也看书,或者是做什么练习,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和妈妈是在一起做事情,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可以呼唤你。
四、不要把所有跟认知有关的内容交给学校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的需求,大至天文、地理,深至生命、存在、意义。而学校,尤其是传统学校,则更多局限在应试部分。因此,家里面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环境,比如:带孩子经常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听音乐会,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不论是动、植物还是赚钱,或者外星人、UFO,都要跟他一起去探讨。
五、不要评价学习成绩

我们回头想一想,上初中也好,上小学也好,学习成绩好和坏对今天的我们来讲真的意义不大。评判只会产生自卑或自傲,让孩子远离自己,远离真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最近跟几位上幼儿园的家长聊天,感受到妈妈们的不少焦虑:"有的小学的入学考试会考10以内的计算呢,我的孩子还只会数数,幼儿园里教的又少,怎么办呢?" "我的孩子识字不是很多,到小学后学语文会不会有困难?" "现在牛娃这么多,竞争太激烈了,我身边的家长都给孩子报幼儿园各种辅导班,以后孩子上小学怎么搞?"

面临秋季上学日的临近,幼儿园的家长们经常感慨孩子们即将面临的压力,我们希望孩子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但是面对现实的竞争压力,难免会常常焦虑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能帮助到孩子。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足够好的妈妈"理念之实践版60分妈妈月华撰写的《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一书中,作者提到60分妈妈的概念,这个概念一开始是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提出来的,原意是"good enough mother"-做妈妈足够就好,不必尽善尽美。因为尽善尽美的妈妈可能会使宝宝不得补过早注意来自外界的要求,甚至是做出妥协。作者努力将60分妈妈的理念落到实践当中,发现60分妈妈对孩子的养育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作者也将这一理念逐步过渡到幼升小的衔接中。

1.     大班再开始学习认字,完全来的及

让我们焦虑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认字,有人认为识字量不够,进入小学后的语文学习会非常困难,数学应用题读题也一样,理解有障碍,这样学习成绩会拉低。也有专家呼吁过早识字会导致孩子思维固化,影响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

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对一对双胞胎T和C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双胞胎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了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6周,期间T比C更早的显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要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 由此,他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一位老师的女儿1岁多识字数量达到2000个,3岁时老师认为女儿能力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平,就让孩子上小学学习,等孩子上小学后,孩子肠胃动不动出现问题,后来才了解到在孩子能力还达不到时,就让她进行学习,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有时候会以肠胃不适的症状表现出来;最近出现以网红娃4岁认识1000字,一年级上课每次考试100分,但是到了三年级,出现的厌学情绪,不想去上学。教育界的三年级效应说的就是孩子之前基础打的早,一二年级觉得学的都会,上课容易走神,到三年级成绩下滑的厉害。

所以当孩子能力足够,对学习又有兴趣时,要追上来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否则花了大把时间,效果却不理想。书中鼓励爸爸妈妈在大班开始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带孩子认字,最常用的就是做游戏。比如孩子喜欢太阳系,就画太阳系里的每一颗行星,然后把名字写在旁边;孩子喜欢车子,就带孩子认识各种车子和车子的名字;读孩子喜欢的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认字就是附加值。

在阅读上让孩子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书在家中无处不在。

把书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让孩子感到到处是书,在不同的角落读书有不同的乐趣。这样,读书自然而然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生活的必需品,和吃饭一样自然和重要。

当然,找到孩子的兴趣最重要,通过游戏,绘本,生活实践,多感官的潜移默化的让孩子不知不觉识字,不要把识字当作一项任务,动不动就抽查孩子有没有记住字,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最重要的是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运用到识字当中,今天玩躲猫猫识字,明天玩画画主题类识字,后天带几个卡片到大自然里,让孩子做配对,只要你觉得好玩,孩子一定会被你的情绪影响喜欢认字。

2、数字理解太抽象,如何把数学融入生活?

之前我在语言敏感期提到三千万词汇的力量,孩子的数学理解能力就是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数学词汇交流慢慢培养起来的。《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中作者很实用的告诉我们如何把数学融入生活中,举例说明:

上下楼梯、坐电梯、吃水果的时候教孩子数数;

帮孩子纪录身高、体重,用厨房秤做甜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学会测量;

经常指着钟表给孩子讲每时每刻的时间;

让孩子看温度计,让他关注温度的变化;

用厨房秤来做游戏,测量孩子玩具的重量;

给孩子玩弹珠,让孩子一颗颗数,数完问他总数是多少,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把物体和数量一一对应起来。

在数数时,刚开始千万不要让孩子心里想还有多少,还剩多少,总共多少,而是要让孩子明确的一个个数过来。把数字与生活实物结合起来,等孩子脑海中逐渐有了明确的印象后,再抽象换成算式。

数数时,一定要允许孩子扳手指,手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计算器,应该让他们尽情的利用和发挥,当他们熟悉这个计算过程,自然就不再需要用手指了。

3、早期的学习需要陪伴,而不是监视。

孩子做作业也是让爸爸妈妈比较焦心的事情,其实做作业与吃饭、睡觉一样,好的习惯是逐步培养出来的。想要逐步放手?如何放手?《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中提到作者具体的操作方法,慢慢培养孩子的习惯,比较实用。

第一步,陪孩子一起做作业,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他的作业,放慢速度,让孩子先写完,塑造成就感。(因为孩子手的肌肉力量不够,可以用小颗粒的积木培养他的精细动作发育)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他做他的作业,你做你的工作。让孩子被你的专注影响,好的氛围都是营造出来的。

第三步,等孩子心智逐步成熟,就能完全放手了。

不要因为孩子出现磨蹭行为就生气,我们需要有技巧的陪伴和引导,只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然后静待花开。没有一种快乐教育事提倡完全放纵孩子,只给予快乐,而不教会本领。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有学习的欲望,只有让孩子领会学习的乐趣,才能引导更好的坚持。

微信公众号:Cissy育儿思考

第2个回答  2017-11-02
要学会拼音、学会单调整、之少要学会小学上半学前三周课的生词,推荐好爸爸学习机有免费点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18

糖葫芦老师讲幼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