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大喜,“结婚习俗”你知道多少?

如题所述

我们家乡农村结婚习俗很重视礼节礼仪。要引媒,即要有媒人。现在男女双方相爱成功后,还得要在亲朋好友中找个人作媒人,带礼帖,起到桥梁作用。送礼金。礼金由女家提出要求,媒人传达。吉日定好结婚日,提前用吉日去礼金到女家。要行礼帖,开列礼单,由媒人带礼派人送去女家。结婚日,男家亲朋好友前来恭贺,大摆筵席。男家派出迎亲队伍十人左右,前往女家接新娘,备足糖果,姻,酒去女家,伴郎必须有礼仪随从新郎,到女方家见长辈,分烟,分糖果,然后不论亲疏厚溥到来的亲朋好友都全部分派。使女方心满意足。重情重义。女家也热情接待,然后吃饭,饮酒。回到男家,由二位女士迎接新娘,和新郎随行拜祖先。并男家有两位长者做点烛,主持仪式,要说四句好话,敬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五世其昌。放喜炮,仪式完成,送入洞房。闹洞房即要:新娘派喜糖。现在都不喜欢闹,也算是兔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0
在我们中牟这一带的婚礼方式是这样的。婚礼这天的一大早,太阳没有升起,事主准备好了的迎亲礼品,礼品:有礼肉(汉民)就是猪胁条十斤以上,酒一件、一对完好无损的礼耦,公母鸡一对,点心若干件,以前都用大食盒,一般有四个人抬着去新娘家,应该用绳子捆的全部改用红彩线捆绑。现在行礼都开车了。迎亲车队与行礼车不能碰面。迎亲车队要东面进,西面出,来与回不能走一条路。炮手在迎亲队伍中最主要,首先是新娘、新郎双方的协调人,又是迎亲队伍的总指挥,不论在男女家都要让烟或撒喜糖,放鞭炮就不用说了。在迎亲来回的路上,遇到坟地、桥梁、大石头、石磙等要放炮、撒喜糖,以前都是撒喜馍。因为这此大物件都带有煞气,放罢炮再送些喜糖、喜馍就是破煞的方法。因为结婚是大喜事,不喜欢什么邪呀煞呀的。
第2个回答  2019-05-10
新娘临上轿,要放声大哭,谓之“哭好命”。花轿出门,女家要放鞭炮,并随即把门关紧,或以米筛置于门口,据说这样财气才不致被女儿带到婆家。在轿起行不远,新娘从轿中掷出一把扇子,表示父母不必为她操心,称“放心扇”。花轿行列忌讳路遇另一迎亲队伍,谓之“喜冲喜”。万一遇上,必须互换新娘头上簪花,俗称“换花”,以此破解。花轿抵男家,新郎脚踢轿门三下,俗说以此压服将来的雌威。轿门开,小姑捧柑桔让新娘触摸,意吉祥如意。
第3个回答  2019-05-10
在我们漳州,新娘进门后,管事手捧圆斗,边走边唱好话边撒斗里的谷粒,引导新娘走上厅堂。管事高声唱礼,新夫妇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交拜成礼。拜堂后在送嫁姆引导下新郎以红缎牵新娘入洞房,双双坐在床沿上,同时厅堂鸣炮,开始大宴宾客。新娘进洞房时,新郎的家人要把带路鸡放进床底下,然后撒米引诱,想方设法使公鸡先走出来,预兆新娘头胎生男孩。带路的母鸡在一两天内下蛋也被视为新娘早生早育的吉兆。送嫁姆在进洞房的前后都不停地唱好话,她教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红色或黑色绸盖帕,并指导新夫妇食用洞房里由12道菜组成的“新娘桌”。
第4个回答  2019-05-10
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民间有十里不同俗的说法。结婚风俗也是一样,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婚礼风俗,很多地方两个临近村庄的婚俗仪式也不一样。定过婚后,等到男女双方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符合结婚条件后,就要选定结婚典礼的具体日子。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叫“送好”。到这个时候,就要把“彩礼”送到女方家里,出嫁的前一天女方也要把配送女儿的嫁妆送到男家,叫“送嫁妆”。送嫁妆环节,有的地方也放在婚礼仪式当天造成。出嫁风俗习惯细节各不相同。谁穿衣服谁梳头,都有一定规矩,但是现在一般就是专业化妆师来化妆。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