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民居特点

如题所述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的民居充分体现了民俗对于地理环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时期,满族居住条件简陋,冬天居住“地窨子”,夏季居住“马架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与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学习,满族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居住习俗。
满族民居的门窗也有特点,外面的门是独扇的木板门,里面的门是两扇门,有木制的插销。窗分为上下两层。满族有“三怪”,其中有一怪表现在居所上就是“窗户纸糊在外”。糊窗所用的窗纸是一种叫“豁山”的纸,满语称为“摊他哈花上”,汉语叫麻布纸或窗户纸,是用破衣败絮为原料经日晒而成的,后来多用坚韧如革的“高丽纸”,纸上淋油,这样,既可增加室内的亮度,又可以使窗纸坚久耐用。
清代东北农村满族家庭室内陈设比较简单,适用。东北气候寒冷,室内日常活动多在火炕上进行,来了客人,请客人到炕上坐,全家人平时吃饭、读书、做针线活也在炕上进行。室内不设桌子、椅子之类的东西。因室内三面皆炕,南北炕两面围坐,一般的家庭南北两面炕就可以坐七、八个人。虽然没有地桌,但各家都有一个正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
上屋南北炕西头皆摆一个高四尺、长五尺、上下二层双门对开的大衣物柜。柜上镶有四个圆型黄铜制的大折页,八个梅花状的小铜垫,柜门中间设有黄铜制的柜权镶在一个较大的圆形铜片上。柜的表面涂深红色的油漆,并绘有金色的图案。外型平整大方,原料大部分选用红松,长期使用不改变形状。有的大柜是传世之宝,几代人沿用不损坏。
解放初期黑龙江省宁安县满族聚居的农村世居家庭中仍可见到保存完好的这种大柜。在两个大柜的中间摆一个高三尺的长条形杂物柜,内陈设梳妆用品、帽筒、器具等物。在门框的横木上置放一大块木板,俗称搁板,利用空间放一些器皿,室内显得规整不乱,“楣栋间庋横板,以置瓶盎箧诸器,家具精粗兼备,满洲旧俗比室皆然。”
冬季,农村满族家庭大部分都有一个火盆。火盆一般的是用黄土托制而成,盆沿上镶有小玻璃片等装饰,光滑、美观、保温性能好。晚饭之后将烧后无烟的木炭火放人火盆,阖家围着火盆唠嗑。
满族居室上屋(指西屋)与厨房之间的隔墙多数是用红松木板镶制的“排栅”并涂油漆,每逢春节前各家都要选一年画贴在“排栅”上,以贺春节愉快。子孙椽子是满族家庭脊山屋内必有的装备,有生育子女时挂上摇车,没有生育子女时备用。
满族家庭炕上一年四季长备一个烟盒子,大部分是用木头雕制而成。有的家庭的烟盒子雕工细致,非常讲究,久经使用,已经磨成深红色。盒内不仅放着“关东烟”,而且还备有烟袋,来客人时首先给客人装上一袋烟,以示欢迎。
满族的窗户分上、下两稿乱扇,高丽纸糊在窗户外面,糊之前,把盐水和酥油搅拌成的比较稀的糊状物喷在高丽纸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被雨浸湿。"窗户纸糊在外"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
烟囱,满语称"呼兰",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相通。除用空心木外,烟囱多用土坯或砖砌成。
满族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满族认为,"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是件大喜事,同堂的辈行越多越光荣。因此,随着人口的增加,除正房外,又建有东西厢房和南向而中间留有门洞的门房,这种建筑及布局就是我们今天所称道"四合院"。
其特点是:院内靠门洞的地方建一矮墙,称为"影壁"。影壁后竖一根八尺高左右、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两厢南端是牲畜栏圈。正房后中间空地是菜圃,四周栽植果树或花卉。房屋四周围以横墙,自成院落,大户用砖石,小户用木栅。这样院连院,户连户,很自然地形成了堡子、营子和屯子。房子烟囱的设置在东、西山墙外,烟囱距房子60多厘米远,用青砖或土坯砌成,有圆形、方形两种。院周围用木栅栏,或用砖、土砌成围墙。大门多设门楼或门房。院内设有影壁墙。影壁墙后侧立有“索伦杆子”。院内东西厢房南面修有牛棚、马棚、车棚和储存谷物粮仓。
满族人讲究卫生,室内外都收拾得干净利落,物品放置井井有条,柴禾垛得立立整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