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是什么鱼

如题所述

鮰鱼一般指长吻鮠,是鲿科、鮠属鱼类。

鮰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光滑无磷,眼睛小,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为粉红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鮰鱼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长江中钓鮰鱼的最佳时段通常是在长江的盛水时期,即每年的5~9月,是垂钓鮰鱼的黄金季节。尤其爱在水流湍急有漩涡的水体,或是水底下岩石或乱石的深水处。特别是阴雨天时摄食强烈。 

鮰鱼喜欢集群,而且畏光,属于一种温水性鱼类且不耐低氧,生长的适温为13-30℃,而当水体中的溶氧量低于2.5mg/L的时候,便会出现浮头现象。

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在大江大河激流乱石中生存,很难在湖泊中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2.5公斤左右,少数个体能够达到10公斤左右,春秋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最佳的品尝时节。

野生长江鮰鱼的体色特征是,背部青灰色,鳍部黑灰色,肚皮白色,俗称“琥珀背,白肚皮”,口感完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粉白色的广东肥鱼。

每年伴随着“阳春三月啖江鲜”的呼唤,河豚、刀鱼、鲥鱼跃上桌头。虽说这三者味道都是极鲜,但前者有毒,后两者又小刺繁多,价格又高。故常常让人望而生畏,含恨而止。倒是“长江第四鲜”——鮰鱼,博采众长,价格亲民,实乃最值得一试的江鲜。

鮰鱼,南方又写作鮠鱼,我国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习鱼”。头呈锥形,尾长嘴小肚大,说是一种食肉的鱼。过去,在长江上游及支流,鮰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乐山、北碚、南充、丰安等地为有名的产区。


鮰鱼和清江鱼不一样,清江鱼指的是产于湖北清江库区的鱼,主要包括了红鮰、匙吻鲟、丁桂、江团、清江黑鮰等种类,而鮰鱼就是其中一种。而鮰鱼并不单单只是清江鱼而已,它被称作肥王鱼,除了分布在清江库中之外,还分布在长江、淮河、辽河、珠江、闽江等多种水系中。 

鲥鱼、刀鱼、鮰鱼,被人们称为“长江三鲜”。野生长江鮰鱼规格:500克~2500克每条不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