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张学良被困时,为什么只有一个被辜负的人全心营救呢?

如题所述

作者:新浮世绘会员 梨院月夜

有的人,为了爱情可以不惜一切;有的人,为了爱情可以默默相随。其实,这世上的有些爱情的开始,与风月无关,那是两个家庭利益的结合,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

01

20世纪初,东北有个叫于文斗的大富商,当时担任梨树县商会会长。这位于文斗不仅家私万贯,富可敌国,而且还对东北王张作霖有救命之恩,是张作霖的大恩人。

恰好于文斗有个女儿于凤至,从小生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又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正是品学兼优,一派大家风范的贤淑名媛。

张作霖不禁动了和于家联姻的心思。不仅是为了报恩,更是为了利益。

迎娶于家小姐既可以得到于家的财力支持,壮大东北军。而于凤至小时候,曾有一个算命很准的大师说她是“福禄深厚,乃是凤命”,这“凤命千金”配张家的“将门虎子”,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作霖准备配给于凤至的人选,是他的长子张学良。

于凤至比张学良的年龄刚好大三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这段姻缘在张作霖看来实在是天作之合。

谁知,就在双方家长定下婚约后,张学良却不愿配合这段包办婚姻,坚决不肯娶于凤至。

无奈之下张作霖只得妥协,他对张学良说:“只要你把于家闺女娶进门,今后你在外面沾花惹草的事情,一概不管!”

有了父帅的这句承诺,张学良才勉强同意了婚事。只是到了求亲那天,张学良却在郑家屯逗留不前,把于家弄得甚是尴尬。

急疯了的媒人赶紧给于家送去厚礼,一面心里暗暗咒骂张学良不懂事,一面气急败坏的慌称张学良身体不适,费尽心力为这位没长大的少帅遮掩圆场。

可于凤至是冰雪聪明的人物,又如何不明白眼前的局面。

面对张学良的这个下马威,只见她仿若无事,挥毫泼墨,写下一首诗: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书罢,连诗带礼物一起送还给了张学良。

张学良看到一手俊秀小楷的回诗后,大为诧异,再也不敢怠慢,他仔细的整理好仪容,亲自带着厚礼上于家求亲了。

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成亲,大婚当日,张学良为于凤至准备了十里红妆,喜乐声传遍了整个奉天,可谓是风光大嫁。

02

婚后,于凤至全面接手了张家的内务,成为了张学良的贤内助。

她不仅把大帅府打理的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上下下的尊重,而且她还成为张学良的精神伴侣,他们二人常常一起品鉴文物,结伴出游,奉天城中随处可见二人十指相扣的倩丽身影。

同时,于凤至还帮张作霖经营煤矿,将张家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她却并非是只知敛财的土财主,而是把钱财用在了资助孤儿和慰问伤兵上面。

千金聚还散,这是于凤至的魄力,也是于凤至的智慧,正是于凤至在外所做的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张家美名远传,也让张作霖东北王的地位更加稳固。

虽然于凤至在家里的辈分不高,但张家人都对她礼敬有加,就连张作霖也对她高看一眼。而张学良更是对他以“大姐”相称。

爱一个人,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他打算。风轻云淡,阳光微煦,于凤至的爱情,美得犹如天上最璀璨的一颗星。

03

于凤至常常想,若是岁月能一直这般静好,让她陪张学良看细水长流,该有多好啊。

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1927年,张学良结识了赵四小姐,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也许是张作霖觉得自己之前默许儿子在外风流对不起贤惠的儿媳,他主动对于凤至说:“张学良只娶一个女人”,意思是除了于凤至其他人都不可能再进大帅府了。

但当于凤至听说赵四小姐只有十六岁,为了张学良赵四小姐远走关外,为此还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于是于凤至准备好鲫鱼汤,奶粉和婴儿服,亲自登门去看望赵四小姐。

而后,于凤至更是把赵四小姐接到大帅府来住,期间于凤至丝毫没有摆夫人的架子,待赵四小姐如姐妹。若非她实在是太爱张学良了,又如何会连“情敌”也这般包容呢,或许在于凤至看来,只要张学良快乐,那她便快乐了。

04

1936年,张学良被软禁后,于凤至焦急无比,恨不得以身相代。

她去找宋美龄求情,不顾自己大家闺秀的出身,若非是她挚爱的张学良,只怕再没有人能让她低下高贵的头颅。

而于凤至卑微到尘埃的请求只是想陪张学良一起坐牢,一日夫妻百日恩,张学良在哪里,哪里就是她的家。

而后的幽禁生活中,于凤至陪着张学良辗转溪口、江西、湖南各地,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乳腺癌日益严重,万般无赖之下只得赴美治病。自此,镜分鸾凤,连理分枝。

赴美治病期间,于凤至依然想着营救张学良的事情。她为了凑够营救行动的活动经费,杀入华尔街股市,凭着家传的经商基因和优良的教育基础,于凤至很快掌握了股市的规律。

她在股票市场里横扫千军,睥睨天下,迅速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被誉为“东方女股神”。

看着眼前的万贯家私,于凤至突然想起,很多很多年前,父亲曾摸着她的头说:“我闺女要是做买卖,肯定是把好手”。

股市里赚到钱后,于凤至并不恋战,而是将资金一部分投资到房产上,以备将来张学良营救成功后赴美生活的居所。另一部分钱依旧用作为张学良自由奔走的经费。

时至此刻,于凤至依然以生命来相爱张学良,哪怕命运对此以刻薄相欺。

靠着这笔经费,于凤至在美国发起强大的舆论攻势,《洛杉矶太阳报》、《纽约时报》等先后关注张学良的自由问题,美国要求释放张学良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对蒋介石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蒋介石恼羞成怒之下,以张学良的性命为要挟,提出要于凤至和张学良离婚的要求。

这样的要求对于凤至来说无异是晴天霹雳,但为了张学良的安全,于凤至不得不强抑满腔悲愤,在离婚手续上签了字。

长街亭,烟花绽,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意,把琴再叹。可恨一纸文书,就此曲终人散空愁暮。

05

晚年,于凤至一个人在洛杉矶的大房子里写着她和张学良之间的回忆录。偶有晚辈来看她,却见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依然絮絮叨叨的念道:“我要赚钱……救汉卿……要置房产,这样汉卿来了可以有地方住”。

1990年,于凤至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她死后,墓碑上的名字写的是张于凤至,她用从夫姓的传统,再次无声的倾述着她对张学良的爱。

在于凤至的墓穴旁,还留有一个空坟,这是她留给张学良的,这个女人最后的愿望,就是想要和心爱的人生同衾,死同穴!

曾有人说,爱上一条小溪,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的波澜壮阔。但于凤至见识过万千世界,辗转半个地球后依然挚爱张学良。

毕竟,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见识过郁郁葱葱的森林后,依然只爱着当初的那颗小草。

爱情,从来都说不清值不值得。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全部,欢喜他的欢喜,悲伤他的悲伤。

晚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当年迈的张学良来到于凤至坟前时,他久久的沉默了。

一抔黄土,掩香埋玉。张学良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个十五岁的于凤至,明眸皓齿,眼角含笑,轻轻地叫了他一声汉卿。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9
因为张学良,于凤至被困的时候营救他们的难度特别大,而且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失势了,只有一个被他们曾经被辜负的人全心营救。
第2个回答  2021-03-29
因为于凤至是一个大气的讲道义的人。虽然她被张学良辜负,可是张学良是她的孩子的父亲,她一个能闯荡出自己事业的女强人,怎么会没有如此宽阔的胸怀呢?
第3个回答  2021-03-24
因为她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是她的义务,因为古代中国人讲究你不仁,但我不能不义,作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女人来说,就是她的束缚,也是她的勋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