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

如题所述

湖北省出土的青铜器是楚屈子赤目簠。

楚屈子赤目簠出土于湖北随州,年代大约为春秋晚期。簠是盛粱、稻的容器,器盖和器身形制相同,故而可以倒置。

特别珍贵的是,这件器物盖内有铭文6行31字,记录了这件青铜器的主人是楚国一位“屈”氏,名为“赤目”的贵族。这件器物是为他第二个女儿“芈璜”出嫁而特意铸造的一件媵器,也就是陪嫁品。

“屈原”称呼的缘由

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便以“屈”为氏。在当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借助这件器物和铭文,也证实着“屈”氏源流。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既有姓和氏,又有名和字。后世人们为了方便区分,就逐渐盛行以氏为姓,由此,“氏”和“字”组合起来,便是“屈原”称呼的缘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1

湖北省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为崇阳铜鼓,是中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也是中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更是研究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

简介。

崇阳出土的这面商代铜鼓,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有相关报道称之为“商代饕餮纹青铜鼓”。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为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这鼓的时代约为商代晚期,距今约三千多年。 

此铜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是由四位农民在洪水冲刷过后的岸边发现。轻敲鼓面,它仍能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只铜鼓曾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展出,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据了解,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商代铜鼓仅两面,崇阳商代铜鼓就是其中一面, 是国内保存的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铜鼓,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它堪称绝世之珍品,可谓青铜的瑰宝矣,另外一面(“双鸟鼍鼓”)已流失至日本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