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赏罚严明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1. 诸葛亮赏罚严明文言文陈寿

你指的应该是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选入的前出师表的一段吧。原文是这样的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2. 唐太宗赏罚分明的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先后对18名大臣进行了26次奖励。

对谏议大夫魏征奖励次数最多,重奖8次,共奖绢1900匹,钱400缗,金瓮1只,黄金10斤,房屋一座,马两匹。魏征去世后,太宗命令九品以上官员前来悼念,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并书写墓碑。

他对大臣们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了,就失去一面镜子了!)”对击灭东突厥的大将军李靖重奖2次,共奖绢3000匹,增加食邑到500户,还令其兼任左光禄大夫。对辅佐太子承乾、数次直谏的于志宁、孔颖达各赐黄金1斤,帛500匹。

阿史那社尔(突厥族)是征服高昌的行军总管,在高昌平定后,众将均受到封赏,因为没有皇上的命令,他未接受封赏,接到皇帝的圣旨后,也只领受了一些老弱的仆人和残次物品。唐太宗对他的廉洁谨慎十分看重,奖励他从高昌缴获的宝刀一把,杂色彩绸1000段。

唐太宗不仅奖励朝廷命官、军队统帅,还十分重视奖励基层官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唐太宗派遣的使者到达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见都督李大亮有一只鹰非常好,暗示要送给皇上,李大亮不同意,给太宗上密表一份,说您拒绝打猎,而使者为您要鹰,这与您的主张相违背,如果是使者自作主张,这就说明您用人不当。

太宗看到密表后很高兴,赞扬李大亮忠诚正直,就把自己用的胡瓶一把和荀悦《汉纪》一书赠给李大亮。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十月初,唐太宗要去同州打猎,路过栎阳县(在今西安市阎良区),县丞刘仁轨进言,此时农民秋收未毕,建议太宗迟滞几日,以免修路修桥影响农时,太宗深为赞许,赐给他印玺密封的手书,不久提拔他做了新安县令。

唐太宗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他奖励的官员大多属于刚正不阿、廉洁、正直之士,惩罚的则主要是谋反、贪污、渎职、阿谀奉承之人。

《资治通鉴》记载,被他处罚的官吏达几十人之多,其中有立过巨大功劳的大臣,也不乏亲信和亲戚。侯军集是辅佐太宗马上打天下、发动玄武门之变、率军征伐的重要将领,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但因参与太子谋反,与太宗的外甥赵克等人一并被处死。

贞观十九年正月,太宗用兵辽东,任用韦挺负责军粮运送。但他失职,导致600多艘运粮军船在卢思台搁浅不能行进,被械送洛阳革职。

沧州刺史席辩因贪污受贿,太宗命人下去亲自监督处斩。贞观六年(公元623年)九月,同州刺史尉迟敬德参加唐太宗召集的宴席,看见一个人坐于其前,怒曰,“你有何功劳,坐在我的上面”,唐太宗的堂兄弟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面,进行劝解,尉迟敬德不仅不买账,还几乎打瞎了李道宗的眼睛。

唐太宗十分愤怒,对他说,你屡屡犯法,不要咎由自取;国家的纲纪,唯有靠赏罚来维持,非分的恩惠不可能常有,你要好好反思和改正,不要留下什么遗憾。自此以后,尉迟敬德感到害怕并收敛了好多。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冬,太宗领北伐高丽的大军回师路过易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易县),姓陈的司马将温室种植的蔬菜进献给皇帝,太宗认为这是谄媚行为,将陈司马予以免职。 从唐太宗治理国家、管理官吏的所做所为可以看出,他爱憎分明,制度严格,对国家有贡献的,绝不吝惜钱财,给予重奖;对于图谋叛乱的,一概格杀勿论;对于贪污受贿、渎职的,该杀的杀,该除名的除名,该抄没家产的抄没家产;对于谄媚的,嗤之以鼻,削除官职。

唐太宗用实际执行力来管理国家和官吏,造成良好的为政之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

3. 唐临为官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译文: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税而被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肯。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就从此出名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暮春时雨( ) (2)吾自当其罪( )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言回答)

4.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

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 这件事。

1.(1)恰逢 (2)抵充

2.B

3.惧其逸

4.为囚及其妻儿着想 敢于担当 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4. 约法三章的文言文答案

阅读文言文《约法三章》,完成13-16题。(12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 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3)组:绳索。(4)怀王:即楚怀王。(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8) 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

(1)诸将或言诛秦王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 _____

1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1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文。(3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1)有人 (2)苦于;以……为苦 (3)原来 (4)更加

14.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15.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16. 占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人心。(答到两点即可得2分)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素:白色②降:投降

③且:况且④以:把

⑤封:封锁,密封⑥军:驻扎

⑦王:做国王,称王⑧故:原先,过去

⑨使:派遣⑩益:更加

2、翻译:

①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当初怀王派我攻秦,原本是因为能宽容大量。

②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乡亲们苦于苛酷的秦法已经很久了,说秦坏话的一家人都要被杀死,偶然相聚悄悄讲话的就犯弃市死罪。

③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带诸侯至耳定约束耳:况且我之所以会来将军队驻扎在霸上,就是为了等待诸侯们到来,然后制定军纪法规啊。

3、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原因是什么?

沛公废除秦朝酷法,宽容的对待秦朝旧吏,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让百姓安定。

5. 求文言文,内容大概是臣子给皇上进谏上书推荐别人,或者是推辞皇上

你是说李密的《陈情表》吗?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同:悯)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