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制人是什么意思请问一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5
通常是在对方疏于戒备的情况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实施,具有出敌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的有效战法。“先发制人”较早见于《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但这种思想的形成则更早,如西周佚兵书《军志》里就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说法。在以后的兵书中也有很多先发制人的论述,如《百战奇法・先战》:“凡与战,若敌人初来,阵势未定,行阵未整,先兵以急击之,则胜。法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先发制人作为一种战略思想,历来为军事家所推崇。奉行进攻战略的国家,均是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等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战后,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巴拿马,以及空袭利比亚,也采取了一系列先发制人的攻击行动。911事件后,美国认为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公开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俄罗斯在遭受一系列恐怖袭击后,也强调战略上要先发制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积极防御为根本指导思想,在总体战略上坚持后发制人,即不先打第一枪,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一旦对方首先发动进攻,则无论在战略行动上或是战役战斗行动上,只要条件具备,就力争以先发制人取胜。如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侦知国民党军15个旅约12万兵力将向苏中解放区发动进攻,为争取主动,破坏对方作战计划,集中了19个团约3万余人,先敌向宣(家堡)泰(县)地区守军发动进攻,尔后又分别在如(皋)南、海安、李堡、黄桥及邵伯等地区进行了连续7次作战,取得了歼敌5万余人的战绩。
第2个回答  2020-11-05
先发制人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近义词: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反义词:后发制人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
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例子: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曲波《林海雪原》三)
谒后语:
谜语:首创者
成语故事: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俩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两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最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第3个回答  2020-11-06
您好。
先发制人,汉语成语,拼音是xiān fā zhì rén,意思是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出自《汉书·项籍传》。
出处: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9年,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 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干大事 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 桓楚现在什么地方?”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 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朗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 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说完,项梁 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叔侄俩一前一 后走进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项羽提着殷通的人头,佩带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1-05
成语信息
【成语】:先发制人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简拼】:xfzr

【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示例】: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 曲波《林海雪原》三

【近义词】: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反义词】:后发制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

引证解释
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战争中双方,先发动的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旧唐书·李密传》:寻复说让曰:“昏主蒙尘,播荡吴、越,群兵竞起,海内饥荒。明公以英杰之才,而统骁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岂可求食草间,常为小盗而已!今东都士庶,中外离心,留守诸官,政令不一。明公亲率大众,直掩兴洛仓,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 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大夫吕章进曰:‘天子无道,废嫡立庶,忠良去位,万民皆怨,此孤立之势也。今西戎兵力方强,与申国接壤,主公速致书戎主,借兵向镐,以救王后,必要天子传位于故太子,此伊周之业也。语云先发制人,机不可失。’”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赧王已闻秦王欲通三川,意在伐周,今日伐秦,正合著《兵法》‘先发制人’之语,如何不从?”

曲波《林海雪原》三:剑波没等这位警长开口,便理直气壮地来个先发制人。
第5个回答  2020-11-05
意思:原指在战争中的双方,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可以制伏对方。后来泛指先下手采取主动。 ;出自:班固《汉书·陈胜项籍传》;原文:会稽假守通素贤梁,乃召与计事。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句话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作:“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由这句话衍生出两个成语“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其中“后发制人”的意思是:等对方先动手,然后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常与“后发制于人”连用。

  【先发制人的意思】:发:发动,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先发动进攻的就能取得主动权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采取措施制服对方。

  【先发制人的近义词】: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先发制人的反义词】:后发制人;

  【先发制人的故事】

  秦末时期,陈胜起义。会稽郡守殷通召项梁商量说:“先生的学富五车,对起兵反秦,您有什么看法?”项梁开诚布公地说:“两岸的人都起来反对暴秦统治,说明秦朝气数已尽了。这时候先动手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会被别人控制。”殷通说:“听说你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军,看来,起事只有靠你了!”项梁对殷通的话将信将疑,他走出门外小心翼翼地叮嘱侄儿项羽,回来对殷通说:“请你召见项羽。”殷通刚叫项羽,就走进来一位五大三粗的青年,手里拿着一把寒光逼人的长剑。殷通边打量边赞不绝口道:“这位勇士确是将门虎子啊!”项羽走到他身边,这时项梁对他使了个眼色,项羽一剑杀了殷通。项梁、项羽提着殷通的头,带了官印绶带,来到郡府,又杀了百来个大小官吏,其他的人吓得面如土色,不敢起身。项梁派人召集旧友和相识的达官贵人,告诉他们已杀掉了郡守,最后开诚相见说:“我们现在要发动吴中的军队攻打各县,建立自己的武装,实施有效的统治。割据吴中,争取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