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牛的读音区别

如题所述

刘和牛的读音区别:“刘”的读音是liú,声母是l;“牛”的读音是niú,声母是n。由于声母不同,发音也不相同。

1、读“刘”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略后),舌头两侧要有空隙,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经舌头两边从口腔冲出成声。

2、读“牛”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关闭口腔通道,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从鼻腔冲出成声。

刘,汉语常用字,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或隶书。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武器等。《说文解字》大概是因避汉皇帝刘姓之讳而失收,但有以“刘”作偏旁的字且“鐂”字不见于史传。

牛,niú,名词,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形容词,比喻固执或骄傲。有一般的牛还有奶牛。在荷兰等地有优质奶牛较多并生产优质牛奶!

扩展资料:

引申详解:

一、牛

1、象形。在甲骨文中的“牛”字,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牛可以用来形容人:这人技术很牛(厉害);固执倔强的脾气、犟脾气 ,也用于人的性格。

4、牛,大牲也。──《说文》

白话文:牛,是牲畜啊。

5、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白话文:大地为母牛。

6、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白话文: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7、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朝牛头上一挂,当做炭的价钱。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白话文:面对众人的指斥,詈骂,诅咒,我偏偏横眉冷对,我行我素,面对孩子,我却宁愿像头老牛,任他牵着跑,我都心甘情愿。

二、刘

1、鐂,杀也。

注:《盘庚》:重我民,无尽刘。《君奭》:咸刘厥敌。《左传·成十三年》:虔刘我边陲。《释诂》:刘,杀也。《书》孔传(《《尚书孔传》》)、《左》杜注(《《左传杜注》》)同。

2、从金、刀。

注:此会意。从金,杀意未著,必从金、刀而后著。

3、丣声。

注:丣者,古文“酉”也。

4、力求切。

注:三部。此篆二徐皆作“鐂”,别无“刘”篆。鐂,古书罕用,古未有姓“鐂”者,且与杀意不协。其义训“杀”,则其文定当作“刘”。楚金疑脱“刘”篆,又疑“鐂”之“丣”下本作“刀”,转写讹“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刘

百度百科-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刘和牛的读音区别:“刘”的读音是liú,声母是l;“牛”的读音是niú,声母是n。由于声母不同,发音也不相同。
  读“刘”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略后),舌头两侧要有空隙,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经舌头两边从口腔冲出成声。
  读“牛”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关闭口腔通道,打开鼻腔通道,气流振动声带,并从鼻腔冲出成声。
第2个回答  2015-03-20
二者声母不同:
刘:声母——l
牛:声母——n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3-20
Liu niu不是一个发音
第4个回答  2015-03-20
liu niu都是2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