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造火星

如题所述

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

来源:新闻晨报

据科学家分析,为了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工程师们得解决两个首要问题。其一,想办法把火星的大气层变得更稠密,现在火星的大气压力只有地球的大约百分之一。其二,“加热”火星,由于火星表面温度低于零下60摄氏度,不适宜大型生物生存。

不过,科学家们表示,“加厚”大气层和“加热”表面温度两大难题都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他们想出的第一种方案是,在环火星轨道中建造一面直径达数英里的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大量气态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将大大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并造成明显的温室效应,使火星变暖。

科学家们想出的另一个方法可能收效更快。他们提出,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就是能造成超级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一种含有碳、氯和氟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数千倍。科学家表示,只要将这些工厂建在火星表面的各个“战略要点”上,就能较快地把整个火星变得跟地球一样温暖。

除了造成温室效应以外,变厚的火星大气层还能减少太阳紫外线的辐射,目前,火星上紫外线的辐射水平远远超出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的承受能力。

火星变地球 移居红色星球不再只是梦想(图)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9日 08:03)

蓝色行星:地球

红色行星:火星

新闻晨报消息:随着美国和欧洲探测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28日披露,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跳跃。

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成“生命天堂”

英国《观察家报》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NASA)在布什总统的大力要求下,已经展开了一个总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火星研究计划。作为该庞大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研究人员出席大会,包括阿瑟·克拉克、格雷格·拜尔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幻作家也受到了邀请。

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高级科学家迈克尔·梅尔说:“长期以来,改造火星一直是热门的科幻话题,但现在,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这个‘天方夜谭’变为现实。我们认为,改造火星这个话题已经像其他的科研项目一样,存在其实现的可能性。”

如今,大部分宇航员都认为,火星确实可以被改造成“小地球”,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大量的资金,科学家们也至少得为之奋斗几十年。

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

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当然,与所有“惊世骇俗”的计划一样,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很多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可怕的、不负责任的。

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

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太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

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随着美国和欧洲探测火星工作的进行,英国媒体28日披露,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跳跃。

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英国《观察家报》3月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借着今年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NASA)在布什总统的大力要求下,已经展开了一个总耗资达数十亿美元的火星研究计划。作为该庞大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将于近日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研究人员出席大会,包括阿瑟·克拉克、格雷格·拜尔在内的一些著名科幻作家也受到了邀请。

当然,与所有“惊世骇俗”的计划一样,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很多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可怕的、不负责任的。

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据《羊城晚报》)
NASA举办“改造火星”研讨会让红色星球变“绿”

IT.SOHU.COM 2004-03-29 16:59 转自: 人民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幻小说家本周探索

据英国《观察家报》昨天报道,美国NASA将于本周举办一个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幻小说家们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严肃探讨人类将火星改造成“绿色星球”的可能性。一些美国科学家相信,在火星上的海洋和湖泊干涸了数十亿年后,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火星完全可以再现“青山绿水”的场景。

改造火星成为严肃话题

据报道,人类“改造火星”的设想将成为一个主要的讨论主题。这次会议的参加者除了众多世界一流科学家外,还包括像阿瑟·克拉克和格雷格·比尔这样的著名科幻小说家。一些美英科学家相信,通过人类的不懈努力,火星这颗“红色星球”完全可以被改造成一个绿色世界,火星上面的巨大陨石坑将可以变成湖泊,火星上炎热的山坡将会覆盖上茂密的森林,从而使火星在将来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美国NASA天体生物学高级科学家迈克尔·梅耶道:“长期以来,改造火星一直是科幻小说中的话题,然而现在,一些严肃科学家已经在研究探讨它的可能性。”

水和甲烷痕迹令改造成为可能

据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飞船和美国NASA的“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都已经探测到清楚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水的痕迹。与此同时,另外一组科学家27日披露,他们已在火星大气中发现了甲烷的痕迹。这种气体多数是生物体排出的废气,它很可能是生活在火星土壤中的火星微生物的副产品。许多天文学家都承认,由于火星上有水存在,火星完全可以被改造成一颗生机盎然的“小地球”,尽管人类可能需要为此付出数十年的时间和无法估量的高昂代价。

加热火星是改造的第一步

据报道,科学家们“改造火星”的第一个步骤,将是寻找一种方法来加厚它的大气层,目前火星上的大气压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此外,科学家还将寻找一种方法以便使火星表面变得更加温暖,目前火星表面的温度能降到零下60摄氏度甚至更低。加利福尼亚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麦克凯博士称,加热火星将是人类“改造火星”计划至关紧要的起点。只有有了更厚、更暖的火星大气层,冻结在火星土壤中的冰才会融化,在火星上植树造林才会成为可能。

反对声音

可能毁灭火星本土生物

不过,另外一些科学家却对“改造火星”抱着谨慎的态度,英国伦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行星科学家莫尼卡·格拉迪道:“我们知道火星以前曾经有过大气层,但不知为何却消失了。如果我们不知道原因,即使我们重新恢复火星的大气,它还会再次轻易消失。而人类的行为很可能已对这颗行星带来某种破坏性的结果,这是很不理智的。”

NASA天体生物学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丽莎·普拉特博士也持相同的观点,她对记者道:“改造火星的主意,很可能会对火星上可能存在的本土微生物带来巨大的威胁。

普拉特称,在火星生命体还没有最终找到前,人类这种“改造火星”的超级实验很可能会摧毁掉火星上存在本土生命的宝贵证据,对科学研究来说,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绿化”火星不如好好保护地球

此外,还有许多科学家则认为“改造火星”的念头非常可怕。剑桥大学天文学协会的保罗·穆丁道:“改造火星的主意尽管很极端,但并不疯狂。如果它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愚蠢念头,我们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不过这个主意显然是非常现实的,正因为如此,它才非常可怕。我们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毁坏我们的地球,而与此同时,我们却要讨论如何美化另一颗星球!”爱尔

两种方法暖化火星

据一些科学家称,加热火星表面和加厚火星大气层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完成。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制造一面直径数英里甚至数十英里之宽的巨大镜子,让其在火星轨道上盘旋,这面“大镜子”将把太阳光聚焦到火星极地的冰盖上,使其融化并释放出冷冻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后,可以引发温室效应,使火星表面趋暖。

另外一种加热火星的方法就是在火星上建造“超级温室气体工厂”,这些超级温室气体是由碳、氯和氟等组成的化合物,它在制造温室效应上要比二氧化碳气体有效数千倍。这样的“超级温室气体工厂”可以建在火星表面各个战略地点,从而引发火星温度缓缓上升。当火星上的大气变厚后,它还可以有效阻挡太空辐射光线对火星表面的照射,从而为将来“移民”火星的地球生物体提供可靠的屏障。
认识火星与改造火星

2004年1月4日和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分别在火星表面的古谢夫环形山和梅里迪亚尼平原成功着陆,其一系列探测活动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人类自1969年7月20日登月成功之后,火星能否成为人类登陆的和改造成移民区的星球呢?火星极具引诱力,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简而概之说火星

火星在希腊神话中是战神之意,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接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为第四,距离地球约1.9亿千米。与地球相比,火星的质量不及地球质量的1/9,半径仅为地球半径的1/2。但是,火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似: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9分22秒,1个火星日只比1个地球日长41分19秒。火星自转轴的倾角也几乎与地球相同,因此,火星也有四季变化。气温比地球低,生存条件远不如地球。火星与地球明显不同的是,火星的公转周期几乎是地球的2倍,火星上每个季节要持续6个月,而不是3个月。

火星是唯一用望过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通过望远镜,火星看起来像个橙色的球,随着季节变化,南北两极出现白色极冠。空间探测显示,火星上至今仍保留着大洪水冲刷的痕迹。科学家推测,火星曾温暖潮湿,而可能出现过生命。

由于火星有极冠,表面有水的迹象,这些迹象是导致生命起源的主要因素,因此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能否改造成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一直是吸引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为了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人们对火星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火星上酷寒强辐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后对火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探测活动。例如,探测器使用了岩石研磨工具,可对大块岩石进行表面研磨,这比前几次探测使用的取样分析技术先进了许多。当年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只进行了表面土壤的取样分析,“火星探路者”号也只做到了对小块岩石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现场分析。

本次登陆火星的研磨工具具有强大的动力,可以在火星岩石上钻出直径45毫米、深5毫米的孔。使岩石露出新的表面,便于科学家进行研究。新鲜的岩石表面末经侵蚀和宇宙射线照射,有助于揭示火星原始岩石的形成和构造。本次登陆火星的仪器测得数椐和拍摄的图像传回地球,使科学家能够真实地分析和评估岩石和土壤的成分,以评估火星远古时期液态水存在的可能性,也能获知目前火星的生态状况。

让人们高兴的是,“机遇”号在火星梅里迪亚尼平原着陆以来,在一个小陨石坑里开来开去,重点对裸露的火星岩床及其上面的岩石进行探测,探测的结果显示,它的着陆区域表面过去曾被液态水浸透,证明火星曾有“水世界”,也可能曾有适合生命居住的好环境。

美国国家航航天局和地理协会对近期获得的科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除了证明火星上曾有过液态水外,就目前的生态状况,火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非常明显。一是火星比地球寒冷得多,其平均温度为-40℃~-60℃;二是火星上存在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和宇宙磁场。这些射线虽不致使登上火星的人马上死亡,但登陆火星者所受辐射约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所受辐射的两倍,其对人体和生命千造成的危害可能是慢性的。另外,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8%,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

火星之行路途遥远

人类是聪明智慧的群体,人类素有这样的豪言壮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么,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能让人类移居火星呢?

2000年11月,来自各种学科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州的艾密斯研究中心举办了“建造火星成为栖息地物理学与生物学”研讨会。会上,美国太空开发研究中心的切里斯·麦凯伊教授论述了他和同事们的有关研究成果。

会上,专家们取得的共识是,在展开改造火星的巨大工程前,应该先完成寻找火星生物的工作。会上,与会者讨论了“超级温室气体”的运用,提出在火星上种植针叶林木,并进行生物基因改造工作,尽快让火星地球化。

有趣的是,为了让火星恢复温暖,麦凯伊提出在火星轨道上设置许多镜子,镜子间相隔90千米,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到火星,太阳的光和热使火星南极的冰盖融化,并在火星表面制造温室气体,或让饱含氨气与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陨石大量坠落到火星表面。这样,酷寒的火星平均温度上升至冰点,有助于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能产生足够的氧气,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便可让火星有适合人类呼吸的大气层,那时火星将成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这正如麦凯伊所说的,火星的诱人之处,不仅仅是现在,而更是在遥远的未来!(王宪忠)�

中国知识产权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08
种些树吧!可能没别的办法了!呵呵
回答者:ehuyansheng - 助理 三级 9-29 14:47

用个火箭推进器把火星推倒远离太阳的地方. 哈哈
回答者:splow - 举人 四级 9-29 14:48

一目前的实力肯定不行,不过可以给写参考:
1“加厚”大气层和“加热”表面温度.第一种方案是,在环火星轨道中建造一面直径达数英里的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大量气态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将大大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并造成明显的温室效应,使火星变暖。第二种方案是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就是能造成超级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一种含有碳、氯和氟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数千倍。科学家表示,只要将这些工厂建在火星表面的各个“战略要点”上,就能较快地把整个火星变得跟地球一样温暖。
回答者:yanghuasen - 经理 四级 9-29 14:50

投放凝固二氧化碳炸弹,增加其温室效应,提高温度,融化其极地固态水,以适合低等生物的繁衍,从而改造其大气结构,增加大气环流的湿度,逐渐改造火星.
回答者:三闲散人 - 经理 四级 9-29 14:53

你如果正想知道,经常去书点看看这方面的书,或许有
回答者:silong911 - 魔法学徒 一级 9-29 14:56

的密度,并造成明显的温室效应,使火星变暖。第二种方案是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就是能造成超级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一种含有碳、氯和氟的混合气
回答者:yuirbaal1 - 试用期 一级 9-29 15:01

到2017年,人类有可能实现让少数人到另一个星球定居。

就连美国这个表面上热衷于航天研究的国家,关于火星的梦想也是不切实际的。早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忙着登月时,火星似乎就已经成为下一个目标。但在过去25年中,我们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绩不过是向火星发射了几个无人探测器罢了。在最近两个火星探测器因故障而烧毁,以及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指责美国航天局管理不善是造成两次失败的原因之后,就连这些似乎也开始远离我们。

但是,火星毕竟已经回到宇宙航线上来。美国航天局和私营部门的科学家一直在悄悄制定飞行计划,设计不仅能使人登上这颗“红色星球”而且经济上也行得通的航天器。他们相信,硬件大体上已经具备。他们认为,资金是可以解决的。美国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研究主任布雷特·德雷克说:“我估计,用不了25年,我们就能把人送上火星,并到火星进行勘探。”

火星登陆的关键是巧妙登陆和降低成本。1989年,布什总统在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20周年期间,要求美国航天局解决怎样把人送上火星的问题。随后,美国航天局提出了为期30年的庞大计划,其中包括在地球低轨道建造太空舱和燃料补给站,并开出4500亿美元这一让人咋舌的天价。

在美国航天局1989年提出计划后的10年中,美国航天界被一项称做“Mars Direct”的飞行方案迷住了。Mars Direct计划是美国航天局的承包商、马丁一玛丽埃塔航天设备公司的工程师制定的,它不仅提出到火星上做客,而且主张在这片外星土地上居住。

使Mars Direct计划备受瞩目的,是这项计划背后潜藏的科学性实在太平凡了。宇航员居住的宇宙飞船,是从美国航天局自发射“水星”载人飞船以来一直在研制的增压舱派生出来的。用于推动宇宙飞船升空的起飞发动机,是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改造的。用于从火星大气中提取水所需的技术,是早年化学试验的产物。正是由于这一原因,Mars Direct计划所需的费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5次飞行大约需要400亿美元,按现在的美元计算,还不到阿波罗计划的一半。

但是,难道花钱不多的太空旅行是到火星旅行的最好办法吗?美国航天局火星无人探测器的最近几次失败表明,用现成部件临时制造的代用品也许可以省钱,但一旦轮到它们飞行时,它们常常无法准确抵达目标。因此,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工程师正在考虑其他火星登陆方案:仍包括可节约费用的就地生产燃料,但主张采用可乘6名宇航员、体积较大的飞行器和类似阿波罗的火星轨道母船。

美国航天局和火星协会的研究小组正在向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德文岛派出探险队,以练习求生技巧和勘探技术。德文岛与火星上寒冷干燥的荒原相似。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研究小组正在改进飞行方案,并尽可能地把费用降到最低限度。

火星是地球之内邻星,星等1.5—2.8等。地球人类对火星从迷惑到认识,从望星兴叹到飞临探测。从本世纪开始,人类将逐步对其实施改造,使之成为未来人类之第二家园。

(一)火星概况(火星改造的前提):

(1)火星基本参数:距日平均2.28亿Km,直径6787Km,地球体积的15%、质量的10.8%、表面重力的38%,公转687地球日,轨道倾角24度(因而有四季气候更替), 自转1.026地球日,有两颗小而不规则的天然卫星。

(2)火星):气层:大气成份:C02 95%,N2 2.7%,Ar l.6%,02 0.13%,水蒸气0.03%,少量甲烷及微尘;气压700帕(地球大气密度之7%o)。

云层主要:是C02干冰,无O3层;经常刮风暴,沙尘满天,此起彼伏,风速可达180M/S。

(3)火星表面温度:尽管有温室效应,白天-12oC,晚上-76oC,平均-32oC;夏日中午短时可达290C以上,冬夜在-125oC以下。两极有白色极冠,主要成份为水冰,其次为干冰。极冠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最大可覆盖到纬度60度。

(4)表面地质地貌:南半球主要是布满山脉、古河床和陨石坑的古老高原;北半球主要是布满火山熔岩的平原;地貌崎岖险恶。奥林匹斯盾火山直径700Km,火山口径80Km,高度27Km;赫拉斯陨石坑直径2000Km,深4Km;水手大峡谷长5000Km;古河床长1000Km,宽60Km。地表偶有火山活动。

岩石和土壤主要成份是石英和赤铁矿,岩石、石块、土壤、泥尘交融,看上去是一个低温、干燥、低气压、生锈、褐色的荒凉世界、不毛之地。没有生命设防:无磁场、无O3层、大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线幅射很强,达生物致死剂量。

(二)地球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火星改造的基础):

火星在天穹上是一颗红色亮星,自古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我国先人取名“荧惑”(奇妙的红光);古巴比伦人称“尼嘎”(刚烈英雄);古埃及人称“哈·底契”(红色亮星);古希腊人称“阿瑞斯”(战神);古罗马人称“玛尔斯”(神火之星)。Mars之名被国际沿用至今。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火星,开创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之先河。1877年米兰天文台台长亚帕雷利斯基观测火星之后,宣布发现“火星运河”及“火星人!”于是“大战火星人”等小说和电影应运而生。1976年美国海盗号飞船拍摄到“西多尼亚人头”像,人们认为是火星人:正建造产物或认为是火星神灵显现,警告地球人类不得侵犯火星!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人类陆续用先进仪器探测火星,主要目的是了解火星表面环境,以考虑人类如何前往生存:探索火星有否水源,并求证实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飞船,其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别从空间到地面对火星99%的面积开展了多项勘测,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化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境极端恶劣,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也未能发现,更没有什么火星人!
之后人们收集到12块火星陨石,其中1984年美国学者在南极洲发现一块重1.9Kg的火星陨石(ALHS,4001),发现其上有原始细胞化石,碳氢化合物及碳酸盐,类似于地球原始生命活动产物,一时又将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纪以来,美国、前苏联、欧洲、日本等陆续向火星发射三十八艘探测装置,其中二十一艘失败,十七艘成功,五个着陆器先后登陆,获空间、地面照片二十多万张,数据三万多份。最近两艘是2003年分别发射,2004年1月3日登陆的“勇气号”和1月25日登陆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高智能机器人)。经定点勘测,证实火星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远古海洋和洪水泛滥的残迹,科学界认为火星过去曾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水是生命之先决条件,以上探测成果为解答火星生命之谜提供了线索,为地球人类未来对火星之改造、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前景。

有报道美国拟于2007年派出机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标本回地球化验, 2020年发射火星通讯卫星,通过国际合作-2030年建造火星轨道空间站,争取本世纪中实现地球人类之火星旅游及下世纪之火星移民。
回答者:different不同 - 副总裁 十级 9-29 15:06

种树好呀 用处多 呵呵
回答者:elalala - 试用期 一级 9-29 15:09

不是说 火星上有水么?

那 氧 跟氢 就有了 还缺的就是炭元素

给火星加炭 加热
恩 我也听说是利用上面的冰之类的创造出水 这样来产生大气层 制造出类似地球的东东 不过比地球好的是你刚还在沙滩享受日光浴 再坐十几二十分钟的汽车就可以在高山上滑雪
回答者:爱的观览车 - 助理 二级 9-29 19:32

将轨道卫星修建成光环,在星球表面建立全封闭根据地。
回答者:耗散的空虚 - 举人 五级 9-29 19:38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你就慢慢等吧

参考资料:恩 我也听说是上滑雪

第2个回答  2006-09-29
到2017年,人类有可能实现让少数人到另一个星球定居。

就连美国这个表面上热衷于航天研究的国家,关于火星的梦想也是不切实际的。早在阿波罗飞船的宇航员忙着登月时,火星似乎就已经成为下一个目标。但在过去25年中,我们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绩不过是向火星发射了几个无人探测器罢了。在最近两个火星探测器因故障而烧毁,以及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指责美国航天局管理不善是造成两次失败的原因之后,就连这些似乎也开始远离我们。

但是,火星毕竟已经回到宇宙航线上来。美国航天局和私营部门的科学家一直在悄悄制定飞行计划,设计不仅能使人登上这颗“红色星球”而且经济上也行得通的航天器。他们相信,硬件大体上已经具备。他们认为,资金是可以解决的。美国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研究主任布雷特·德雷克说:“我估计,用不了25年,我们就能把人送上火星,并到火星进行勘探。”

火星登陆的关键是巧妙登陆和降低成本。1989年,布什总统在纪念阿波罗11号登月20周年期间,要求美国航天局解决怎样把人送上火星的问题。随后,美国航天局提出了为期30年的庞大计划,其中包括在地球低轨道建造太空舱和燃料补给站,并开出4500亿美元这一让人咋舌的天价。

在美国航天局1989年提出计划后的10年中,美国航天界被一项称做“Mars Direct”的飞行方案迷住了。Mars Direct计划是美国航天局的承包商、马丁一玛丽埃塔航天设备公司的工程师制定的,它不仅提出到火星上做客,而且主张在这片外星土地上居住。

使Mars Direct计划备受瞩目的,是这项计划背后潜藏的科学性实在太平凡了。宇航员居住的宇宙飞船,是从美国航天局自发射“水星”载人飞船以来一直在研制的增压舱派生出来的。用于推动宇宙飞船升空的起飞发动机,是用航天飞机的发动机改造的。用于从火星大气中提取水所需的技术,是早年化学试验的产物。正是由于这一原因,Mars Direct计划所需的费用是完全可以承受的:5次飞行大约需要400亿美元,按现在的美元计算,还不到阿波罗计划的一半。

但是,难道花钱不多的太空旅行是到火星旅行的最好办法吗?美国航天局火星无人探测器的最近几次失败表明,用现成部件临时制造的代用品也许可以省钱,但一旦轮到它们飞行时,它们常常无法准确抵达目标。因此,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工程师正在考虑其他火星登陆方案:仍包括可节约费用的就地生产燃料,但主张采用可乘6名宇航员、体积较大的飞行器和类似阿波罗的火星轨道母船。

美国航天局和火星协会的研究小组正在向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德文岛派出探险队,以练习求生技巧和勘探技术。德文岛与火星上寒冷干燥的荒原相似。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研究小组正在改进飞行方案,并尽可能地把费用降到最低限度。

火星是地球之内邻星,星等1.5—2.8等。地球人类对火星从迷惑到认识,从望星兴叹到飞临探测。从本世纪开始,人类将逐步对其实施改造,使之成为未来人类之第二家园。

(一)火星概况(火星改造的前提):

(1)火星基本参数:距日平均2.28亿Km,直径6787Km,地球体积的15%、质量的10.8%、表面重力的38%,公转687地球日,轨道倾角24度(因而有四季气候更替), 自转1.026地球日,有两颗小而不规则的天然卫星。

(2)火星):气层:大气成份:C02 95%,N2 2.7%,Ar l.6%,02 0.13%,水蒸气0.03%,少量甲烷及微尘;气压700帕(地球大气密度之7%o)。

云层主要:是C02干冰,无O3层;经常刮风暴,沙尘满天,此起彼伏,风速可达180M/S。

(3)火星表面温度:尽管有温室效应,白天-12oC,晚上-76oC,平均-32oC;夏日中午短时可达290C以上,冬夜在-125oC以下。两极有白色极冠,主要成份为水冰,其次为干冰。极冠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最大可覆盖到纬度60度。

(4)表面地质地貌:南半球主要是布满山脉、古河床和陨石坑的古老高原;北半球主要是布满火山熔岩的平原;地貌崎岖险恶。奥林匹斯盾火山直径700Km,火山口径80Km,高度27Km;赫拉斯陨石坑直径2000Km,深4Km;水手大峡谷长5000Km;古河床长1000Km,宽60Km。地表偶有火山活动。

岩石和土壤主要成份是石英和赤铁矿,岩石、石块、土壤、泥尘交融,看上去是一个低温、干燥、低气压、生锈、褐色的荒凉世界、不毛之地。没有生命设防:无磁场、无O3层、大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线幅射很强,达生物致死剂量。

(二)地球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火星改造的基础):

火星在天穹上是一颗红色亮星,自古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我国先人取名“荧惑”(奇妙的红光);古巴比伦人称“尼嘎”(刚烈英雄);古埃及人称“哈·底契”(红色亮星);古希腊人称“阿瑞斯”(战神);古罗马人称“玛尔斯”(神火之星)。Mars之名被国际沿用至今。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火星,开创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之先河。1877年米兰天文台台长亚帕雷利斯基观测火星之后,宣布发现“火星运河”及“火星人!”于是“大战火星人”等小说和电影应运而生。1976年美国海盗号飞船拍摄到“西多尼亚人头”像,人们认为是火星人:正建造产物或认为是火星神灵显现,警告地球人类不得侵犯火星!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人类陆续用先进仪器探测火星,主要目的是了解火星表面环境,以考虑人类如何前往生存:探索火星有否水源,并求证实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飞船,其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别从空间到地面对火星99%的面积开展了多项勘测,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化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境极端恶劣,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也未能发现,更没有什么火星人!
之后人们收集到12块火星陨石,其中1984年美国学者在南极洲发现一块重1.9Kg的火星陨石(ALHS,4001),发现其上有原始细胞化石,碳氢化合物及碳酸盐,类似于地球原始生命活动产物,一时又将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纪以来,美国、前苏联、欧洲、日本等陆续向火星发射三十八艘探测装置,其中二十一艘失败,十七艘成功,五个着陆器先后登陆,获空间、地面照片二十多万张,数据三万多份。最近两艘是2003年分别发射,2004年1月3日登陆的“勇气号”和1月25日登陆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高智能机器人)。经定点勘测,证实火星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远古海洋和洪水泛滥的残迹,科学界认为火星过去曾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水是生命之先决条件,以上探测成果为解答火星生命之谜提供了线索,为地球人类未来对火星之改造、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前景。

有报道美国拟于2007年派出机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标本回地球化验, 2020年发射火星通讯卫星,通过国际合作-2030年建造火星轨道空间站,争取本世纪中实现地球人类之火星旅游及下世纪之火星移民。
第3个回答  2006-10-02
“加厚”大气层和“加热”表面温度.第一种方案是,在环火星轨道中建造一面直径达数英里的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大量气态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将大大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并造成明显的温室效应,使火星变暖。第二种方案是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就是能造成超级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一种含有碳、氯和氟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数千倍。科学家表示,只要将这些工厂建在火星表面的各个“战略要点”上,就能较快地把整个火星变得跟地球一样温暖。
(一)火星概况(火星改造的前提):

(1)火星基本参数:距日平均2.28亿Km,直径6787Km,地球体积的15%、质量的10.8%、表面重力的38%,公转687地球日,轨道倾角24度(因而有四季气候更替), 自转1.026地球日,有两颗小而不规则的天然卫星。

(2)火星):气层:大气成份:C02 95%,N2 2.7%,Ar l.6%,02 0.13%,水蒸气0.03%,少量甲烷及微尘;气压700帕(地球大气密度之7%o)。

云层主要:是C02干冰,无O3层;经常刮风暴,沙尘满天,此起彼伏,风速可达180M/S。

(3)火星表面温度:尽管有温室效应,白天-12oC,晚上-76oC,平均-32oC;夏日中午短时可达290C以上,冬夜在-125oC以下。两极有白色极冠,主要成份为水冰,其次为干冰。极冠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最大可覆盖到纬度60度。

(4)表面地质地貌:南半球主要是布满山脉、古河床和陨石坑的古老高原;北半球主要是布满火山熔岩的平原;地貌崎岖险恶。奥林匹斯盾火山直径700Km,火山口径80Km,高度27Km;赫拉斯陨石坑直径2000Km,深4Km;水手大峡谷长5000Km;古河床长1000Km,宽60Km。地表偶有火山活动。

岩石和土壤主要成份是石英和赤铁矿,岩石、石块、土壤、泥尘交融,看上去是一个低温、干燥、低气压、生锈、褐色的荒凉世界、不毛之地。没有生命设防:无磁场、无O3层、大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线幅射很强,达生物致死剂量。

(二)地球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火星改造的基础):

火星在天穹上是一颗红色亮星,自古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我国先人取名“荧惑”(奇妙的红光);古巴比伦人称“尼嘎”(刚烈英雄);古埃及人称“哈·底契”(红色亮星);古希腊人称“阿瑞斯”(战神);古罗马人称“玛尔斯”(神火之星)。Mars之名被国际沿用至今。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火星,开创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之先河。1877年米兰天文台台长亚帕雷利斯基观测火星之后,宣布发现“火星运河”及“火星人!”于是“大战火星人”等小说和电影应运而生。1976年美国海盗号飞船拍摄到“西多尼亚人头”像,人们认为是火星人:正建造产物或认为是火星神灵显现,警告地球人类不得侵犯火星!

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人类陆续用先进仪器探测火星,主要目的是了解火星表面环境,以考虑人类如何前往生存:探索火星有否水源,并求证实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1975年美国向火星发射“海盗1号”和“海盗2号”飞船,其轨道器和着陆器分别从空间到地面对火星99%的面积开展了多项勘测,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化验。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环境极端恶劣,连生命力极强的微生物也未能发现,更没有什么火星人!
之后人们收集到12块火星陨石,其中1984年美国学者在南极洲发现一块重1.9Kg的火星陨石(ALHS,4001),发现其上有原始细胞化石,碳氢化合物及碳酸盐,类似于地球原始生命活动产物,一时又将火星生命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纪以来,美国、前苏联、欧洲、日本等陆续向火星发射三十八艘探测装置,其中二十一艘失败,十七艘成功,五个着陆器先后登陆,获空间、地面照片二十多万张,数据三万多份。最近两艘是2003年分别发射,2004年1月3日登陆的“勇气号”和1月25日登陆的“机遇号”火星探测车(高智能机器人)。经定点勘测,证实火星上存在一定数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远古海洋和洪水泛滥的残迹,科学界认为火星过去曾是一个温暖潮湿的世界。水是生命之先决条件,以上探测成果为解答火星生命之谜提供了线索,为地球人类未来对火星之改造、开发和利用开辟了前景。
第4个回答  2006-09-29
一目前的实力肯定不行,不过可以给写参考:
1“加厚”大气层和“加热”表面温度.第一种方案是,在环火星轨道中建造一面直径达数英里的反光镜,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大量气态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将大大增加火星大气层的密度,并造成明显的温室效应,使火星变暖。第二种方案是在火星上建造一些特殊的工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就是能造成超级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一种含有碳、氯和氟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强数千倍。科学家表示,只要将这些工厂建在火星表面的各个“战略要点”上,就能较快地把整个火星变得跟地球一样温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