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功能状态的评估的三个层次及意义

老年人功能状态的评估的三个层次及意义

功能状态的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高级日常生活能力三个层次。
1.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需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如衣(穿脱衣、鞋帽,修饰打扮)、食(进餐)行(行-走、变换体位、上下楼)个人卫生(洗漱、沐浴、如厕、控制大小便),这一层次的功能受限,将影响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ADA不仅是评估老年人功能状态的指标也是评估老年人是否需要补偿服务的指标。
2.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在家中或寓所内进行自我护理活动的能力,包括购物、家庭清洁和整理、使用电话、付账单、做饭、洗衣、旅游等,这一层次的功能提示老年人是否能独立生活并具备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3.高级日常生活能力:反映老年人的智能能动性和社会角色功能,包括主动参加社交、娱乐、职业活动等。随着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疾病的困扰,这种能力可能会逐渐丧失。例如,股骨颈骨折使-位经常参加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的老年人失去了参与这些活动的能力,这将使这位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受到明显影响。高级日常生活能力的缺失,要比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缺失出现得早,一旦出现,就预示着更严重的功能下降。因此如果发现老年人有高级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就需要及时作进一步的功能性评估。 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8
老年身体认知世界上有基本标准一般主要是身体健康指标和老人目前智商能力都有标准时!不在指标中就算弱智商和老年退化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5

老年人评估指标可分为4级: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

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精神状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精神状态
之中,人们常用精神状态表达当时的心境、还有传递给外界的感觉信息。
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的概念:感知觉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过程。感觉: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获得的客观事物形状与色彩,声音、气味、味道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之上大脑对各种不同属性进行整合,并结合以往的经验而形成的整体影像。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感觉与外界客观事物是相一致的。沟通能力: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
社会参与的概念:老人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态,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自身感受
等信息。包括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时间/空间定向、人物定向、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