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种子怎么种,满天星种植方法介绍

如题所述

先将土湿透,定型后撒种子,上覆一层薄薄的土,浇水原则是干透浇,脱离苗期应减少浇水量,播种最适温度为15~20℃,所以南方地区春秋季节播种即可,北方地区在春季播种。通常10天左右,小苗即可发芽,要带土移植。

满天星的播种方法

选择疏松的土壤

其实花土不需要买,直接到外面挖点就好。种植前,先将土湿透,定型后撒种子,上覆一层薄薄的土,阳光、温度必不可少,浇水原则是干透浇,脱离苗期应减少浇水量,随着满天星的成长,会出现徒长现象,需要不断加土固定,不可太密集。

若种植的比较小心建议种植前对土壤消毒一下,在阳光下暴晒几天即可。

播种

满天星由于在整个生长期比较怕热的,并且播种最适温度为15~20℃,所以南方地区春秋季节播种即可,北方地区在春季播种。

发芽后移栽

满天星很容易成活,通常10天左右,小苗即可发芽。但是满天星换盆很容易死,但是如果带土移植,就比较容易成活,就是移植后浇水要非常小心,不能把小苗浇倒!

满天星播种注意事项

1、先把泥炭土浇湿,然后播种。浇水就要浇透,不要只浇表面。

2、要避光,要覆土(盖住种子即可)。注意种植深度,太深种子很难发芽,太浅种子过早见光也不容易发芽。

3、盖上保鲜膜,膜上用牙签戳一些小洞。

4、放到避光遮荫的地方,要注意保持通风。

满天星播种后养护

栽后约20--35天,植株下部开始萌发侧芽,这时,可以保留下部3--4对叶打去主顶,让侧枝生长,以便能获得高产,一般每棵保留6--8个侧枝。多数品种从打顶到开花需要70--90天。不打顶也可以,但可能开花会比较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31
  满天星种子的种植方法
  一、选取松软土壤,先将土湿透,定型后撒种子,上覆一层薄薄的土,阳光、温度必不可少,浇水原则是干透浇,脱离苗期应减少浇水量,随着满天星的成长,会出现徒长现象,需要不断加土固定,不可太密集。
  满天星种子的种植方法
  二、满天星由于在整个生长期比较怕热的,并且播种最适温度为15~20℃,故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播种:先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进行高温杀菌。(建议使用专门的播种泥炭进行播种)。
  三、播种注意点:
  1、先把泥炭土浇湿,然后播种。
  2、要避光,要覆土(盖住种子即可)。
  3、盖上保鲜膜,膜上用牙签戳一些小洞。
  4、放到避光遮荫的地方,要注意保持通风。
  四、满天星换盆很容易死,但是如果带土移植,就比较容易成活,就是移植后浇水要非常小心,不能把小苗浇倒!!
  五、栽后约20--35天,植株下部开始萌发侧芽,这时,可以保留下部3--4对叶打去主顶,让侧枝生长,以便能获得高产。一般每棵保留6--8个侧枝。多数品种从打顶到开花需要70--90天。不打顶也可以,但是产量会变低。
  满天星,原名为重瓣丝石竹,原产地中海沿 岸。属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其株高约为65-70厘米,茎细皮滑,分枝甚多,叶片窄长,无柄,对生,叶色粉绿。喜温暖湿润和阳光 充足环境,适宜于花坛、路边和花篱栽植,也非常适合盆栽观赏和盆景制作。初夏开花,花朵如豆,每朵5瓣。满天星的花语为:清纯、关怀等。
第2个回答  2015-12-22
扦插育苗
满天星商品化切花生产的,种苗繁殖以组培为主,也可以扦插,一些单瓣种可用种子的繁殖,但生长过慢,因此不建议播种繁殖。我国南方大多在秋天种植,每亩约种2000到2500株左右。
繁殖一般采用扦插繁殖,在春季将植株新枝剪下10厘米左右,3~4根为一丛扦插在沙床里喷水保湿,大约15天生根,再培育20多天时间移栽到土壤培育成大苗出售。一般30天左右生根。在梅雨季节可采用嫩枝扦插,选取当年顶端嫩枝扦插,插后2~3周生根。
扦(qian)插生根率不太高,宜选用带4~5对叶片的插穗,用生根粉或其他生长素处理扦插于珍珠岩作基质的插床上,可不受季节限制,但以3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最佳时期。温度在15℃以上时,一般20天即可发根。
组培:采用茎尖培养,繁殖系数高,根系生长状况好,苗质量好。用组培苗生产切花,花枝挺拔,色泽纯正,切花质量高。

播种育苗
选疏松土壤做床,于9月播种,稍覆细土,约10天发芽,入冬前移至冷床越冬。发芽适温15~20度。生长适温:10~25度。播种期:早秋-早春。
幼苗定植:满天星活后,翌年春天带土移植露地,幼苗定植成活后摘心一次,促使其多分枝。待植株高度20厘米以上,灌水量酌量减少,稍干旱便能促进开花,一般于5月中下旬开花。
寒冷地区宜春播,土壤不结冻地区可秋播。发芽最适发芽温度为21~22℃。7~10天幼苗出土。定植后长至8节左右时摘心,侧芽长至5~10cm时抹芽,去弱留强。定植初期勤灌水,花芽开始形成时适当控水。
本种也可于11月份上冻前露地直播或于早春播种。
养护
满天星性喜凉爽,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15度~25度,在30度以上或10度以下容易引起莲座状丛生,只长茎不开花。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含水量适中,pH值为7左右。
扦插-幼苗期
3月至5月
生根粉或500毫克/千克萘乙酸后,在1:1的珍珠岩与砻糠灰为介质的苗床上进行扦插,保温保湿,约25~30天后生根。因扦插生根较困难,如今多用组培苗。
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施入充足基肥,每100平方米用氮10千克、磷7千克、钾14千克,基肥用量应占总肥量的60%~70%。定植宜浅植,以后要逐渐培土。定植株距50厘米左右。
侧枝。当侧枝叶片展开时,留3~4个侧枝,其余抹掉。苗期需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薄肥,以氮肥为主。苗期还应经常松土、培土,以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和根系发育良好。同时注意及时除草。
调控花期
如置于温室栽培,则更可调节花期,争取在春节前上市。
宿根霞草生长和开花的特性即生长发育特性。除了在长日照开花和满天星花芽形成之后花茎迅速伸长这两点自欺欺人的特性外,还有三点:即在秋季已莲座化的植株、接受低温之后打破莲座、生长活性提高。活性提高后,即使在早春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也缓慢生长,在生长达到某种程度之后,温度若提高,则在长日照下形成花芽,同时,花茎迅速伸长而开花。如果遇到夏季高温则降低生长活性,在秋凉、短日照条件下以莲座状态迎冬。如果形成莲座状态,在秋冬两季宿根霞草生长活性极低,处于难以开花的状态。可以用高温和长日照处理防止莲座化的产生。

具体方法:用15~25℃的温度,冬季补光至最低12小时,16小时最佳(最好深夜照明),进行栽培,就能在秋冬或早春获得切花;或者,在7月中旬起,在2~3℃的条件下植株冷藏至9月中旬定杆,然后,在8℃以上温度长日照条件下栽培,12月开花;莲座化还可用激素来防止,在要形成莲座时,用氨基嘌呤(300×10-6)喷洒,或用赤霉素(300×10-6)喷洒,均可显著促进追答

往往是决定满天星栽培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水分管理要严格控制,过湿长势变弱,积水会引起根腐死亡。当植株长到30厘米时要控制浇水,特别是显蕾期更要小心,花期亦要干一些。多雨地区栽培要搭棚避雨。
肥料
满天星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和“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两个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定植后要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春季:
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恢复,并且逐步进入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对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红黄满天星摆放在一起
秋季:
播种苗上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来。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冬季:
虽然它继续生长,但偏低的气温会使它的生长速度放慢,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4~7天。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注: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