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药方有哪些?

如题所述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临床表现以鼻流浊涕、鼻塞、头痛经久不愈为主症。

本病属于中医学“鼻渊”范畴,是鼻科慢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古代医家又将本病命名为“脑漏”、“脑渗”、“控脑痧”等。

【方一】二陈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6克,橘红15克,白茯苓12克,甘草6克。

【功用】宣肺化痰,祛浊通窍。

【主治】痰浊阻肺鼻流白黏涕,量多,鼻塞,头昏。

【方解】方中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可加白芷、厚朴、苍术等加强化浊祛痰之力,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等宣通鼻窍。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陈皮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分泌物增多,利于排除;茯苓能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体液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二】辛夷清肺饮

【出处】《医宗金鉴》

【组成】辛夷花9克,生甘草6克,石膏24克,知母15克、栀子12克,黄芩6克、枇杷叶12克,升麻12克,百合12克、麦冬12克。

【功用】宣肺清热,解郁通窍。

【主治】肺经蕴热涕黄量少,鼻塞;检查见鼻肌膜红肿,中鼻道有脓涕,可有头痛、咽痒、咳嗽,吐少量黄痰等。

【方解】方中以辛夷宣畅肺气,散邪通窍;升麻、枇杷叶、黄芩、山栀子、石膏、知母清热泄肺;百合、麦冬润肺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石膏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有消炎、抗水肿作用,煅制后能收敛黏膜、皮肤等组织,减少分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三】温肺止流丹

【出处】《辨证录》

【组成】诃子3克,甘草3克,桔梗9克,鱼脑骨(煅过存性)15克、荆芥1.5克,细辛1.5克,人参1.5克。

【功用】温补肺脏,散寒通窍。

【主治】肺气虚寒间歇性鼻塞,鼻涕黏白,嗅觉减退,头昏头胀。

【方解】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细辛、荆芥疏散风寒;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诃子对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用法】上药研细末,糊丸,每服5克,每日2次。

【方四】参苓白术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炒扁豆24克,人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9克,怀山药12克,莲子肉9克,薏苡仁9克、砂仁3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

【功用】健脾利湿,益气通窍。

【主治】脾气虚弱鼻涕白黏或黄稠,量多,头昏重,嗅觉减退,鼻塞较重。

【方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健脾渗湿;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人参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茯苓能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体液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五】肾气丸

【出处】《济生方》

【组成】熟地黄24克,炒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牡丹皮15克,官桂9克,炮附子6克,川牛膝9克,车前子9克。

【功用】温补肾阳,散寒通窍。

【主治】肾阳虚衰鼻涕清稀,量多不止,鼻塞,嗅觉减退,鼻痒,喷嚏时作,每遇风冷则症状加重。

【方解】方中六味地黄汤滋肾健脾,以资化源;附子、肉桂温肾壮阳;牛膝、车前子补肾利水。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山茱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六】通窍活血汤

【出处】《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老葱3根,生姜9克,大枣5枚,麝香0.3克,黄酒半斤。

【功用】活血化瘀,解毒除渊。

【主治】气血瘀阻鼻涕白黏或黄稠,鼻塞较甚,头昏沉闷痛,痛无定时,迁延不愈。

【方解】方中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以导滞通窍;以麝香芳香通窍,老葱、姜枣调和营卫。

【药理】红花黄素可增加与改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赤芍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法】将前7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方七】银翘辛夷汤

【出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组成】银花9克,连翘12克,辛夷3克,山栀3克,黄芩3克,桑叶9克,荆芥6克,薄荷3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丝瓜藤10克。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

【主治】鼻渊因风热上乘,肺失宣利,热毒壅盛,熏蒸鼻窍者,见鼻流浊涕,腥臭气秽,黏稠不易擤出,鼻塞不通,头痛昏胀,眉棱骨痛,或发热恶寒等。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与荆芥、桑叶、薄荷同用疏散肺热,透达表邪;黄芩,山栀清泻肺火;辛夷入肺经而通鼻窍;丝瓜藤化痰湿、通鼻络;桔梗引诸药入肺经,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共为轻清上行,解毒通窍之剂。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均具有抗炎、解热、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八】辛前甘桔汤

【出处】《中医杂志》

【组成】辛夷、防风各6克,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桔梗9克,甘草3克。

【功用】祛风化痰,利湿通窍。

【主治】脾胃湿热型鼻渊。

【方解】方中辛夷、防风、前胡辛温祛风;天花粉滋阴清热;薏苡仁、桔梗健脾利湿化痰通窍。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桔梗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天花粉对多种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九】白芷黄芩汤

【出处】《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白芷、黄芩各30~60克。

【功用】清热通窍。

【主治】额窦炎。

【方解】方中白芷散风邪通窍;黄芩清热解毒,两药共奏清热通窍之功。

【药理】现代实验研究表明白芷含有多种呋喃香豆素,对多种病毒、革兰氏阳性菌、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液有镇痛、消炎、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二汁,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十】牛氏通窍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辛夷、苍耳子各12克,黄芩、防风、升麻、藁本、荆芥、牛蒡子、蝉蜕各9克,连翘、川芎各10克,白芷15克。

【功用】疏风清热通窍。

【主治】肺经风热所致鼻渊。

【方解】方中辛夷、苍耳子、防风、升麻、藁本、荆芥、牛蒡子、白芷疏散风邪;黄芩、蝉蜕、连翘清热解毒;川芎行气通窍。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其抑菌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素和黄芩苷,还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十一】镇痛饮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鱼腥草30克,黄芩、钩藤各15克,羌活、防风、苍耳子各12克,川芎、白芷、蔓荆子各10克,僵蚕、甘草各9克,白附子6克。

【功用】清肺泄热,消肿排脓,活血止痛。

【主治】额窦炎,头额胀痛朝重暮轻,鼻塞多涕者。

【方解】方中鱼腥草清肺泄热排脓,羌活、防风、苍耳子、白芷、蔓荆子散风邪;黄芩泄热解毒;钩藤、僵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白附子、川芎行气止痛。

【药理】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有较好的抑制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方十二】取渊汤

【出处】《辨证录》

【组成】辛夷6克,当归30克,柴胡12克,栀子9克,玄参30克,贝母30克。

【功用】清肝活血通窍。

【主治】鼻塞不通,鼻流浊涕,适用于鼻渊肝胆火热证。

【方解】方中辛夷辛温散邪;柴胡、栀子清肝泻火;玄参、当归、贝母活血散结通窍。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煎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当归有抗炎、抗菌、止痛作用,又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5-07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药方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例如鼻塞、流鼻涕、鼻涕倒流、咳嗽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以下是一些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药方:

    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是用生理盐水或海水冲洗鼻腔,可以帮助清除鼻涕、过敏原和其他刺激物。它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家庭治疗方法,可以每天进行多次。

    2. 鼻喷激素

    鼻喷激素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可以减少鼻腔肿胀和炎症。它们通常需要每天使用数周才能见效。常见的鼻喷激素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和糠酸莫米松。

    3.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可以阻断组胺,组胺是一种在过敏反应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帮助减轻鼻塞、流鼻涕和鼻痒等过敏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

    4. 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可以阻止白三烯,白三烯是一种在过敏和炎症反应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帮助减轻鼻塞、流鼻涕和鼻痒等过敏症状。常见的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孟鲁司特钠和扎鲁司特。

    5. 减充血剂

    减充血剂可以收缩血管,从而减少鼻腔肿胀和鼻塞。它们通常作为鼻腔喷雾剂或药片使用。常见的减充血剂包括伪麻黄碱和苯肾上腺素。

    6. 口服抗生素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慢性鼻窦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生素。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

    7. 手术

    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鼻窦手术可以扩大鼻窦开口,改善引流,并清除感染或其他阻塞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方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目的是控制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治疗方案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见到效果。除了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避免过敏原、使用加湿器和保持充足的水分,也有助于管理慢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