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还是孙权的草船借箭?

如题所述

草船借箭的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行进五六里,孙权下令鼓乐齐鸣,曹操生性多疑,见吴军整肃威武,恐有诈,不敢出战,并长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儿,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连忙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片刻之后,箭均船平,吴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可见,“草船借箭”的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五年以后。为体现诸葛亮的智慧,罗贯中将这个故事借给了他。

扩展资料:

草船借箭的道理:

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包括对手的性格,气象条件,来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1、通晓天文地理,有丰富的气象学知识,能预测到几天内的天气变化。

2、能做到知己知彼。他算定曹操多疑,雾天不敢出城布阵。

3、有胆魄,敢于以少数的兵力,去对抗曹操,表现出了一个军事家的气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1
当时在东吴孙权的地盘上,诸葛亮舌战群儒,终结成蜀、吴联盟,共同抗击曹操,是诸葛亮用草船借了曹操的箭。
第2个回答  2022-11-12
孙权借箭。据《武竹传·裴松之引》记载,孙权曾多次向曹操挑战,但曹操没能坚持住。孙权亲自驾轻舟,从濡须入曹水寨。
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原来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样子,下令大军戒备,不可乱射弓箭弩。孙权在曹操前面走了五六里路才回来。临行时击鼓奏乐给君听,这些都被曹操感叹,说生儿育女如孙仲谋。
历史原文
李悟说,曹公出了濡须,做了油轮,夜间渡海。水军权,三千多人,几千人没淹死。权力挑战,大众坚持不下去。权乃来,乘轻舟,从濡须口入军。大家都觉得他们是挑战者,想打击他们。巩:这位一定是孙权,他要见我们的军官。所有的士兵都很严格,弩不得松。
向右走五六英里,回到布道台。吴恭见众舟舟用兵,喟然而去,子时如,刘景升子若豚犬耳。对全健和曹公来说,据说泉水会孕育生命,大众应该尽早去。不要纸上谈兵,足下成仙,不能独善其身。曹的将领说,孙权没有欺负孤。但是军队也是。
说:权乘大船来见军马,大臣弓弩乱射,箭射中了他的船。船上讲究掩护,于是权回到船上,同时中箭。所有的箭都是平的,但它被退回来了。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daf2edda3cc7cd93363a84b2b01213fb90e91d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第3个回答  2020-06-01
三国演义中自然是诸葛亮草船借箭。但历史上实际是孙权。后在一些三国其他故事中,曾演变为周瑜版本草船借箭。最后在罗版本三国演义中,成了诸葛亮的故事。
第4个回答  2020-06-01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船应该是诸葛亮借孙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