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难的作业高手进来下~地理因素如何影响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文化?

1.解释某些地理因素如何影响特定国家/地区的发展【例~长江/黄河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2.论述某些地理因素如何促进或妨碍文化的传播。
就是找2个地理因素对其解释和论述
最好有现成的答案~没有的话各位高手也给我提供一下写作的思路
先谢谢了~~

澳大利亚
1) 位置:120`W-150`W`
2)地形:东部(大分水岭)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和北艾尔湖,地下水资源丰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3)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干燥面积广) 冬季温暖利于牲畜安全过冬,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广大内陆和两部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地中海气候: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正常(副热带高压控制)
不正常(西澳大利亚寒流,大分水岭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热带雨林气候:东南信风迎风坡 东澳大利亚暖流
树林-草原-荒漠 降水沿海向内陆递减
注: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大陆干旱面积广其原因主要是: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东部大分水岭的屏障作用缩小了东南信风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西部寒流影响。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植被带分布及形成原因:半环状 降水由东南北三方面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
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度为荒漠带
4)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主营牧羊带:墨累—达令盆地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农牧业
类型:混合农业 特点:以家庭农场为单位,农业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
高,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优点:1.农场就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土地种小麦,牧草和休耕交替,有利保持土壤肥力
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3.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牧羊,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的适应性
注: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1) 引水灌溉 地下水丰富 气候适宜
2) 地形 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气候 冬季温暖利于牲畜安全过冬,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广大内陆和两部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然草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4)河流中部平原 地下水丰富
5)无食肉猛兽,牲畜少天敌侵害
补: 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参考资料:澳大利亚地理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27
一。地理因素分为 1)自然地理因素;2)人文地理因素。
1)自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例如水文,就你说的黄河吧,长江对该地区的影响:
1.冲击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2.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3。有利于航运的发展,交通便利。
4.在古代,有军事防御作用。
5.弊端:会造成洪水等自然灾害。
2)人文包括: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等。
二。例如地形。地形闭塞的地区,对外交通不便,阻碍的了该地对外联系,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大致就这几个方面吧……

明白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7
这些因素是:当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由于交通的限制,只会在当地形成一种文化。而其他地区也会在他们的地区星辰一种文化。所以影响这些发展最主要的是交通。我看其他两位回答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