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原因大致上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般说来,失业按其原因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自愿失业等等。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波动过程中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成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当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但由于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导致求职性失业的产生。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季节性,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在经济衰退时期,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下降,因有效需求不足而使部分工人失业,这种失业是和经济的周期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进步,或采用了节约劳动的机器而引起的失业。这种失业多半是由于资本替代了劳动而造成的工人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特点也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结构性失业与技术性失业有部分重叠,但除技术进步外,国际竞争,非熟练工人缺乏培训,消费习惯改变,政府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我国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劳动者的素质较差,是导致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人口增长较快。就拿城镇居民来说,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而城镇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劳动力又相对过剩,使新增的这一部分劳动力无法顺利安置。另外,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据统计,我国企业现有职工队伍中,初中文化以下者高达68%,全国700万青年职工中达高级工者仅占3%。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广东省也不例外。广东省的高级技术工人不足60万,占工人总人数10%左右 。如此看来,职工的大量失业就在所难免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9

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与之相适应,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四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分流部分劳动力。

第3个回答  2022-06-28
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峰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十年间上升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他经济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另外,随着企业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上形成的富余人员问题将要逐步得到解决,多年来积淀的大量冗员进入社会竞争就业岗位将成为必然趋势。可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二是我国正在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与之相适应,劳动力结构必然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人员失业,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状况增加了失业压力。
三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反而会减少用人,分流部分劳动力,致使失业人员数量增加。
四是由于许多失业人员技能单一,职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上择业观念陈旧,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
五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劳动力流动和合理配置也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