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室中怎样进行菜豆栽培?定植以后怎样管理?

如题所述

(1)整地与施基肥。首先要深翻30厘米,结合深翻每667米2温室施优质圈肥5000~7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硫酸钾40~100千克,硼砂2~3千克,钼酸铵0.5千克,饼肥250千克。
深翻施肥方法同番茄。后每130厘米宽砌M形南北方向的高垄畦,垄高20~25厘米、宽90厘米,畦沟宽40厘米、深20~25厘米,畦垄中部有1深10厘米、宽25厘米灌水沟,秧苗栽植之后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90厘米。
(2)火烧土壤、高温闷室。同番茄。
(3)净苗入室。如果在温室外育苗,定植前7天和当天,需对苗床细致喷洒5000倍96%天达恶霉灵液+2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药液(或2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液+2000倍天达裕丰药液),彻底消灭苗床残留病虫害。
(4)切块囤苗。定植前7天苗床喷药后浇透水,切块、囤苗,定植前3天左右挪动秧苗土坨,防止根系发至土坨外面,以利缓苗。
幼苗发出1片复叶时,苗龄25~30天定植,定植前1天,事先在每个小畦垄的顶部,按30厘米左右的株距开穴(温室前部27厘米,中部30厘米,北部35厘米)。栽植时,穴内先灌满水,渗至半穴时把秧苗土坨放入穴内,轻轻按压,使之深度与畦垄顶部平,水渗后,用1000倍“旱涝收”液+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灌根,每穴150~200毫升,改良土壤,促进发根,防止根部病害发生。午后或第2天下午穴温提高后封穴,结合封穴,每穴撒施生物菌肥30~40克,或酵素菌10~15克,细致松锄垄畦,覆盖地膜。
(5)定植后管理。
①注意防治低温为害,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幼苗定植后,结合根外喷肥和防病用药,及时喷洒600~1000倍花生豆类专用型“天达-2116”液(或5000倍康凯液,或5000倍芸薹素内酯液)+150倍红糖液+300倍尿素药液,每10天左右1次,连喷4~6次。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植株的抗冻(寒冷)、抗旱、抗病性能,保护植株强健。
②科学调控温度。白天温度23~28度,夜温14~18度。阴天时,白天温度14~18度,夜温10~14度。进入寒冬后,逐渐升温至白天温度25~32度,夜温14~18度。天气回暖后,逐渐降温至白天温度23~28度,夜温14~18度。
③喷助壮素或多效唑。定植后3~5天,结合喷药对茎蔓喷布1次1000倍的助壮素液+600倍“天达-2116”液(豆类专用型),抑制茎蔓徒长,促进花芽分化。
④引蔓上架。按吊黄瓜法南北向拉架丝,在架丝上每30厘米远缚2根细塑料绳,用以引蔓上架。
⑤及时摘心。主蔓长至1.2米高时,立即打去生长点,促发侧蔓,侧蔓长至4~5节时将侧蔓生长点摘除,促使早发花枝,提早结荚。
⑥肥水管理。定植后3~5天浇1次缓苗水,后揭膜,细致松锄畦垄2~3次,锄后覆盖好地膜,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此后严格控制浇水,以防秧蔓徒长。开花初期,视其发育状况浇小水或不浇水,如这时植株营养生长过旺,会引起养分消耗多,使花蕾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不能完全发育或开花,造成落花落荚,可控制浇水,以减弱营养生长。但若土壤和空气过于干旱,临近开花时应浇小水,以供开花所需。若墒情良好,应一直蹲苗到结荚后再浇水。结荚后,菜豆植株生育旺盛,既长茎叶,又陆续开花结荚,需水分、养分增多,幼荚长至3~4厘米时应开始浇水,促使幼荚伸长和肥大,结荚初期应每10天左右浇1水,以后水量逐渐增多,进入结荚盛期,每5天左右浇1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15~20天1次,每次每667米2追施腐熟饼肥80~100千克,或腐熟粪稀400~500千克。
此外,还应结合防病用药进行根外喷肥,喷洒0.1%福乐定液,或0.1%光合微肥液,或0.3%钼酸铵液,或0.1%绿芬威液,或0.4%磷酸二氢钾液,或0.02%芸薹素内酯液等,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坚持连续喷洒至结夹后期。
⑦适当间作。菜豆对光反应敏感,为改善其光照条件,栽培时可与西葫芦、辣椒、番茄、茄子等作物间作,其方法是每隔2行菜豆,间作2行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苗龄时间长,前期可让菜豆充分发展,待其衰老后拔除,再定植茄果类。形成立体种植结构,可以显著改善光照条件,其总体产量、效益都可明显提高。
⑧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参阅黄瓜有关章节。
⑨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参阅“在节能温室内栽培蔬菜应该怎样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