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镇的旅游资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金谷的望云山一带生活着,留下了创业的足迹。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望云山及洋内村琼林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人员采集到石斧、石锛等大批遗物,成为研究闽越人类发展史及印证安溪文化发展史上溯到4000年前的实物依据。悠久的历史,为金谷留下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在金谷镇河美村蜈蚣山麓,坐落着一座建于五代的太王、太妃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俗称“圣王公墓”,系闽南名神广泽尊王郭忠福的父母坟。两圹并列,左祀“太王”,右祀“太妃”,中立“圣旨”坊,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在古墓葬建筑史上,构式罕见,别具一格。墓前有一井,泉水清纯甘洌,泡茶尤为清香,诸众感异,名曰“圣泉井”。该陵墓坐落的山脉从永春、南安境内蜿蜒而来,峰峦叠嶂,曲折迂回。陵墓对面,山峦层叠,计十八重,形状千奇百怪:似雄狮怒吼,香案祭天,山鹰啄蛇,母鸡孵蛋……景色天成,惟妙惟肖。墓山上茶绿草青,树密林茂,前方溪流迂回流淌,活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大自然山水画,是著名的游览和避暑胜地,其秀丽风光常年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在洋内村有两座著名的古墓葬。一是明代叶公荫昆仲的东山龟形墓。叶公荫(1519—1596年),字希爵,号阳春,兄弟四人,天资刚毅,丕振士风,敦邻睦友,勤耕力作,崇尚俭约,乐善好施。其事迹闻于上,获赠“恩施懿行”匾,并榜其地为“阳春境”。生前,兄弟同德;殁后,昆仲同茔。墓为糯米灰三合土构筑,呈交椅形,墓前四副旗杆夹石。二是位于大尖山南麓的明代契真院舍利塔。契真院始建于唐天祐四年(907年),1971年遭毁,仅存墓塔。舍利塔为糯米灰混凝土构筑,在宽广祭台上,筑六角形,三层出檐,仰莲葫芦刹顶,前后筑交椅形护坡。塔中纳历代僧人骨灰罐。2002年,侨亲叶长鹏捐资重建,规模恢宏,建筑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