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健康饮食?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合理营养又称平衡膳食,是指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将人类食物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谷类和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木薯、甘薯等。第二类为动物性食品,包括肉、禽、鱼、奶、蛋等。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第五类为纯能量物质,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建议每日膳食应包含以上五大类食物,每类食物选2~4种,一日至少吃10~20种食物,达到30种以上最佳。
第二,保证食物安全。食物不得含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各种有害因素,且应保持食物的新鲜卫生,以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一旦食物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发生腐败变质,食物中营养素就会破坏,不仅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还会造成人体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第三,科学烹调加工。食物经科学加工与烹调,目的在于消除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改变食物的感官性状和促进食欲。
第四,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生理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作业环境、对进餐制度给予合理安排。合理的进餐制度有助于促进食欲和消化液定时分泌,使食物能够得到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成年人应采取一日三餐制,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9-08-21

    切忌:三餐搭配不合理,早餐不吃夜加餐

    早餐品种单一,随便吃点应付甚至不吃;中午买快餐吃盒饭,或者出去聚餐;晚上大吃一顿,或者只吃水果;睡觉前再来一顿加餐……这是如今很多人一日三餐的真实写照。然而,该吃的时候饿肚子,不该吃的时候偏偏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肥胖以及多种慢性病。

    建议:早餐质量要高:有主食(面包、粥等)和至少两种蛋白质食物(蛋、奶、肉、豆制品),至少一种蔬菜水果,最好吃点坚果。

    午餐的数量充足:主食和菜要吃够,食材品种尽可能多。

    晚餐能量低一点:尽量弥补早上和中午没有吃到或没有吃够的食物,比如蔬菜、杂粮和薯类。

    睡前尽量不吃夜宵: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加餐,可以在睡前1~2小时吃,首选牛奶、水果,或热汤面、粥类等食物。

    2

    切忌:食不厌精主食少,不吃粗粮爱细粮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3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大约少吃了二两主食。主食摄入不足,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过多,容易引发疲劳、记忆力下降、肾功能紊乱等诸多问题。

    还有很多人只喜欢精米白面,很少吃粗粮,导致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

    建议: 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谷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包括50~100克粗粮。适当吃些小米、杂豆、薯类等粗杂粮和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有利于肠道健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3

    切忌:蔬菜水果量不够,奶豆制品消费少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只吃半斤左右蔬菜,并以浅色蔬菜为主,水果平均每天只吃一两左右,离每天一斤蔬菜和半斤水果的推荐量还差得远。

    奶、豆制品的摄入量更是少得可怜,大城市居民每天喝奶平均不到50克,吃豆制品不到15克,而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奶类及制品的摄入量为300克,大豆制品为30~50克。

    目前膳食结构导致我国居民普遍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间接导致了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高发。

    建议: 多吃绿、红、黄、紫等深色蔬菜和叶菜,每天吃1~2种水果。

    购买新鲜、本地、应季的食物。

    每天至少喝半斤奶,多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4

    切忌:烹调重味不科学,油盐摄入均超标

    很多家庭做菜都重口味,喜欢用油炸油煎方式烹调食物。我国食用油消费平均每人每天45克以上,吃盐超过10克,远远高于中国营养学会分别推荐的每天25~30克和6克。摄入过量的油、盐会增加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建议: 烹调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熏。

    少吃盐腌制品、酱制品,减少酱油和鸡精等用量。

    烹调蔬菜先洗后切、急火快炒、凉拌可放醋。

    5

    切忌:偏爱超市买熟食,喝汤弃渣丢精华

    超市里的熟食含盐量比较高,不适合长期食用,更不适合孩子吃。

    还有很多人喜欢煲汤,但却只喝汤,将煲汤的食材(渣)弃去,实际上汤中的营养成分是很少的,营养精华还在食材里。

    建议:尽量少吃市售熟食,或搭配新鲜蔬菜吃。

    喝汤时要把煲汤的食材也吃掉

第3个回答  2016-04-13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营养的来源。科学饮食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基础和保证,然而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在校大学生们对此十分忽略。20岁左右的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有序的生活及体育锻炼,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加大,营养需求增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作保证,将造成体力下降、精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进而影响学习。科学、合理的饮食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饮食习惯、饮食成分、饮食卫生和饮食制度。
  有健康专家指出,目前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如下9大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应当引起我们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分别是:电视佐餐,食不知味;润喉片当糖,口腔遭殃;偏食肉或蔬菜,身体很受伤;零食当正餐,上课昏沉沉;电脑很好玩,肠胃吃不消;食品色素超标,慢慢损害健康;光顾街边小摊,不知不觉染病;不喝牛奶,身体营养不良;烧烤好吃,代价太大。从我观察的现象来看,特别突出的是大学生不吃早餐这一现象。他们常把早餐时间用来睡觉,起床后即匆忙赶去教室上课,致使上课时血糖浓度降低,很快感觉疲劳,不但学习效率降低,身体也受到损害。不吃早餐的同学自以为可以利用第二节课后去补充能量,殊不知这样正好打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其结果是午餐没了食欲,不能好好地进食,导致下午不是饥饿就是腹胀,肠胃功能出现紊乱。有的同学在夜间临睡前还饱餐一顿,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科学告诉我们,无规则的进食很容易引起胃病,其中以胃溃疡最为普遍,这就是许多大学生肠胃功能不好、胃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
  所谓营养是指食物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为了维持健康的身体,人每天必须摄取各种营养。现代健康学告诉我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人类保持健康必须的营养成分。单靠一种营养素是无法维持健康的,虽然我们知道某些营养素对身体的某些器官比较重要,但这些营养素并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配合其他营养素,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肉、蛋、鱼、豆类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主要由大米、面粉及各种杂粮转化而来,脂类有动物脂和植物脂,动物脂包括黄油、鲜乳油和猪油等,植物脂有橄榄、核桃、花生以及一些野果,新鲜蔬菜和瓜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腐、鸡蛋、虾皮、绿叶蔬菜、海带、紫菜等食物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在每日的饮食中适量补充这些食物是必须的(动物脂不要过量摄入)。上述营养成分可以概括为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通过饮食来满足。科学认定,人的三类食物的大约比例是:糖类占55%~60%,脂类占25%~30%,蛋白质占15%。在食物的配备上,大体应参照这个比例进行。如果这些营养物质的摄取量与需要量相吻合,就做到了“饮食平衡”。否则就会产生营养不良。因此,我们每天都应该摄取适当和均衡的营养成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要注重饮食成分,还应注重饮食卫生。常言道:“病从口入”,从注意饮食卫生的角度来讲,在饮食前不仅要判定食品的洁净程度和养成饭前要洗手的好习惯,还要做到:第一,禁吃已经变质的花生、黄豆、玉米、核桃以及各种干果等食物,它们含有大量有毒的黄曲霉素,这类霉素可以在肾脏、胃、直肠、乳腺和卵巢中引起肿瘤;第二,禁吃所有过期或变质食品;第三,少吃腌腊制品食物;第四,少吃油炸、含糖过多和可能使身体肥胖的食物;第五,少吃茴香、花椒等辛辣调味品,这些调味品的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黏膜。第六,晚上加餐半小时后再睡觉。节制晚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措施。
  总之,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营养的平衡,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一日三餐”的饮食制度,以科学的饮食获取必需的营养成分、增进健康、顺利完成学业。
第4个回答  2016-08-06
(一)合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是指膳食中应该富有人体必须的营养,同时还要避免减少摄入不利于 健康的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吃饭不分心、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等。
成年人每天的食谱应该包括以下4类食物: 1.五谷类。根据活动量每日250~600g。 2.蔬菜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健康非常重要。 3.蛋白质。豆类、肉类、 家禽、水产及蛋类含丰富蛋白质,成人每日200~300g。牛、羊、马奶也富含蛋白质,成人250~500ml。 4.油、盐、糖等。烹饪以植物油为主,人均 <=20g植物油,<=10g盐,尽量少吃糖。希望帮助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