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资本主义?《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一)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从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入手,透过商品交换的现象,深入探究了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形式,通过对价值进行全面完整地研究和逻辑的历史的论证,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阐明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和货币”,着重分析商品的特点和商品中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并从这些矛盾的发展中说明了货币的产生。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人类一般劳动的结晶,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出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商品价值的来源、形式和本质,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理解全部《资本论》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详尽地分析了价值形式及其发展,从价值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过程来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的交换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简单价值形式逐步展开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的价值形式将演变为一般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使一系列商品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简单的、统一的价值表现。当价值表现材料固定在金银等少数特别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上,这样,价值形式便发展到了货币形式。货币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关系的体现。马克思还分析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现象,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特有的现象,认为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为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从现实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说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分析了实际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即交换过程作为个人过程和作为社会过程的二重性之间的矛盾。为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一种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来沟通整个商品交换过程。这种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就是货币。第一卷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在前两章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基础上,详尽地论述了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的发展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货币的主要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反映。 (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劳资之间对抗的阶级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在《资本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至第六篇为剩余价值理论部分。马克思从分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出发,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起点研究货币向资本的转化的。马克思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即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及增殖过程,彻底消除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神秘性。马克思还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且阐明了二者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还专篇论述了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主要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等形式。第一卷第二篇即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首先分析了资本运动的特点和形式;接着提出了资本运动中的矛盾,即既要带来剩余价值又不能违背等价交换原则的矛盾;然后阐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马克思在该章奠定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实质和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第五章至第九章,研究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秘密,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五章通过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露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第六章通过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分析,说明剩余价值只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即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以上两章是从质的方面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七章分析“剩余价值率”,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第九章说明剩余价值量决定于可变资本的量和剩余价值率。以上两章是从量的方面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第八章“工作日”,直接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把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来研究。第一卷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析资本家怎样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致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不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加剧。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是全篇的理论基础和重点,从理论上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个范畴,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依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考察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种具体方法即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以历史的方法具体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生产力如何变成为资本的生产力,由劳动生产力提高所得到的成果如何落入资本家的腰包。第一卷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组成。马克思在本篇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了考察,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的含义以及资本产生的自然历史前提等新提出的问题。其中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主要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分析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矛盾运动。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通过对剩余价值率的各种计算公式的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歪曲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各种错误公式。第一卷第六篇“工资”,包括第十七章至第二十章。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工资及其形式,阐明了工资的本质。工资实际上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工资问题是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论证了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第十八章“计时工资”指出计时工资是一种基本工资形式,就是按一定的时间单位来支付的工资,论证了计时工资是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一种手段。第十九章“计件工资”说明计件工资是是一种基本工资形式,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论述如何观察各国工资水平的差异,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原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