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柳絮意象的特点

《全唐诗》中柳絮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从描写方法、风格、题材、形式等方面可以得出哪些特点?

唐诗中柳絮意象的特点是:杨柳自身柳絮飘忽不定,这一特点常被诗人当作遣愁的凭借;凄清惆怅的意境;代指人云亦云;追随;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以柳絮喻愁等。

1、凄清惆怅的意境。

《东栏梨花》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释义: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也已开满城。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恰似花开正艳的梨树,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赏析:

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2、代指人云亦云。

《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释义:

四月天气已是清明和暖,雨过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没有了随风飘扬的柳絮在眼前纷纷扰扰,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

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独钟给了向日而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做株向日的葵花。

3、把天空随风飘舞的柳絮,描写为似乎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

《蝶恋花·送春》宋代: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释义: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赏析:

柳絮的形象,在诗词中或状撩乱春愁,或状漂荡无依,即使联想到“送”,也只有飞絮送春归一类想象。朱淑真却以女词人特有的灵心慧性和缠绵执着,将它想象成一直深情地追随着春天,想看一看春究竟归于何处。由“系”到“随”,进一步写出了柳对春天的无限依恋和无尽追踪。

4、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

《油壁香车》宋代: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释义:

她坐的美丽的车子再也见不到了,踪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飘去何方,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风飘柳絮的池塘钩起无尽的回忆,寒食节烟火不生一片萧瑟的气氛更增加心中的伤感,只好酗酒度过寂寞的时光,想寄封情书吧,可往哪寄呢?山长水远的找不到方向啊——就象此刻的心

赏析:

“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

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柳”是“留”的谐音,因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

5、以柳絮喻愁。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五代: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依依 一作:悠悠)

释义:

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

赏析:

这里词人以柳絮喻愁,将无形之愁具体化,极写心中那春愁顿时如柳絮一般,其纷乱凌乱无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杨柳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古典文学中以杨柳为题材的诗词赋作数量非常可观,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方面,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共有十八首咏柳诗,据北大《全唐诗》《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全唐诗》中有约四百首咏柳诗,《全宋诗》中约有二百五十首。在词方面,据清《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共有六十三首咏柳词。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吟咏杨花柳絮的作品也相当可观。在《全唐诗》约四百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二十二首,占百分之五点六;在《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为五十四首,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另据《四库全书》金至元和明清别集统计,金至清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七十八首。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六十三首咏柳词中,有杨花柳絮词十九首,占百分之三十点二。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白居易、刘禹锡之间关于杨柳枝词的唱和,传为文坛佳话,对后世《柳枝词》的创作影响深远。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分别是词中吟咏杨花和杨柳的名篇。从以上咏柳作品的数量和作家广泛参与的程度,可以看出杨柳题材和杨柳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

  柳絮是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柳絮题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杨柳主要由柳枝、柳絮、柳叶构成。柳枝细长柔弱,微风吹来,摇曳多姿,柳树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诗经》中就出现了“杨柳依依”的经典描写。时至汉魏,柳树开始作为独立的表现对象进入文人的视野,出现了杨柳赋创作的高潮,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魏文帝曹丕、王粲、繁钦、应?都写有《柳赋》,这些柳赋中,主要侧重于对柳树枝、干、叶的铺陈描写,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供人们乘凉的实用价值。随着杨柳赋的出现,咏柳诗在六朝也相继出现。相比较而言,人们对柳絮的关注则比较晚。时至晋代,才出现第一篇吟咏柳絮的赋作,即伍辑之《柳花赋》:“步江皋兮骋望,感春柳之依依。垂柯叶而云布,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飘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名。”虽不是单纯地描摹柳花,也涉及到柳的枝、叶,但这是首次以柳絮赋的形式对柳絮的色彩、姿态进行较为形象的描摹,对柳絮诗的出现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在柳絮赋出现的相当长时期后,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
  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咏春诗中,如“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梁庾肩吾《春日诗》),“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这里柳絮同桃花、梅花一样都是春天的风景。在六朝至初唐的乐府《折杨柳》中,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如张正见《折杨柳》:“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色映长河水,花飞高树风。莫言限宫掖,不闭长杨宫。”此诗对杨柳的枝、叶、色、花和总体的姿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并没有凸现柳絮,只是对柳絮进行了直接的叙述,没有用任何修辞手法。江总《折杨柳》:“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这里,柳絮和柳枝一样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并且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白雪喻柳絮。
  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白居易和刘禹锡对杨柳题材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开创了乐府《杨柳枝》组诗的创作,还写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刘禹锡有四首吟咏柳絮的词,即《柳花词三首》和《柳絮》一首,白居易有《柳絮》一首,对柳絮的色彩、姿态、神韵进行了全面形象的描绘。刘白之后,咏柳絮之作渐多,如杨巨源(又作张乔)的《杨花落》,薛能的《咏柳花》,张祜、吴融、齐己各有一首《杨花》,杨凝、雍裕之、李中、罗邺、薛涛各有一首《柳絮》,还有孙鲂的《柳絮咏》。时至宋代,杨花柳絮题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代约有二十二首咏柳絮诗,在唐诗近四百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五点六,宋代约五十四首咏柳絮诗,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无论在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宋代咏柳絮诗都远远多于唐代咏柳絮诗。并且,宋代咏柳絮诗在深度上也较唐代更进一层,主要体现在对杨花柳絮的摹写不再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物色神韵上,而是向更深层次发展,挖掘杨花柳絮的人格意义,那就是以君子比德的观念关注柳絮,把柳絮贬为“风流之花”和“颠狂之花”。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咏杨花柳絮之词,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仅抓住了杨花“似花非花”的生物种性特点,而且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杨花思妇般的悲情神韵。宋代之后,历经元明清,吟咏柳絮之作大概有八十首,为数不算少。中国古典文学中为数不少的咏杨花柳絮之作,构成了咏柳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部分优秀的咏柳絮作品成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综观历代咏柳絮之作,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暮春的标志;二是柳絮作为花,文人对其色彩、形状、姿态、韵味的审美把握。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

  杨柳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表征,这在文学上早有体现,梁元帝就有“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的诗句。柳枝、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杨柳成为春天表征的重要原因,但同为春天的物候表征,二者有很大不同,柳枝发芽是初春的标识,而柳絮纷飞则是暮春的标志,这在诗中也多有体现。杜审言(一作韦应物)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初春时节,梅柳先于桃李等其他花木发芽吐绿,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柳絮飘飞,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如“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另外,杨花柳絮是杨树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形似棉絮,故名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杨花柳絮常被当作杨树柳树的花朵,与群芳比长校短,如“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杨巨源《杨花落》),“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而柳枝重在其为木,柳树经常与梅树、桃李相组合,作为春天的标识;与梧桐相组合作为庭园故乡的象征;柳树的荣枯有时常与松柏的四季常青相对比,柳作为顺乎天理、行四时之令的表征;柳的望秋而零与松柏的经冬不凋相对比,柳又成为无节操士人的象征。柳作为树木的审美内涵,较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柳花作为花卉,受到的关注并不多。而从杨花柳絮的角度关注柳,考察柳絮的物色特征与审美情蕴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
  杨花柳絮作为花卉,同一般花卉有很大的不同。杨花跟柳絮很相似,二者都是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附生白色绒毛,成熟时随风飞舞,杨树柳树就是靠杨花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方的。此外,杨花是靠风力传播花粉的,属于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比较小,大都没有鲜艳的花被,没有浓郁的芳香。不像其他桃李之花大多属于虫媒花,靠昆虫传播花粉,大都有鲜艳的花被和浓郁的芳香。我们知道,一种花卉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最重要的是它绚丽的色彩、宜人的芳香、动人的姿态以及由此带来的风姿神韵,正如园艺学者认为,花之美在于“色、香、姿、韵”①。而杨花柳絮是素白之色,无味无香,它没有普通花卉所具有的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沁人心脾的芳香,从常理上说似乎不能称得上“花”,但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正如苏轼所说“似花还似非花”。 说它是花,主要是因为杨花柳絮为白色绒毛状,质地轻柔,小且繁多,随风起舞,状若飞雪,柳絮飞雪的溟蒙姿态同一般花姿神韵相比毫不逊色。桃李莲桂之花,虽有绚丽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却经不起狂风的摧残,一旦狂风乍起,这些花朵纷纷吹落,零落成泥,香消玉殒。杨花柳絮却不同,它们只有借助风才能繁育播种,正如吴融所言“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另有王安石《暮春》:“无限残红著地飞,鸡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所以杨花柳絮不像其他花卉以色香取胜,而是靠在风中自由飞舞的姿态取胜的。柳絮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被人注意到。《晋书•烈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弈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②谢道韫用风中飞舞的柳絮形容漫天纷飞的雪花真是恰到好处,就连喜怒不溢于言表的谢安也为之动容,不禁高兴起来。自谢道韫之后,柳絮与雪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咏雪时以飞絮拟之,咏絮时以飞雪拟之。究其缘由,柳絮与雪在以下两方面相似:一是颜色,两者都是素白之色;二是姿态,两者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历代咏柳絮词大都从这两方面着手的。
  先看柳絮的颜色。柳絮为素白之色,以白雪拟飞絮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韦承庆《折杨柳》),“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李白《折杨柳》),“花今吹作蓬莱雪,曲旧得于关塞人”(梅尧臣《柳絮》)。以白雪拟飞絮虽然很恰当,但是用得多了就觉得淡而无味,不能引起新鲜的审美感受。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阳春二三月,柳絮漫天飞舞,落在人身上,把头发都染白了,柳絮是白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柳絮飘飞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年华的消逝,生命的衰老,所以诗人希望柳树上的黄莺给杨花捎信,让她把春风绊住不让春归。这里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不落窠臼。类似的还有雍裕之《柳絮》:“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人们常以霜雪喻白发,柳絮似雪,便以柳絮暗喻白发,虽然柳絮空中飞舞,轻盈可爱,但它使人想起人花白的头发,生命的衰老,所以人们还是不希望柳絮飞到自己头上来,同白居易《柳絮》有异曲同工之妙。张祜《杨花》:“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雪花新。无端惹著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正因为柳絮为素白之色,落在人头上就像白发一样,柳絮落在美男子潘安的头上,使得喜欢潘安的女孩子们大吃一惊,还以为潘安一下子华发丛生呢。以柳絮喻白发突破了以白雪拟柳絮的窠臼,使人耳目一新,可谓形神兼备。另外,柳絮的素白之色还被赋予一定的人格象征意蕴。如吴融《杨花》:“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氵蒙氵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如上所述,杨花是风媒花,靠风来传播花粉,繁育播种,所以没有鲜艳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这是杨花的生物种性特征,但吴融却赋予杨花一定的人格象征意义,认为杨花的素白之色是杨花不愿与众芳争奇斗艳的表现,众芳在风中纷纷凋零,杨花却在风中自由飞舞,杨花成了不同流俗、品行高洁之花卉。
  再看柳絮的姿态。柳絮微小繁多,暮春时节,其漫天飞舞的姿态常常会撩乱人的思绪,且柳絮的“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更使人思绪万千。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之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柳絮又是春天的象征,是引发春情的触媒,极易使人起相思之情,柳絮的繁多常用来比喻相思的绵密。相思而不得,极易引发春愁,柳絮又成了引愁之物,文学中常常以柳絮比喻闲愁,如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以具体的物象“满城风絮”比喻抽象的闲愁,以柳絮之繁多喻愁之多、愁之广。又如“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冯延巳《鹊踏枝》), “闲愁多似杨花”(史达祖《西江月•闺思》),等等,都是以柳絮喻闲愁。

  三

  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比喻雪花为后人称道,反过来,以飞雪比柳絮同样恰到好处,所以被后人反复使用。以雪拟絮,主要侧重于形似。随着人们审美认识和艺术表现技巧的提高,对柳絮的吟咏不仅重其形似,还着意挖掘其神韵,正如邹只谟《远志斋词衷》所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③
  一方面,柳絮的飘荡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漂泊。柳絮随风飘荡,不知所处,有的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不管是柳絮还是浮萍,都是无根之物,始终处在漂泊游荡之中,柳絮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存在状态同人类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很相似,所以常用柳絮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这在诗词中多有体现。晚唐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以拟人的手法刻画了柳絮一生飘荡的不幸遭际。蜀中名妓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借柳絮抒发身世飘摇之感。我们知道,不管是以才艺事人的歌妓,还是以色事人的娼妓,她们都处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很难爱人和被人爱,精神上没有归属感,随风飘荡的柳絮契合了她们的情感状态和生存状态。明于谦《杨花曲》:“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忠肃集》卷十一)更是贴切地描写了杨花的飘荡同人生的漂泊之间异质同构的关系。
  另一方面,柳絮空中轻飘飞舞的姿态,经常同负面的道德人格象征相联系。对于女子而言,柳絮的轻飘极易让人想到女性的轻浮,柳絮则被贬为“风流之花”,水性杨花就是用来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对于男子而言,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柳絮又被贬为“颠狂之花”。我们知道,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开启了中国君子比德的传统,即把自然美同士人的人格操守相联系,认为花木的自然属性同士人的品格节操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时至宋代,由于封建道德意识的高涨和理学的兴起,文人士大夫更加注重理想道德人格的建构,对趋炎附势、轻狂放纵的小人极为不齿。君子比德意识也随之高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现在咏絮文学上,就是遗貌取神,侧重于对柳絮人格象征意义的抉发。柳絮随风飞舞、入水为萍、随波逐流的情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性杨花、朝秦暮楚的娼妓和趋炎附势、得意忘形的小人。
  柳絮施诸女子的负面道德评价至迟在晚唐就出现了。在晚唐齐己眼里,柳絮为风流之花,其《杨花》:“吟咏何洁白,根本属风流。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柳絮表面上跟雪花很相似,有雪花的素白和漫天飞舞的美丽姿态,骨子里却没有雪花的高洁品格,本质上属于风流之花。入宋以来,柳絮的审美认识越来越倾向于对其花姿神韵的人格意义阐发,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人格意趣,柳絮由于漫天飞舞的轻飘姿态被贬为“不是天生稳重花”。柳絮由最初的没有多少道德评价的思妇形象转化为具有强烈道德意味的“娼妓”,柳絮这一形象的转变多出现在春情闺怨词中。韩琦为三朝宰相,是儒家道统的典型代表,在韩琦的眼里,柳絮天生不是“稳重花”。看他的三首《柳絮》《柳絮二阕》其一:“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柳絮二阕》其二:“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另外一首《柳絮》:“杨柳生花不恋枝,纷纷终日亦何依。聚来庭下为球辊,散向空中作雪飞。闲共落英浮远水,静和幽蝶舞斜晖。见君方惜春难住,忍纵轻狂搅扰归。”柳絮在空中随风飘荡,本来是被动的,在这里却变成搅扰春归、扰人思绪、轻狂放纵、招蜂引蝶的轻薄之花,道德评价意味颇为浓厚。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堪笑杨花太轻薄”(宋曹勋《题泉州延福寺壁》),“轻薄杨花芳草岸”(宋吴锡畴《晚春》),“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柳花”(元宋无《萍》),等等,都认为杨花是轻薄之花。
  柳絮施诸男子的负面道德评价要早一些,从杜甫就开始了。杜甫《绝句漫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在这里,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颠狂嚣张,得意忘形。杜甫还有“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送路六侍御入朝》,柳絮虽比绵白,却没有绵实用,华而不实。另有李绅的 “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杨柳》),这里柳絮又是轻薄之人的象征。宋代对柳絮的负面道德评价,主要是延续了杜甫所挖掘的柳絮“颠狂”的一面,如“桃花轻薄柳花狂”(宋陆游《春日》),“颠狂到底风流在,又化浮萍漾绿波”(宋何梦佳《柳絮》),“为见春风不久归,颠狂上下弄晴晖”(宋吴锡畴《杨花》),“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宋陈与义《柳絮》)等等,基本上都是抓住了柳絮“狂”的特征。宋代以后,关于柳絮为“风流之花”和“颠狂之花”的评价很多, 如“杨花不解留春住,空逐东风上下狂”(明于谦《残春漫书》),“恃何颜色漫狂颠,虽取花名未感怜”(明沈周《杨花》),“摇落多情客,颠狂薄命身”(清陈廷敬《杨花》),等等。甚至认为柳絮没有绵的用处,不配叫柳绵,没有瑞雪兆丰年的功劳,也不配以飞雪相比,因为“方绵不足装衣用,拟雪曾无利麦功”(《戏咏柳絮》引清《御制诗集》),“曾无些用处,也自擅浮名”(《柳絮》引清《御制诗集》),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综上所述,柳絮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特殊的意象和题材。作为春景,柳絮飘飞是暮春的表征。作为春花,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在咏春诗中,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此后,吟咏柳絮之作愈来愈多,柳絮题材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以飘雪拟柳絮主要侧重于柳絮的“形似”,随着审美认识和表现技巧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把握柳絮的神韵,并赋予柳絮一定的人格象征意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17
杨柳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古典文学中以杨柳为题材的诗词赋作数量非常可观,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方面,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共有十八首咏柳诗,据北大《全唐诗》《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全唐诗》中有约四百首咏柳诗,《全宋诗》中约有二百五十首。在词方面,据清《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共有六十三首咏柳词。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吟咏杨花柳絮的作品也相当可观。在《全唐诗》约四百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二十二首,占百分之五点六;在《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为五十四首,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另据《四库全书》金至元和明清别集统计,金至清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七十八首。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六十三首咏柳词中,有杨花柳絮词十九首,占百分之三十点二。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白居易、刘禹锡之间关于杨柳枝词的唱和,传为文坛佳话,对后世《柳枝词》的创作影响深远。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分别是词中吟咏杨花和杨柳的名篇。从以上咏柳作品的数量和作家广泛参与的程度,可以看出杨柳题材和杨柳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



柳絮是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柳絮题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杨柳主要由柳枝、柳絮、柳叶构成。柳枝细长柔弱,微风吹来,摇曳多姿,柳树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诗经》中就出现了“杨柳依依”的经典描写。时至汉魏,柳树开始作为独立的表现对象进入文人的视野,出现了杨柳赋创作的高潮,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魏文帝曹丕、王粲、繁钦、应?都写有《柳赋》,这些柳赋中,主要侧重于对柳树枝、干、叶的铺陈描写,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供人们乘凉的实用价值。随着杨柳赋的出现,咏柳诗在六朝也相继出现。相比较而言,人们对柳絮的关注则比较晚。时至晋代,才出现第一篇吟咏柳絮的赋作,即伍辑之《柳花赋》:“步江皋兮骋望,感春柳之依依。垂柯叶而云布,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飘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名。”虽不是单纯地描摹柳花,也涉及到柳的枝、叶,但这是首次以柳絮赋的形式对柳絮的色彩、姿态进行较为形象的描摹,对柳絮诗的出现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在柳絮赋出现的相当长时期后,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
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咏春诗中,如“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梁庾肩吾《春日诗》),“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这里柳絮同桃花、梅花一样都是春天的风景。在六朝至初唐的乐府《折杨柳》中,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如张正见《折杨柳》:“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色映长河水,花飞高树风。莫言限宫掖,不闭长杨宫。”此诗对杨柳的枝、叶、色、花和总体的姿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并没有凸现柳絮,只是对柳絮进行了直接的叙述,没有用任何修辞手法。江总《折杨柳》:“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这里,柳絮和柳枝一样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并且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白雪喻柳絮。
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白居易和刘禹锡对杨柳题材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开创了乐府《杨柳枝》组诗的创作,还写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刘禹锡有四首吟咏柳絮的词,即《柳花词三首》和《柳絮》一首,白居易有《柳絮》一首,对柳絮的色彩、姿态、神韵进行了全面形象的描绘。刘白之后,咏柳絮之作渐多,如杨巨源(又作张乔)的《杨花落》,薛能的《咏柳花》,张祜、吴融、齐己各有一首《杨花》,杨凝、雍裕之、李中、罗邺、薛涛各有一首《柳絮》,还有孙鲂的《柳絮咏》。时至宋代,杨花柳絮题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代约有二十二首咏柳絮诗,在唐诗近四百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五点六,宋代约五十四首咏柳絮诗,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无论在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宋代咏柳絮诗都远远多于唐代咏柳絮诗。并且,宋代咏柳絮诗在深度上也较唐代更进一层,主要体现在对杨花柳絮的摹写不再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物色神韵上,而是向更深层次发展,挖掘杨花柳絮的人格意义,那就是以君子比德的观念关注柳絮,把柳絮贬为“风流之花”和“颠狂之花”。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咏杨花柳絮之词,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仅抓住了杨花“似花非花”的生物种性特点,而且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杨花思妇般的悲情神韵。宋代之后,历经元明清,吟咏柳絮之作大概有八十首,为数不算少。中国古典文学中为数不少的咏杨花柳絮之作,构成了咏柳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部分优秀的咏柳絮作品成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综观历代咏柳絮之作,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暮春的标志;二是柳絮作为花,文人对其色彩、形状、姿态、韵味的审美把握。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



杨柳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表征,这在文学上早有体现,梁元帝就有“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的诗句。柳枝、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杨柳成为春天表征的重要原因,但同为春天的物候表征,二者有很大不同,柳枝发芽是初春的标识,而柳絮纷飞则是暮春的标志,这在诗中也多有体现。杜审言(一作韦应物)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初春时节,梅柳先于桃李等其他花木发芽吐绿,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柳絮飘飞,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如“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另外,杨花柳絮是杨树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形似棉絮,故名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杨花柳絮常被当作杨树柳树的花朵,与群芳比长校短,如“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杨巨源《杨花落》),“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而柳枝重在其为木,柳树经常与梅树、桃李相组合,作为春天的标识;与梧桐相组合作为庭园故乡的象征;柳树的荣枯有时常与松柏的四季常青相对比,柳作为顺乎天理、行四时之令的表征;柳的望秋而零与松柏的经冬不凋相对比,柳又成为无节操士人的象征。柳作为树木的审美内涵,较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柳花作为花卉,受到的关注并不多。而从杨花柳絮的角度关注柳,考察柳絮的物色特征与审美情蕴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
杨花柳絮作为花卉,同一般花卉有很大的不同。杨花跟柳絮很相似,二者都是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附生白色绒毛,成熟时随风飞舞,杨树柳树就是靠杨花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方的。此外,杨花是靠风力传播花粉的,属于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比较小,大都没有鲜艳的花被,没有浓郁的芳香。不像其他桃李之花大多属于虫媒花,靠昆虫传播花粉,大都有鲜艳的花被和浓郁的芳香。我们知道,一种花卉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最重要的是它绚丽的色彩、宜人的芳香、动人的姿态以及由此带来的风姿神韵,正如园艺学者认为,花之美在于“色、香、姿、韵”①。而杨花柳絮是素白之色,无味无香,它没有普通花卉所具有的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沁人心脾的芳香,从常理上说似乎不能称得上“花”,但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正如苏轼所说“似花还似非花”。 说它是花,主要是因为杨花柳絮为白色绒毛状,质地轻柔,小且繁多,随风起舞,状若飞雪,柳絮飞雪的溟蒙姿态同一般花姿神韵相比毫不逊色。桃李莲桂之花,虽有绚丽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却经不起狂风的摧残,一旦狂风乍起,这些花朵纷纷吹落,零落成泥,香消玉殒。杨花柳絮却不同,它们只有借助风才能繁育播种,正如吴融所言“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另有王安石《暮春》:“无限残红著地飞,鸡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所以杨花柳絮不像其他花卉以色香取胜,而是靠在风中自由飞舞的姿态取胜的。柳絮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被人注意到。《晋书•烈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弈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②谢道韫用风中飞舞的柳絮形容漫天纷飞的雪花真是恰到好处,就连喜怒不溢于言表的谢安也为之动容,不禁高兴起来。自谢道韫之后,柳絮与雪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咏雪时以飞絮拟之,咏絮时以飞雪拟之。究其缘由,柳絮与雪在以下两方面相似:一是颜色,两者都是素白之色;二是姿态,两者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历代咏柳絮词大都从这两方面着手的。
先看柳絮的颜色。柳絮为素白之色,以白雪拟飞絮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韦承庆《折杨柳》),“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李白《折杨柳》),“花今吹作蓬莱雪,曲旧得于关塞人”(梅尧臣《柳絮》)。以白雪拟飞絮虽然很恰当,但是用得多了就觉得淡而无味,不能引起新鲜的审美感受。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阳春二三月,柳絮漫天飞舞,落在人身上,把头发都染白了,柳絮是白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柳絮飘飞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年华的消逝,生命的衰老,所以诗人希望柳树上的黄莺给杨花捎信,让她把春风绊住不让春归。这里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不落窠臼。类似的还有雍裕之《柳絮》:“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人们常以霜雪喻白发,柳絮似雪,便以柳絮暗喻白发,虽然柳絮空中飞舞,轻盈可爱,但它使人想起人花白的头发,生命的衰老,所以人们还是不希望柳絮飞到自己头上来,同白居易《柳絮》有异曲同工之妙。张祜《杨花》:“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雪花新。无端惹著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正因为柳絮为素白之色,落在人头上就像白发一样,柳絮落在美男子潘安的头上,使得喜欢潘安的女孩子们大吃一惊,还以为潘安一下子华发丛生呢。以柳絮喻白发突破了以白雪拟柳絮的窠臼,使人耳目一新,可谓形神兼备。另外,柳絮的素白之色还被赋予一定的人格象征意蕴。如吴融《杨花》:“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氵蒙氵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如上所述,杨花是风媒花,靠风来传播花粉,繁育播种,所以没有鲜艳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这是杨花的生物种性特征,但吴融却赋予杨花一定的人格象征意义,认为杨花的素白之色是杨花不愿与众芳争奇斗艳的表现,众芳在风中纷纷凋零,杨花却在风中自由飞舞,杨花成了不同流俗、品行高洁之花卉。
再看柳絮的姿态。柳絮微小繁多,暮春时节,其漫天飞舞的姿态常常会撩乱人的思绪,且柳絮的“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更使人思绪万千。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之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柳絮又是春天的象征,是引发春情的触媒,极易使人起相思之情,柳絮的繁多常用来比喻相思的绵密。相思而不得,极易引发春愁,柳絮又成了引愁之物,文学中常常以柳絮比喻闲愁,如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以具体的物象“满城风絮”比喻抽象的闲愁,以柳絮之繁多喻愁之多、愁之广。又如“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冯延巳《鹊踏枝》), “闲愁多似杨花”(史达祖《西江月•闺思》),等等,都是以柳絮喻闲愁。



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比喻雪花为后人称道,反过来,以飞雪比柳絮同样恰到好处,所以被后人反复使用。以雪拟絮,主要侧重于形似。随着人们审美认识和艺术表现技巧的提高,对柳絮的吟咏不仅重其形似,还着意挖掘其神韵,正如邹只谟《远志斋词衷》所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③
一方面,柳絮的飘荡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漂泊。柳絮随风飘荡,不知所处,有的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不管是柳絮还是浮萍,都是无根之物,始终处在漂泊游荡之中,柳絮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存在状态同人类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很相似,所以常用柳絮象征漂泊不定的人生。这在诗词中多有体现。晚唐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以拟人的手法刻画了柳絮一生飘荡的不幸遭际。蜀中名妓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借柳絮抒发身世飘摇之感。我们知道,不管是以才艺事人的歌妓,还是以色事人的娼妓,她们都处在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很难爱人和被人爱,精神上没有归属感,随风飘荡的柳絮契合了她们的情感状态和生存状态。明于谦《杨花曲》:“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忠肃集》卷十一)更是贴切地描写了杨花的飘荡同人生的漂泊之间异质同构的关系。
另一方面,柳絮空中轻飘飞舞的姿态,经常同负面的道德人格象征相联系。对于女子而言,柳絮的轻飘极易让人想到女性的轻浮,柳絮则被贬为“风流之花”,水性杨花就是用来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对于男子而言,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柳絮又被贬为“颠狂之花”。我们知道,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开启了中国君子比德的传统,即把自然美同士人的人格操守相联系,认为花木的自然属性同士人的品格节操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时至宋代,由于封建道德意识的高涨和理学的兴起,文人士大夫更加注重理想道德人格的建构,对趋炎附势、轻狂放纵的小人极为不齿。君子比德意识也随之高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体现在咏絮文学上,就是遗貌取神,侧重于对柳絮人格象征意义的抉发。柳絮随风飞舞、入水为萍、随波逐流的情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性杨花、朝秦暮楚的娼妓和趋炎附势、得意忘形的小人。
柳絮施诸女子的负面道德评价至迟在晚唐就出现了。在晚唐齐己眼里,柳絮为风流之花,其《杨花》:“吟咏何洁白,根本属风流。向日还轻举,因风更自由。”柳絮表面上跟雪花很相似,有雪花的素白和漫天飞舞的美丽姿态,骨子里却没有雪花的高洁品格,本质上属于风流之花。入宋以来,柳絮的审美认识越来越倾向于对其花姿神韵的人格意义阐发,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人格意趣,柳絮由于漫天飞舞的轻飘姿态被贬为“不是天生稳重花”。柳絮由最初的没有多少道德评价的思妇形象转化为具有强烈道德意味的“娼妓”,柳絮这一形象的转变多出现在春情闺怨词中。韩琦为三朝宰相,是儒家道统的典型代表,在韩琦的眼里,柳絮天生不是“稳重花”。看他的三首《柳絮》《柳絮二阕》其一:“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柳絮二阕》其二:“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另外一首《柳絮》:“杨柳生花不恋枝,纷纷终日亦何依。聚来庭下为球辊,散向空中作雪飞。闲共落英浮远水,静和幽蝶舞斜晖。见君方惜春难住,忍纵轻狂搅扰归。”柳絮在空中随风飘荡,本来是被动的,在这里却变成搅扰春归、扰人思绪、轻狂放纵、招蜂引蝶的轻薄之花,道德评价意味颇为浓厚。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堪笑杨花太轻薄”(宋曹勋《题泉州延福寺壁》),“轻薄杨花芳草岸”(宋吴锡畴《晚春》),“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柳花”(元宋无《萍》),等等,都认为杨花是轻薄之花。
柳絮施诸男子的负面道德评价要早一些,从杜甫就开始了。杜甫《绝句漫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在这里,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颠狂嚣张,得意忘形。杜甫还有“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送路六侍御入朝》,柳絮虽比绵白,却没有绵实用,华而不实。另有李绅的 “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杨柳》),这里柳絮又是轻薄之人的象征。宋代对柳絮的负面道德评价,主要是延续了杜甫所挖掘的柳絮“颠狂”的一面,如“桃花轻薄柳花狂”(宋陆游《春日》),“颠狂到底风流在,又化浮萍漾绿波”(宋何梦佳《柳絮》),“为见春风不久归,颠狂上下弄晴晖”(宋吴锡畴《杨花》),“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宋陈与义《柳絮》)等等,基本上都是抓住了柳絮“狂”的特征。宋代以后,关于柳絮为“风流之花”和“颠狂之花”的评价很多, 如“杨花不解留春住,空逐东风上下狂”(明于谦《残春漫书》),“恃何颜色漫狂颠,虽取花名未感怜”(明沈周《杨花》),“摇落多情客,颠狂薄命身”(清陈廷敬《杨花》),等等。甚至认为柳絮没有绵的用处,不配叫柳绵,没有瑞雪兆丰年的功劳,也不配以飞雪相比,因为“方绵不足装衣用,拟雪曾无利麦功”(《戏咏柳絮》引清《御制诗集》),“曾无些用处,也自擅浮名”(《柳絮》引清《御制诗集》),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综上所述,柳絮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特殊的意象和题材。作为春景,柳絮飘飞是暮春的表征。作为春花,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在咏春诗中,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此后,吟咏柳絮之作愈来愈多,柳絮题材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以飘雪拟柳絮主要侧重于柳絮的“形似”,随着审美认识和表现技巧的提高,人们开始逐渐把握柳絮的神韵,并赋予柳絮一定的人格象征意蕴。柳絮的素白之色是柳絮不愿与众芳争宠的表现,柳絮的绵密常用来象征相思的缠绵和愁绪的繁多,柳絮的姿态最受人关注,柳絮的随风飘荡常用来象征人生的四处漂泊,柳絮的轻飘让人想起女性的轻浮,柳絮的飞舞让人想起小人得志时的张狂。
(责任编辑:古卫红)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第4个回答  2010-05-23
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 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说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2).喻指雪花。 《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在文学上,好多人把杨和柳混在一起,叫做杨柳。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杨和柳已经抽青发芽了。“杨柳依依”、“春风杨柳万千条”、“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但诗人们笔下的杨柳,实际上说的都是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