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

如题所述

小学设有的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及以上)、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科学。附属科目有体育、艺术(音乐和美术)、健康、法制,信息技术,综合实践。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

扩展资料:

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  专业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其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

即:以师德为核心开展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和讲、写、算、创、教、用、作、弹、唱、跳、画、练十二项基本功。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邓小平同志指出:“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也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形式。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重大事业。

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所需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程度和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形象。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而又十分重大的责任。

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地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直至最终消灭文盲,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都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学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其连贯性很强,但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

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

总之,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学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