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西门豹和苏武。

急急急~~~~~~~~~~~~~~~~~~~~~~~~~~~~~~~~~~~~

教材分析

《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部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先讲西门豹受魏王派遣来到邺,了解民情,弄清了这里贫穷的原因;再讲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最后讲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兴修水利,改变邺的贫穷面貌。文中西门豹在惩治恶人时说的几句话,看似平常,却有着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转述,揣摩说话人的心情,有助于感受人物的机智、正直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预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官绅、巫婆、扑腾”等词的意思;用集体认读、随机读写、联系语境等手段,学会本课的生字;通过比较辨析“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2、 从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中,结合三个“闹”字,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 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转述西门豹、巫婆的想法,感受西门豹惩恶方法的巧妙所在;感受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揣摩西门豹惩恶时的想法,感受西门豹惩恶方法的巧妙所在。

教学时间:两课时

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课文的题目就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西门是一个复姓,他姓西门,名豹。再来叫叫他的名字。

知道他是谁吗?课文哪一句话告诉我们的?读第一句话。

二、检查预习情况,归类识字

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娶媳妇 闹旱灾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河伯 巫婆 官绅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扑腾 磕头求饶 淌血

▲开小火车分组读——指名读,说意思——齐读

三、了解邺地荒芜原因

1、刚才说西门豹被魏王派去管理邺,他做了哪些事情呢?自由读读1——9自然段,想想在讲些什么?

2、这里的对话一共有几次?

3、从每一次的对话中,西门豹听懂了什么?

4、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三个 “闹”字的意思。

(1)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3)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这三个“闹”字意思一样吗?换换词。

6、指导朗读,体会老大爷的情感:也许老大爷的女儿就曾经被强抢去送给河伯,也许老大爷就被硬逼着出过钱,也许那因旱灾而荒芜的田地就有老大爷家的一块……读好“硬逼、眼睁睁”等词。加上提示语,同桌合作,一问一答,分角色读。

7、小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邺变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呢?

8、我们明白了,老大爷可还没“闹”明白。西门豹明白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好西门豹的话。是真“灵”还是假“灵”?说这话时,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作业:

写生字。指导书写“灌溉”。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述:

1、有感情地朗读1——9自然段。

2、西门豹从几次问话中明白了什么呢?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二、理解惩恶办法,揣摩巧妙之处

1、让我们一起看看西门大人是怎么惩治那些恶人的。请大家仔细读读10——14自然段,找找西门豹惩治了哪些人?把他们圈出来。

2、老师把这几段内容读成了这么一段话:

西门豹先叫卫士把巫婆投进河里;等了一会儿,他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河里;接着,他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叫卫士把官绅们扔进河里;过了一会儿,他才让官绅们回去。

▲ 请你读读这段话,再读读课文,发现了什么?(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神态描写)

先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的。在惩治巫婆的过程中,他讲了一些话,你能找到吗?

(1)指名读西门豹的话。

姑娘真的不漂亮吗?他为什么这么说?

(2)课文省略了西门豹的一些想法:

填空:西门豹想:_______,所以他 对巫婆地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指导朗读。(“麻烦”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官员,这里西门豹对巫婆所说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读好三个“不”字的坚决。)

根据学生的体会,教师引读:

西门豹想:先救人要紧,所以他对巫婆严肃地说——

西门豹想:看我怎么惩治你,所以他不动声色地对巫婆说——

(3)两个卫士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巫婆,

▲ 师:什么叫“架起”?能不能换个词?老师查了一下字典,这个“架”是“搀扶”的意思,一般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别人“架”着走?(受伤的时候,浑身无力的时候)而此时的巫婆为什么需要卫士架着她?(体会其害怕)再读西门豹的话。

巫婆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显然,她已经——被淹死了。

(4)看插图:这天,漳河边上站满了人,有官员,有卫士,有巫婆的女徒弟,还有谁?也许这中间正站着一位大娘,她的女儿就曾经被巫婆拉去给河伯当媳妇,此刻,看到这个场面,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想当初,巫婆把女孩子送给所谓的河伯去,就是让她们白白去送了性命;现在西门豹也让巫婆去找河伯,其实也就是送她去死,用巫婆害人的方法惩治巫婆,这就叫:将计就计,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西门豹在惩治其他人时,也用了这种方法。在12——14自然段中,西门豹对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是怎么说的?请你把他说的话划出来,读一读。

(1)出示句子:

“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2)指名读。你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变化?(从商量到命令,似乎一句比一句着急,标点符号的变化)读好这两句话。

你这么说,其实心里是怎么想的?(在朗读中体会西门豹的话外之意)

不过,他可没表现出来。再读这些话。男女生分句读。

6、在朗读指导中,关注恶人的表现。

听了西门大人这些不动声色的话,那些官绅们吓得——“提心吊胆、面如土色、连气也不敢出”。(指名读好句子,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他们怕什么呢?指名说——哦,原来如此——做做填空:

西门豹要巫婆和官绅头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说事情,如果他们下漳河去,就会被( ),而他们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说明漳河里( )。他们进退两难,就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 )的。他们的鬼把戏在老百姓面前( )。

(1)师补充介绍:邺地当时巫风盛行,老百姓都很迷信,临近邺城,西门豹见百姓纷纷出走,民女陶玉被掳走,于是就颁发律令,禁止巫风。但是巫婆和官绅相互勾结,煽动老百姓跪在衙门前抗议。可见当地的老百姓是多么愚昧迷信!所以,为了让老百姓彻底地醒悟,西门豹必须得讲究点方法。

(2)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惩治恶人的段落(11——14),分组读,读出西门豹的妙计,恶人们的害怕。(回读“惩恶”段落,感受西门豹的巧妙之计。)

8、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听得出来,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学们都看明白了。老百姓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如果你是在旁观看的老百姓,你会怎么说?

9、邺地河伯娶亲的迷信被破除,骗钱害人的家伙被惩处,西门豹后来做了什么事?齐读最后一节。

补充资料。

四、总结全文

西门豹管理邺地,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为民造福,最终使原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成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虽然他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历史上却曾有“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的记载。后来,他还成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呢!有兴趣的话,课后我们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故事加深了解。

五、复述故事

看着词语,试着说说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西门豹

调查原因

惩治恶人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为民造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3
为民除害
惩恶扬善
智勇双全
豪放大气
第2个回答  2012-03-01
为民除害 惩恶扬善 智勇双全 豪放大气
第3个回答  2010-05-29
为民除害 或 惩恶扬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5-29
智勇双全,豪放大气